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23725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历史复习大练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重要文件:(1) (起临时宪法作用) 准备:新政协的召开 重要决定 选举了领导人 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纪年法等 标志:(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时间:1950。6-1952年底 经济:土地改革 政策:(3)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背景 美国侵朝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性质: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政治:抗美援朝 英雄 (4) 用自己身驱堵住敌人机枪射口 (5) 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 结果: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6) 内政: 提出者:(7) 新中国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8) 内政与外交 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

3、而深远的影响。外交: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9)“ ”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点:(10) 社会主义制度 成就:主要工业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的确立 完成时间:(11) 三大改造 完成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进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点归纳分析本单元讲述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过渡”。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20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1949、9;地点:

4、北平。内容: (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新政协确定的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代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3、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获和平解放。4、土地改革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大致时间是1950年6月至1952年底。开始的标志

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此次土改,是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5、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6、一届人大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4月;

6、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中国代表:周恩来;内容P17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方针是“求同存异”。8、一五计划和过度时期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1949-1956)历史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第二次历史剧变),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重点发展重工业。9、民族区域自治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重难点与易错点: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及飞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意义。3、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也是二十世纪我国第二次历史巨变。4、和

7、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1、09黔东南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A.22年 B.27年 C.28年 D.30年【解析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间是30年2、09黄石中考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解析】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

8、的协议。3、09娄底中考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解析】C抓住关键词对外战争 雅克萨之战是康熙皇帝的时候反击沙俄侵略的。4、09泰安中考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解析】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袋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5、09德州中考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见证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

9、题。(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90年前的北京。简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解析】本体主要以四个历史场景为切入点考查从我国近代饱受列强欺凌到我们独立的历史,较为简单。(1)图一:虎门销烟;图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或第二次鸦片战争);图三:五四运动;图四: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2)基本史实: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北京学生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要求;后期斗争的重心转移到上海,以工人罢工为主。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意义: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或是中

10、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选择题1、右面的邮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代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C会议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2、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理论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向社会主义过渡3、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

11、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4、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5、流行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主题。“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是某一时期非常流行的歌曲。它最可能流行于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

12、改革开放时期6、“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6.9%。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成为亿万农民的信条”。使以上两件事形成必然历史了解的历史背景是A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 B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C毛泽东主席领导人民公社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7、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

13、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沈阳飞机制造厂 D克拉玛依油田9、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二、非选择题11、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