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3247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2.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理解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身边可爱的人有哪些?你能清楚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吗?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可爱的人的存 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作家魏巍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二、预习交流1.走近作者。【魏巍】( 1920 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

2、、小说 家。曾在 1950 年至 1958 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 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 22 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 1982 年中国首 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2.背景资料。1950 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 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 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 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3.文体知识-通讯融叙述、

3、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4.写作背景。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 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 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作者魏巍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 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 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5.字词积累。(1)注音。坚韧(rn) 淳(chn)朴 谦逊(xn) 摁

4、(n)倒 覆(f)灭 迸(bng)裂 脸膛(tng) 豁(hu)亮 憋(bi)闷 聚歼(jin) 过瘾(yn) 掰(bi)断 掐(qi)住 犁耙(p) 军隅(y)里 塞(si)苹果(2)释词。【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豁亮】宽敞明亮。【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三、朗读课文文章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件来体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请大家速读文章,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本文 3400 多字,7 分钟读完

5、)四、整体感知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明确:我们的战士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明确:品质、意志、气质、胸怀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请填表(PPT)。4.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共同表现志愿军指示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PT)5.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颠倒吗?明确:不可调整。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应当 先写。故事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的补充:对敌“狠”,是因 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防空

6、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6.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明确:第自然段: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承上启下,引出事例。第自然段:我们的战士深厚感情。承上,点明对敌人的狠;启下,引出对朝鲜人民的爱。 第 13 段前两句:谁都知道怎样想的呢?承上启下,引出事例。7.划分全文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明确:第一部分(第 13 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 界。第二部分(第 414 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

7、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 可爱的人。第三部分(第 15 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五、小结本课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复述故事 1。要点:什么战斗什么人去作什么事遇到了什么情况如何战斗战斗后情景、作用2.对故事 2 进行批注。你认为哪些地方描写好?为什么?3.概括故事 3。你认为要抓住哪些要点?二、课文解读(一)阅读前三自然段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 “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 动着”好在哪里?明确: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提示:要写好文章

8、,得善用比喻哟!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明确:抒情。唤起读者感情共鸣。3.点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确:“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4.“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设问(设问的作用是引人注意。)5.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两个冒号,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明确: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提示下文);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总结上文) 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 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6.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9、么表达作用?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 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 质”和“胸怀”。(二)阅读 “松骨峰战斗”1.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明确:时间:二次战役时;地点:松骨峰(或书堂站);人物: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事件:松骨峰 战斗;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结果:打死 300 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2.将第 5 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明确: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到段尾。理由:按战前、

10、战中、战后3.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明确:壮烈4. 朗读最“壮烈”的一段,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圈出来,再赏析。“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明确: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 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 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5.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干。“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明确:

11、先头连占领山冈。6.“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 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7.写敌人“用了 32 架飞机、10 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 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明确: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8.朗读,思考: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 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什么修辞方法?反问

12、。起什么作用?既突出了中心,又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三)阅读“火中救小孩”1.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明确: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 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表达作者喜爱之情。2.指出第 11 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明确:时间: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地点:汉江南岸的一个小村;主要人物:马玉祥;事件: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起因:敌机袭击,扔燃烧弹; 结果:救出小孩。3.“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4.为什么课文反

13、复用一个“摸“字?明确:因为“满屋子是灰洞洞的烟”。5.为什么是“钻”进门“跳”出门?明确:因为“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6.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然后表情朗读这一段。明确:踹,扑,摸,拉,抓,抱,跳,钻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明确:环境描写(火、烟) ;人物的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心理描写套在语 言描写中)8.本段反复写了烟和火,请你找出来,然后说说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明确: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祥救人的奋不顾身。提示:环境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烘托人物的某种品质。9.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找出来,再加以赏析。明确:

14、“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 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赏析: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 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四)阅读“防空洞中的谈话”第 13 段有两问两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PPT)魏巍谈这一段写作的成功:“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我觉得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战士的思想感情。”否则,“很可 能使读者感到我们的战士不像一个活的人,而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

15、 写出英雄的灵魂。”“可是,如果我们写出了战士的思想感情,那给人的感觉就会大大不同何况我们的战士的思想感情是 如此的崇高而美丽,它本身是具有多么感人的力量!”(五)阅读结尾两段朗读,回答问题。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 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 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 福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1.六个“你”各指什么人?(PPT)2.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明确: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面对面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3.六个“当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排比。 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4.指出下面句子的主干。“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明确:你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