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31443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三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表为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1-2题。1.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 A.10月22日的甲城 B.M日期的甲城 C.10月22日的乙城 D.M日期的乙城2.M日期最可能为( ) A.l月22日 B.2月22日 C.4月22日 D.5月22日 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左图)进行了考察,观察并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2、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3-4题。 3.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约为( )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4.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舟山群岛可能受准静止锋控制 B. 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 C. 钓鱼岛盛行偏北风 D. 台湾岛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古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新住处”多位于乙地 C乙岸河床较陡宜建河港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6几条引水至小镇的线路中,方案设计较合理的是( ) A B C

3、 D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据此完成7-8题。7下图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天气的气压变化的是( )ABCD8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 )Aa减弱 Bb减弱 Cc减弱 Dd减弱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 B.b 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C.a表示白天的城市气压或表示夜晚的郊区气压 D.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10.当a、b之间的气压差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市区大气

4、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B. 市区气温升高,有助于节能减排 C. 市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增加 D. 市区气温升高,水源蒸发较多,引发水资源短缺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读图完成以下11-12题。 11上图所示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 ) A湿度大,降水多 B气压高,气温低 C逆温层,对流弱 D风力小,湿度大12.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果林园艺及乳

5、畜业 B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注:1月和7月等温距相同),读图完成以下题13-14题。13.对该区域7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14.A地的气温年较差可能是( ) A24 B22 C20 D18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完成以下题15-16题。15.1895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16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

6、,其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效应加剧 B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C冬季风减弱 D夏季风减弱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718题。d17.图中a、b、c、d四地相比( ) Aa地气压最高 Bb地昼夜温差最小 Cc降雪量最小 Dd地风力最强18.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成因不包括( ) A冷锋系统的连续过境 B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C亚速尔高压势力强大 D中部地形平坦利于冷空气运行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这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雾凇形成季节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1922题。 1

7、9吉林市雾淞多出现在( ) A10月至11月寒冷的清晨 B10月至11月寒冷的夜晚 C12月至次年2月晴朗的清晨 D12月至次年2月晴朗的傍晚20.丙处水温高于丁是由于( ) A表层湖水经过瀑布落差加热 B表层湖水受到吉林市热岛效应的调节 C深层湖水经长白山温泉加热 D深层湖水经发电机组加热21雾凇形成的季节丙到甲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速慢,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流速快 C有一次凌汛现象 D流量稳定,无结冰22.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地形平坦 水汽充足 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夜间晴朗,气温高 树林丰富 交通便利 A B C D“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

8、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蓄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完成23-25题。23.下列四个城市,最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北京 B.西宁 C.敦煌 D. 乌鲁木齐 24.不属于图中事物主要作用的是( ) A树木、草坪阻滞吸收大气降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净化水质 C湿地、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 D城市建筑、拦水坝增加下渗水量25. “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绿地常常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提高地下水的净化速度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右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

9、分别表示风化和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岩浆。读图回答26-27题。26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A B C D27能反映黄土高原主要成因的序号是( ) A B C D 崮,是一种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至100米之间。下图为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抱犊崮是国家级山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十几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擎天一柱一指峰展示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美丽的石钟乳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抱犊崮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树,但在抱犊崮南侧的山谷下方,分布着山东省罕见

10、的常绿阔叶树种天然杂木林。据此完成28-29题。28.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 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 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29.抱犊崮南侧的山谷下方能够生长常绿阔叶树种天然杂木林的主要原因是( ) 山谷所在纬度低,属于亚热带 山谷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山谷海拔低,气流下沉增温作用 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A. B C D 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回答30-

11、31题。30 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 ) A.海沟 B.地堑 C.溶洞 D.三角洲31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 A.海岸线变短 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C.三角洲萎缩 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右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32-33题。32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33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 A.五指山 B栖霞山 C香山 D红叶谷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3436题。34.上图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 A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C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35.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 A B C D36.若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