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接立焊操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3666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对接立焊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板对接立焊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板对接立焊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板对接立焊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板对接立焊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对接立焊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对接立焊操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对接立焊板对接立焊时,由于熔渣的熔点低,流动性好,液态金属和熔渣易分离,造成部分熔池 脱离熔渣的保护,运条方法不当时,易产生气孔。因此,立接时,要控制好焊条角度,采用 短弧焊。一、焊前准备(1) 、试件材料试件材料可选用Q235、16Mn钢板。建议采用16Mn,因16Mn应用较广,价格较低。这 种钢材覆盖较广,根据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16Mn规划为第二类钢材,用 这类钢材做试板,考是合格后,允许施焊第一、第二类钢材。(2) 、试件尺寸焊工技术等级考试和锅炉力容器考试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选用厚度为12mm的钢板, 其尺寸为300mmX 120mmX 12mm,60的v形坡口,坡口形式

2、如图1-1所示。(3) 、试件加工试板可用剪板机或氧-乙炔火焰切割下料,然后用刨床或铣床加工坡口。加工坡口是不 留钝边,装配时,用锉刀或角向磨光机打磨出钝边。焊工陪训中可用半自动气割开坡口,稍 加打磨即可用。(4) 、焊条的选择与烘干16、20g钢板,选用直径为3.2mm的低氢型碱性焊条E5015,焊前进行350400 C烘 干,并保温12h;Q235钢板,选用直径为3.2mm的酸性焊条焊条E4303,焊前进行100150 C烘干,保温12h.(5) 、试板焊前清理为防止焊接过程中出出现气孔,必须重视板焊前的清理工作,采用碱性焊条,更应加强 清理,清理方法不限,但最好使用角向磨光机打磨,效率较

3、高,效果较好。清理区为试板坡、 下两侧1020mm范围,将铁锈、油脂、污物打磨干净,知道露出金属光泽为止,打磨范围 如图3-13所示。图3-14坡口形式L03D图3-13坡口形式(6)、钝边加工用锉刀或角向磨光机加工钝边,钝边厚度为11.5mm.(7)、焊机碱性焊条E5015焊条用直流焊机(zx7-315或ZX7-400)反接施焊;酸性焊条E4303用 交流焊机和直流焊机均可。(8)、辅助工具烘干箱、锉刀、角向磨光机、清渣锤、钢丝刷、面罩、焊钳等。二、操作步聚1、装配与定位焊1)、装配始端间隙为3.2mm,终端为4.0mm,错边量不大于1 mm。2)、定位焊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同的焊条,在试件坡口

4、内侧距两端20mm之内进行,焊缝长度 为1015mm,并将试件固定在焊接支架上。如图3-15图3-15定位焊的位置和要求3)、预置反变形量为3。40。图3-16试板预制反变形2、焊接工艺参数及焊道分布V形坡口板对接立焊焊道分布为三层四道焊如图3-17图3-17焊道分布V形坡口对接立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见表。焊接层次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A)操作方法打底层(1)3.290110连弧焊填充层(2、3)3.2120140连弧焊盖面层(4)3.2120130连弧焊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将定位好的工件固定在操作架上,间隙垂直也地面,间隙小的一端在下面采用立向上焊接。1)打底焊打底层焊接,可采用挑弧法或灭

5、弧法,现介绍挑弧法。在试件下端定位焊缝始端引弧,电弧引燃稍作停顿预热后,采用小锯齿形向上运条,当电 弧达到定位焊缝终端根部间隙时,将焊条电弧对准坡口根部中心,向背面压送焊条,当听到 击穿坡口根部的声音并形成熔孔后,表明坡口根部已被熔透,第一个熔池已形成),此时熔 池前方应有熔孔,熔孔向坡口两侧各深入0.51mm。如图所示图3-18立焊时的熔孔当第一个熔池形成以后,可采用月牙形或小锯齿形运条方法,进行短弧焊接(弧长小于焊 条直径)。同时保持焊条的角度,焊条的下倾角为70。75。(,(如图所示)并坡口两侧稍作停 留,以利于填充金属与母材熔合良好,其交界处不易形成夹角并便于清渣。图 3-19 焊枪角

6、度为得到良好的背面成形和优质的焊缝,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熔池的形状和熔孔的大小,并基本保持一致。当熔孔过大时,说明熔池温度过 高,容易产生烧穿、焊瘤等焊接缺陷,应减小焊条与试板的下倾角,让电弧多压向熔池, 少在坡口上停留、增加焊条的横向摆动,提高焊接速度等。当熔孔过小时,有肯产生为焊 透,应采取相反的措施,增大焊条与试板的下倾角度,减小焊条的横向摆幅等。2:采用短弧焊接。注意听电弧击穿坡口根部发出的“噗噗”声,如没有这种声音则表 示没焊透。一般保持焊条端部离坡口根部1.52mm为宜。运条速度要均匀,向上运条时间距 不要过大,否则背面焊缝容易产生咬边。3: 施焊时熔孔的端点位置要把握

