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72752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材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 法的概念和特征1、法的概念: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标准,它是意志与标准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2、法的本质一法的本质表现为法具有意志性和规律性,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二法的本质表现为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三从应然意义上讲,法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3、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标准.首先,法律是一种社会标准.其次,法是一种行为标准,是以人们的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再次,法的标准性说明,法的要求

2、不等于人们实际如何行为.2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具有国家性,这是法与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标准的主要区别之一.3法具有普遍性.所谓法的普遍性,也称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标准在国家权利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征.4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法是通过设定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的方式,指引人的行为,将人的行为纳入统一的秩序之中,以调节社会关系.5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一切社会标准都具有强制性,都有其保证实施的力量.6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标准,具有程序性.从形式化的意义上看,法与其他社会标准的其中一个区别就在于,法是强调程序、严格规定

3、程序和实行程序的标准.第二章 法律体系1、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那么,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标准的总和.2、法律部门的特点:1法律部门既是一个法学概念,也是组成法律提醒的一种客观的根本要素.2在某一法律部门中,又可以划分为假设干个子部门,这些子部门是法律部门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在法律部门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3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根本要素,而构成法律部门和子部门的根本要素那么是法律制度与其相应的法律标准的总和.4法律制度对于法律部门来讲,又存在着一种交叉线和综合性,即同一法律制度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法律部门中的具有相同或相近调整属性的

4、法律标准所组成,比方所有权法律制度,就可能表达在宪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中;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回避制度等就有可能表达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多个不同的诉讼法律子部门中.3、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1法律标准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律标准的调整方法.4、法律部门的划分原那么1整体性原那么; 2均衡原那么; 3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5、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标准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6.法律体系的特点: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2法律体系是一个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

5、体系化的有机整体;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4法律体系是客观法那么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P16 有可能出论述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要创新实践的法制表达;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兴旺的法制保障.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1宪法法律部门;2民商法法律部门;3行政法法律部门;4经济法法律部门;5社会法法律部门;6刑法法律部门;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第三章 法律标准1、法律标准的定义:法律标准是采

6、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与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标准,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2、法律标准的特点:明确、具体、反复适用3、法律标准的构成要素:行为模式、事实状态、法律后果4、法律标准的分类:1授权性标准、义务标准和复合标准;2强行性标准和任意性标准;3确定性标准、委任性标准和准用性标准;4调整性标准与构成性标准.第四章 法律结构1、法律结构的概念:法律结构是指法律应当具备的各组成局部的排列、组合、内容、形式与相互间的关系.2、法律结构的分类:法律形式结构、法律实体结构3、法律形式结构:1法律名称; 2制定时间和制定机关; 3法律正文、目录和附

7、件.4、法律实体结构:1立法宗旨目的; 2适用调整范围; 3主管机关; 4行为规那么; 5#处理和奖励; 6名词术语含义、解释机关、施行日期、废止条款等.第五章 法律语言1、法律语言的含义:所谓法律语言是指表现法律内容的文字、概念、句式、标点、符号等,它是立法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2、法律语言的一般特点1科学、准确;2明确、肯定; 3严谨、一致; 4简洁、扼要.3、法律语言中的概念:是指反映一定社会关系中所涉与的各方面因素的属性或意志表现形式,一般称法律概念,或称法律用语、术语、名词等.4.法律概念的分类:1常用概念; 2法律特定概念; 3技术性概念.第六章 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念:是指

8、行为人由于#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2、法律责任的特点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即主体A对主体B的责任关系.这种责任关系派生于法律上规定的义务关系,它是因为违反法律上的义务规定才导致责任关系的产生.法律责任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当或追究否认性、不利性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概念: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的各种必须具备的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

9、当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4、法律的构成要件有:1责任主体; 2#行为; 3损害事实; 4因果关系; 5过错,即承当法律责任的主观成心或过失.5、法律责任的分类1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诉讼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2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划分3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划分4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根据责任承当的内容不同划分6、法律责任实现方式的概念:法律责任实现方式,简称责任方式,是指承当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如刑事处分、行政处分、赔偿损失等就是这种责任方式的具体化.7、责任方式的种类1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2补偿

10、:民事补偿、行政补偿、司法补偿;3强制.8、归责原那么1责任法定原那么; 2因果联系原那么; 3责任相称原那么;4责任自负原那么.第七章 依法行政根本含义1、依法行政的概念: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利,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当相应的责任2、依法行政的本质: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标准、约束行政权利.具体来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权,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自己,不是依法治别人.3、依法行政的主要特征有1依法行政是对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与其公职人员的要求,而不是对行政相对人的要求.2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即国家行政或公共行政,是指一定的国

11、家组织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只能,维护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标准,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其行政的领域,是只能由国家实施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3依法行政中的法,首先必须是表达国家和人民整体意志,反映社会进步开展规律的法,而不是长官意志、个人意志、少数利益集团意志的反映;其次,法应主要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法规.其他政策方法不能作为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再次,从法律要素上看,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法律原那么以与法律目的的和法律条文背后所隐含的法律精神、法律价值.4依法行政中的行政和法的关系是:法优先于行

12、政,法高于行政;行政必须有法,无法律即无行政;行政必须服从于法.5依法行政在我国是一种积极保障有效行政与消极防范防止滥用行政权利的有机结合.4、依法行政的根本原那么1法律优先原那么; 2法律保存原那么; 3职权法定原那么; 4行政合理原那么:行政合理原那么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与适度,符合法律的根本原那么,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原理.5行政公开原那么:行政公开原那么也称政府信息公开原那么,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除涉与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以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厉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6

13、行政诚信原那么; 7信赖保护原那么; 8权利救济原那么.5、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原那么运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利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受法律标准和制约.第八章 依法行政根本内容1、依法行政的根本内容包括:1行政主体合法; 2行政权的取得和行使合法;3行政机关#必须承当相应的责任.2、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当;4高效便民;5老实守信;6权责统一.3、依法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当相应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4、行政主体的含义:1

14、行政主体是一种国家或社会组织2行政主体是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3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国家或社会组织4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的国家或社会组织5行政主体必须能够独立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后果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5、行政执法人员的概念:行政执法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享有职权,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国家工作人员.6、行政相对人的概念: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7、行政相对人的权利:1申请权;2参与权;3了解权知情权;4批评、建议权;5申诉、控告、检举权;6陈述、申辩权;7申请复议权;8提起行政诉讼权;9请求行政赔偿权;10抵抗#行政行为权.8、行政相对人的义务:1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2协助公务的义务;3维护公益的义务;4接受行政监督的义务;5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6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9、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10、行政行为的特征1附属法律性;2裁量性;3单方意志性;4强制性;5无偿性.11、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特:1具体行政行为表达了国家行政权的运作,其目的在于实现国家的行政目标,因而与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相区别.2具体行政行为只对特定对象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所谓特定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