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42461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七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 (201611)温馨提醒:本卷共四大题,19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120分钟。一、 语文知识积累(18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在前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老师。有鲁迅先生那方正、b( )学的寿镜吾老师;有唤醒海伦灵魂,让海伦的生活从此ji( )然不同的莎莉文老师;有“人不知而不yn( ) ”的“至圣先师” 孔子。他们都是值得我们mng( )记的好老师。2. 古诗文名句填空。(7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

2、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论语中表明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4)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 , ”,表现了思乡之切;李益在受降城上,听着“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7分)(1) 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务虚笔记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 子并称为“四书”。 D.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

3、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 文中的“他”指的是 (人名),他是一个 的人。二、现代文阅读(21分

4、)(一)秋天的怀念(10分)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A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

5、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

6、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1)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2)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艰难”,请结合语境,理解含义。(2分)(1)艰难:(2)艰难: 5.文

7、中有两处划线句A、B,请任选一句赏析。(2分)6.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将题目改为怀念母亲更合适,你觉得呢?为什么?(3分)7.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二)手掌里的清凉(11分)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

8、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A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B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

9、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

10、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8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2分)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 感受清凉 9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1)风就是一

11、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点词语)(2分)10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A、B两处的哪一处?(2分)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11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3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8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吾日三省吾身 (2)不逾矩(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饭疏食,饮水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迪。(2分) (二)急不相弃(6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

13、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华歆:东汉末举孝廉,任尚书令。王朗:与华歆同时代的人。两人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邪(ye):相当于“吗”。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歆辄难之 (2)王欲舍所携人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17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华歆、王朗分别是怎样的人?(2分)四、语言应用(44分)1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4分)邻居王洋大爷想9月4日去一趟上海旅游,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19.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40分)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 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600字。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