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72638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作者所在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作者所在专业车辆工程作者所在班级作 者 姓 名作 者 学 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完 成 时 间2017年4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说 明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2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教研室论证审查后生效。开题报告不合格者需重做。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

2、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4开题报告中除最后一页外均由学生填写,填写各栏目时可根据内容另加附页。5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6参考文献的书写应遵循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要求。7开题报告应与文献综述、一篇外文译文和外文原文复印件同时提交,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4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专 业车辆工程班 级B13142指导教师姓名职 称讲师工作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

3、院课题来源教师自拟题目课题性质应用研究课题名称发动机冷却循环水热能回收利用本设计的科学依据(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技术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钢铁、汽车、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甚为广泛。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

4、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换热器的需求水平大幅上涨,但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有限,导致换热器行业

5、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巨大的供给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我国出口的换热器均价平均不到进口均价的一半,2005年更是降到了25以下。可以想见,我国出口的产品多是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品,而进口的产品多是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这充分说明我国对高端换热器产品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的市场现状。预计“十一五” 期间,我国的换热器进口规模还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约200300万台之间),且更加向高端产品集中。 汽车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可以迅速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并且无论环境和工作条件如何变化,始终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无论是在极冷或极热的条件下,无论是在交通堵塞的城市环境中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全力行驶时,发动

6、机必须能够高效的运转。现代的高效率发动机对工作温度有着极其精确的要求。尽可能高效率的利用燃油对于尾气排放也是很重要的。冷却液在缸盖和发动机缸体内的水道中循环流动时吸收热量,然后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冷却液流入散热器,而车外的空气穿过散热器栏,将散热器中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流量是由一个节温器控制的,可以保持升温和冷却的平衡保证发动机温度在正常范围内。设计内容和预期成果(具体设计内容和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预期成果和提供的形式) 通过本课题掌握车辆冷却系统的构造,加深了解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相关因素的认知;通过了解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现象、原因。对冷却系统进行维护保持升温和冷却的平衡保证发动

7、机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保证现代高效率发动机对工作温度有着极其精确的要求,尽可能高效率的利用燃油。分析不同原因诊断的方法和技巧来对维修诊断的方法方式进行一个有效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复杂性,发动机冷却系统受到有水泵、节温器、水箱、水道、温控开关、电子风扇、冷却液等等因素的影响,并加以分析。难点;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因素受多方面影响需逐步的按条理理清思路,从基础着手一步一步深入探讨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拟采取设计方法和技术支持(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1)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2)查看实习单位的工作手册;(3)咨询指导教师;(4)上网查

8、找相关文献;(5)根据实习报告中具体的工作内容形成的体会。实现本项目预期目标和已具备的条件(包括过去学习、研究工作基础,现有主要仪器设备、设计环境及协作条件等)1、 可以从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文献资料2、 了解热能回收装置的使用3、 了解加工工艺要求4、 使用绘图软件,能熟练绘制零件图各环节拟定阶段性工作进度(以周为单位) 1-2周 明确设计任务和目标。有关资料收集,完成外文翻译,相关知识学习,完成开题报告。 3-6周 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并进行程序调试,编写调试报告。检查毕业实习完成情况。 7-10周 系统仿真。 11-13周系统联调与设计修改,指导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13-16周 撰写设计论文。相关表格填写,申请答辩。开 题 报 告 审 定 纪 要时 间地点主持人参会教师姓 名职 务(职 称)姓 名职 务(职 称)论证情况摘要 记录人: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