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试题库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73889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试题库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田径试题库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田径试题库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田径试题库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田径试题库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径试题库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试题库答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田径运动概述参考答案一 填空 1走跑 跳跃 投掷 全能运动2 朱建华3 理论 实践4 时间 竞走 跑5 一 开始二 名词解释 1是人们用于竞技1和健身1的走、跑、投的身体运动1。2以时间计算成绩1的竞走1和跑的项目1。三 简答题1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3以及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2。2健身功能1;竞技功能1;基础功能2;教育功能1;3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质量1,很多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动作1,是其它项目的基础1,能有效和全面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2,促进各项运动技术发展和成绩的提高1。第二章 田径运动技术原理参考答案一 填空 1放脚 缓冲 蹬伸 摆动腿 两

2、臂2 实效性 经济性3 步长 步频4 最后用力 加速度5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解剖学6水平 运动 7着地 离地8周期性 非周期性9时间 加速度10单脚支撑 腾空 蹬 摆11快速力量 12腾空 腾空 抛物线 13垂直高度 水平距离14垂直速度 水平速度15跳高 跳远16离地高度H1 腾起高度H2 杆上高度H317铅球重心 标枪纵轴 18准备阶段 预加速阶段 最后用力阶段 结束阶段19助跑 滑步 旋转 20最后用力阶段 预加速阶段21升力二 单项选择 1、 3 2、1 3、2 4、4 5、4 6、1 7、3 8、3 9、3 10、2 11 、2 12、3 13、4 14、2 15、4 16

3、 、3 17、 1 18、 1 19、 4三 多项选择 1、 2、 3、 4、 5、 四 判断1、 2、 3、 4、 5、 6、五 名词解释 1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1、蹬与摆相配合的周期性运动2出手点和落地点1与地面1构成的角度1。3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材1,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1,腾越尽可能的高度和远度1。4人体离地时身体重心1腾起初速度方向1与水平方向构成的角度1。5合理地运用和发挥自身的机能能力1,有效地完成跑的快、跳的高和远、掷的远的动作的方法2。6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1,从而产生最大的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2。7人体或器械与外界物体相互作用时1,外界对人体或

4、器械的作用力2。8运动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1,经济地利用人体的能量1,避免人体能量不必要的消耗1。9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1,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1 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1。10人体运动器官相互作用时2所产生的力1。11从脚着地起到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2的垂直上方止1。12正确、合理地运用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1,通过起跳动作1,使人体向预定的方向腾起的过程1。13田径运动的跳跃,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材,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的高度或远度的运动项目。14腾起角度是人体离地时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5、15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16出手点和落地点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六 简答题1在最短的时间内1尽快地发挥出较高的速度2,迅速过渡到途中跑2。2 一是腾空前身体重心的高度1,二是腾空前身体重心高度到腾空最高点的垂直距离2,三是腾空最高点时身体重心与横竿的垂直距离2。3利用起跳时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1,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1,做出一定的姿势和动作1,使整个身体顺利越过横竿和维持好身体平衡1,为下落地动作创造良好条件1。4 由于器械、场地等条件不同1,预加速阶段有助跑1、滑步1、旋转1三种形式1。5推铅球3842度2、掷铁饼和掷标

6、枪3035度2、掷链球4244度1。6做到稳固1,能充分利用投掷臂的长度2,对器械有良好的肌肉感1,能控制住器械1。7放脚、缓冲和蹬伸2三个有序的动作过程1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动作2。8由后蹬距离2、腾空距离1和着地缓冲三部分组成2。9起跳离地时充分伸直起跳腿的髋、膝、踝三关节2,两臂和摆动腿充分向上摆起2,身体充分向上伸展1。10田径运动的跳跃项目可划分为:助跑阶段、起跳阶段、腾空阶段和落地阶段。11跳远的成绩(L)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腾空前身体重心投影点距起跳板前沿的水平距离(L1),二是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飞行的水平距离(L2),三是着地时身体重心投影点与着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7、L3)。12(L1)它取决于踏跳的准确性、身高、腿长以及腾空前的身体姿势;(L2)它取决于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腾起角度、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和空气作用力等,(L3),它取决于下落时身体姿势和着地动作的合理性。13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和为起跳产生必要的垂直速度创造条件。14准备阶段 预加速阶段 最后用力阶段 结束阶段15器械飞行的垂直截面积 器械飞行的速度 器械出手角度 风速与风向16器械出手初速度(器械的预先速度、对器械作用力的时间、对器械作用力的距离);器械出手角度;空气作用力(器械飞行的垂直截面积、对器械飞行的速度、器械出手角度、风速与方向)。17身高及手臂长;身体姿势(手臂伸出方向