7、准确,焊条的中心要对准熔池前与母材的交界处,使 后一个熔池与前一个熔池搭接2/3左右,保持电弧的1/3 部分在试件背面燃烧,以加热和击 穿坡口根部。4、电弧摆到坡口两侧时稍作停留,在运条过程中,当电弧摆到到坡口两侧时稍作停留,使 正面焊道表面平整,并防止坡口两侧产生夹渣、为熔合等缺陷5、打底焊道需要更换焊条而停弧时,先在熔池上方做一个熔孔,然后回焊1015mm再熄弧, 并使其形成斜坡形。接头可分热接和冷接两种方法。热接法:当弧坑还处在红热状态时,在弧坑下方1015mm处的斜坡上引弧,并焊至收弧处,使弧 坑根部温度逐步升高,然后将焊条沿预先做好的溶孔向坡口根部顶一下,使焊条与试件的下 倾角增大到

8、 900 左右,听 到“噗噗”声后,稍作停顿,恢复正常焊接。停顿时间一定要适 当若过长,易使背面产生焊瘤;若过短,则不易接上头。另外焊条更换的动作越快越好,落 点要准。冷接法:当弧坑已经冷却,用砂轮或扁铲在已焊的焊道收弧处打磨一个1015mm的斜坡,在斜坡 上引弧并预热,使弧坑的根部温度逐步升高,当至斜坡最低处时,将焊条沿预先做好的熔孔 向坡口根部顶端,听到“噗噗”声后,稍作停顿,并提起焊条进行正常焊接。2)、填充层焊接 第二、三层为填充层,填充层焊接重点是保证焊道间熔合良好,焊道平整,填充层焊接前, 应将打底层的焊渣和飞溅物清理干净,应特别注意死角处的焊渣清理,防止夹渣。在距离焊缝始端10m

9、m左右处引弧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端施焊。 采用锯齿形或月牙形运条法施焊。焊条摆动到两侧坡口处要稍作停顿,以利于熔合及排渣, 并防止焊缝两边产生死角。焊条与试件的下倾角为700-800。町b)图3-20锯齿形运条法示意图最后一层填充层的厚度,应使其比母材表面低l2.0mm,且应呈凹形,不得熔化坡口棱边, 以利于盖层保持平直。3)、盖面层焊接引弧方法同填充焊相同。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焊条与试件的下倾角为70075。焊 条摆动到坡口边缘a、b两点时,要压低电弧并稍作停留,这样有利于熔滴过渡和防止咬边。 摆动到焊道中间的过程要快些,防止熔池外形凸起产生焊瘤。焊条摆支频率应比平焊稍快 些,前进速度要一

10、致,使每个新熔池覆盖前一个熔池的2/3-3/4,以获得薄而细腻的焊 缝波纹。更换焊条前收弧时,应对熔池填些熔滴,迅速更换焊条后,再在弧坑上方10mm左 右的填充层焊缝金属上引弧,并拉至原弧坑处填满弧坑后,继续施焊。图3-21盖面焊焊接运条法五、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1、夹渣产生原因:第一根焊条起焊时由于电弧偏吹及试板温度低,冷却快,不一形成熔池; 焊接电流太小,焊条角度不当,熔渣与液态金属未分开;焊接电流太大,熔池温度过高,焊 道成型不良,焊道两侧产生夹角,在夹角处易产生夹渣;前一层熔渣未清理干净。2、未焊透产生原因:在施焊打底层是,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钝边厚,根部间隙小,击 穿根部溶孔小

11、或未形成溶孔3、未熔合产生原因:焊接电流太大,焊接速度过慢,导致熔池温度过高;焊条焊接角度不当, 液体金属凝固较慢,在自重作用下下坠;施焊打底层时,由于熔池温度高,燃弧时间长,溶 孔过大,背面弧柱过长,使过多的熔化金属被带到背面。5、咬边产生原因:在施焊盖面层时,焊接电流大,电弧太长,焊条焊接角度不合适,运条到焊 缝与母材相接处时停顿时间太短,返回太快。6、气孔 产生原因:坡口表面没有按规定的要求清理干净,焊条未按规定验收、烘干;施焊时, 焊接速度快,电弧过长;熔池温度过高、熔池过大,导致熔渣下淌流失,对熔池失去保护作 用。五、质量要求及评分标准1、质量要求 试件完成后,焊缝表面须保持原始状态

12、,不得加工、修磨、补焊。好后允许用扁铲或钢 丝刷清除焊缝及试板表面的飞剑物及焊渣,但必须保持焊缝原始表面,否则试件作废,不再 进行其他检验。焊缝外检验可用肉眼或5 倍以下的放大镜观察。焊缝外观要求有以下几点:(1)、焊缝余高03mm,余高差W3mm,宽度差W2mm(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和焊瘤。(3) 、焊缝咬边深W0.5mm,两边咬边总长W26mm。(4) 、未焊透深度小于板厚的15%,且1.5mm,总长W26mm。(5) 、背面凹坑深度小于板厚的20%,且W2mm,总长W26mm。(6) 、焊后试板角变形应小于3。(7) 、焊后试件的错边量不大于试件板厚的10%,即小于1.2mm。(8) 、外观检查的所有项目都合格时,该项目试件的外观检查才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外观检查合格的工件才允许进行X射线探伤,射线探伤执行GB3323标准。2、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12mm 板对接立焊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见表1-5,评分细则见表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