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4041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无公害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公害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作者:许克龙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又称水稻癌症。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 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因此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我国水 稻每年因稻瘟病减产达7%-9%。关键词:稻瘟病流行条件防治技术一、水稻发生稻瘟病的条件1、气侯是导致水稻发生稻瘟病的关键条件。温湿度对稻瘟病的发生具有决定作用,只有合适的温湿度才能满足病菌的大量繁殖和侵 染。病菌发育的最佳温度为25-28C温度高有利于分生抱子形成、飞散和萌发;湿度达到 92%以上即可发病。除特殊低温和干旱年份外,北方稻区,都或长或短的具备这样的环境条

2、 件。如果在7月15日前出现,病菌和水稻条件都适合,就可能流行成灾。如果7月末有这样 的环境条件,一般不致流行成灾。总的来看,6月下旬至8月上旬如果多雨多雾,夜间温度稍 高或正常,发病常常严重,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连续阴雨或温度稍高,更能加重稻瘟病的流 行。2、水稻本身对稻瘟病的抵御能力如何,也是决定能否大量发病的重要条件。(1)一般叶瘟在7月20日以前发生(幼穗分化前后发生),蔓延迅速,受害严重,如果 其它条件适宜时,容易引起大流行。而到7月25日(孕穗前后)以后发生时,由于水稻本身 抵抗力增强中,一般不能重度发生,也就是说7月25目前后如果叶瘟未见有大的发展,当年 叶瘟受害期已过。颈瘟等发生

3、情况与叶瘟变化趋势相同,一般出穗当天及出穗后10-15d易发 病,且多形成白穗。(2)凡是生育繁茂、徒长的水稻发病一般都较重,反之相对较轻。构成水稻徒长条件, 主要是水肥管理不当,特别是氮肥的关系最大,过量的集中偏施氮肥,使水稻发育成不抗病的 状态。而且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迟施氮肥等,均易诱发稻瘟病。3、病菌来源,病菌基数是引发水稻稻瘟病的前提。(1)露天堆放的稻草为第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 2年在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 移到水稻植株上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2)稻瘟

4、病病菌存在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小种类型和区系分布是影响品种在不同地 区产生抗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当某一地区存在对某一品种致病性强的小种时,经过病菌增殖, 如气候条件适宜,就会导致病害的流行。二、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由于生理小种作用,抗病品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和管理不善,就会丧失抗性,变为感病品 种。而且水稻抗病能力随着不同稻区的生态条件,品种类型和病菌小种分布的不同是有变化 的,因此要防止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特别在同一地块,要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做到品种 合理布局,并不断更新抗病品种。2、病稻草应在6月以前清除、烧掉、减少田间

5、病草传染机率。从多年生产实践中得知, 防止穗茎瘟尤为重要,要做到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稻苗,根据品种的抗病性和当年的气候条件, 推算出穗期。一定要在出穗期前7天施药一次,因为此时水稻抗性最弱,稻瘟病侵入到发作成 病状只需要7天,在齐穗期再施药一次,按上述方法施药保证会得到良好效果。3、水稻进入育秧末期和出穗始期,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关键期。(1) 稻瘟病在我们地区危害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水稻分蘖到幼穗分化阶段,容 易发生叶瘟,这个时期如果发病严重则全为白穗,对产量影响极大,会造成严重减产;第二时 期是水稻出穗前后,发生颈瘟、节瘟、枝梗瘟等,危害最重的是叶瘟和穗颈瘟。(2) 为准确掌握病情,从6月

6、下旬开始,每逢阴雨、重雾之后,深入到叶瘟易发生的多 肥、感病品种地块;村屯附近,地边、水口、生长繁茂的地块,检查发病情况,注意水稻下部 有无病斑,病斑多少,都是什么类型的病斑。在7月25目前,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到病斑,特 别是有较多的急性病斑,水稻生长为黑绿色时,气温超过20 r需要立即施药进行防治。这种情 况若出现在7月25日以后,不用立即喷药,但必须在孕穗未出穗时喷药防治穗颈瘟。施药次 数根据病情缓急、药剂种类和天气灵活掌握,稻瘟病菌有一定的传播距离,因此发病严重的相 邻地块,不论发病轻重,都要同时喷药。4、加强栽培管理,施肥和灌溉,二者必须紧密配合以提高水稻抗病能力。(1) 要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合理施肥,要做到底肥足,早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 巧施肥,以促使水稻植株健康生长。(2) 过深灌水、长期缺水都是稻瘟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要注意观察,如果 发现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