8、、身体重心投影点与投掷弧内沿的距离)。18动作自然、协调,充分利用场地,均匀加速并有一定节奏;能控制住器械,能维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另外,预加速的速度大小要与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水平相适应,并与投掷的最后用力阶段紧密结合,;此阶段结束时,应形成超越器械姿势,为最后用力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七 论述题1. 摆动腿正确的前摆能为后蹬动作的完成创造良好条件1,摆动的力量、方向1、速度和幅度1直接影响后蹬效果1。摆动的方向要正1、速度快1,力量和幅度要大1,与后蹬动作密切配合1。2. 预加速结束时,左脚着地要迅速1,形成两脚支撑1,用力顺序和用力方向正确2,运用全身力量进行投掷1;重心由低到高、由后向前

9、1,做好左侧支撑1和出手瞬间手指拨动器械的末节用力动作1。3 H=V02*Sin2/2gH2是起跳用力的有效工作距离,它对提高H3的值至关重要。因为起跳过程中,工作距离越长,通过这阶段的时间越短,起跳获得的初速度就越大,所以,加大起跳腿等身用力的工作距离和缩短起跳腿等身用力的时间是使人体获得较大腾起初速度的基本途径。4 放脚着地动作要积极、快速,以脚跟接触地面后应迅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是踏跳腿肌肉完成退让性收缩,为用力蹬伸做好充分准备的过程。这时,膝关节的弯屈要适度,身体重心要快速移动,以缩短缓冲时间,蹬伸动作要快速、有力、充分,要使蹬伸动作的反作用力尽可能地通过身体重心;摆动腿和两臂

10、的摆动要积极、迅速、有力,并与蹬伸动作密切配合。5器械的预先速度 对器械作用力的时间 对器械作用力的距离6与加速阶段结束时,左脚着地要迅速,行成两脚支撑;身体重心由低倒高由后到前并并且做好左侧支撑; 要做好器械出手瞬间手指拨动器械的末加速动作。缩短最后用力的工作时间,尽可能提高器械出手初速度。7器械出手点的投影点到丈量成绩时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1);器械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2);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的投影点到器械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3);S=S1+ S2+ S3。第三章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分为(1

11、)学习和初步掌握动作阶段,(2)、改进和完善动作阶段。(3)、巩固和提高阶段。2、学习和初步掌握动作阶段的任务是 使学生基本了解技术动作的过程、方法与要领,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 方法(1)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或利用直观教具演示,使学生对动作过程、方法和技术要领建立基本概念。(2)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3、改进和完善掌握动作阶段的任务是 使学生改进和逐渐完善技术动作。 方法(1)提高练习的条件和难度,通过完整或分解练习,逐步克服动作僵硬和不协调现象,完善技术动作。(2)通过反复的完整技术练习,使学生体会并加强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联系,基本掌握和熟练技术动作。4、在田径运动技术教

12、学中运用动作示范法时应注意以下 (1)示范目的要明确, (2)示范动作要正确, (3)示范的时机和位置要适当三方面的问题。5、常用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有: (1)直接指示法,(2)直接帮助法,(3)降低练习条件法,(4)练习条件限制法,(5)诱导法。6、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解法, (2)演示法, (3)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4)游戏法,(5)、比赛法, (6)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7)自学式教学法 (8)发现式教学法。二、多项选择1、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任务发展身体 掌握“三基” 教育。2、选择田径运动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健身性原则 简易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3、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运

13、用讲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目的要明确 内容要正确 要少而精 要富有技巧和启发性。4、中学田径运动教学课堂练习组织形式包括分组轮换 分组不轮换 “循环练习法”。三、名词解释1、讲解法是指教师用语言来表述田径运动技术动作,与演示法相结合,可帮助学生建立某一田径运动项目的正确技术概念以及教师用语言来表述动作的方法、要领,指导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技术练习。2、演示法 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用实物、教具表演出来或做动作示范等,使学生获得有关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加强感性认识。3、完整教学法 完整练习法是完整练习田径运动技术的全过程。其优点是不会破坏技术动作的完整结构,不会割裂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

14、全部技术动作。4、分解教学法 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田径运动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练习,最后再把各部分动作串联起来进行练习。5、游戏法 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6、比赛法 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7、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是指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针对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产生的错误动作,采取有效措施的方法。8、自学式教学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自练学习和掌握田径动作技术的方法。9、发现式教学法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问题和线索,让学生自学自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技术的方法。四、简答1、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发展身体: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2)掌握“三基”: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3)教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