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0888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厚薄(bo) 卑鄙(b) 赴汤蹈(do)火 B骠勇(pio) 场(chng)院 螳臂当(dng)车 C闯(chung)荡 炽(zh)热 度(du)德量力 D脖颈(gng) 脊(j)梁 间(jin)不容发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繁琐 别出新裁 毕竟 变本加厉 B范畴 兵荒马乱 简练 要言不烦 C肄业 人心慌慌 讴歌 瑕不掩瑜 D编纂 戳力同心 曝光 斐然成章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围棋手人才辈出,但与聂卫平相比,仍然嫩了一点。论棋风他们

2、各有长短:有的洒脱,却失之_;有的精细,却失之_;有的果断,却失之_;有的勇猛,却失之_。 A不韧 草率 鲁莽 柔弱 B草率 不韧 柔弱 鲁莽 C不韧 柔弱 草率 鲁莽 D鲁莽 柔弱 不韧 草率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7月13日晚上,多少中国人为北京申奥成功而弹冠相庆,开怀畅饮。 B小张因看不惯小李贪小便宜的毛病而说了他几句,小李立即予以反击,两人投桃报李,互不相让。 C张老师得了关节炎,很多人向他介绍验方,但他屡试不爽,直到现在,上下楼还很困难。 D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定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怎能带来好的结果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A大会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中日贸易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得意门生。 D昆仑山哨卡冰天雪地,人烟稀少,是远离祖国的边疆哨所之一。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衔接最好的是( )我们应该坚持以_为基础,_为龙头,_为榜样,_为窗口,带动全社会一起做好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 A新闻媒体 党政机关 学校 公共服务行业 B学校 党政机关 新闻媒体 公共服务行业 C党政机关 新闻媒体 公共服务行业 学校 D

4、公共服务行业 新闻媒体 学校 党政机关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5分,每小题3分)李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优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

5、,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当时,遂谓之“圣相”。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至于桓颓壁损,不以屑虑。堂前药阑坏,妻戒守舍者勿葺以试沆,沆朝夕见之,经月终不言,妻以语沆,沆曰:“岂可以此动吾一念哉!”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6、?”7对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有忧勤,足以警戒。 少:年少,年轻。 B人莫能干以私。 干:干预。 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 横:出乎意料。 D巢林一枝,聊自足耳。 巢:鸟窝。 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 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 当时,遂谓之“圣相”。 A两个“则”相同,两个“遂”也相同 B两个“则”相同,两个“遂”不同 C两个“则”不同,两个“遂”也不同 D两个“则”不同,两个“遂”相同 9对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相”即宰相,亦称丞相,唐宋时亦称“同中

7、书门下平章事”。 B文中的“参政事”、“参政”都是“参知政事”的省略,“参知政事”即为副宰相。 C文中“烦上听”的“上”是表示对尊长地敬称,“公退”的“公”也表示敬称。 D文中的“太祝”“奉礼”是掌管祭祀、祝祷的级别较低的官员。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分)( ) 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 若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A B C D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王旦因为公务过于繁忙而盼望清静太平,而李沆则以为天下过于安定,对朝廷

8、未必是好事。 B为了防止皇上渐生侈心,李沆经常拿过去一些旱涝灾害及盗窃案件对社会的危害作例子,劝说皇上要提高警惕。 C李沆家堂前药阑损坏,他的妻弟想以此试探他对修建宅第的态度,但他却始终不表态。 D李沆之所以不肯治第,是考虑到天下百姓生活尚苦,居住条件仍然很差。这件事反映了李沆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诗人谈艺往往能跳脱理论家的框框,直接而富于感性,精妙奇逸,令人神往,英国19世纪初的诗人布莱克对同时代的画家雷诺兹的批评便大可玩味。雷诺兹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其画颇受名公贵妇的喜爱。然而布莱克对他却有不客气的批评:“一个在心里找不到任

9、何灵感的人不该斗胆自称艺术家。” 布莱克的批评,大抵是要强调艺术家独到的感觉和思想,以及特异的表现手法。但是以雷诺兹的身份的地位,他的运笔方式和表现手法,难免要受的时尚及上流社会品味的制约,所以他也有他的难言之处。不过,以布莱克的话来衡量我国古典诗词的意象组合之美,倒会发现我国诗人十分善于表现他们心里的感觉、思想并捕捉一闪即逝的灵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姻笼十里堤。”(杜牧)意象也随之更换。各是一种情感,又各是不同的意象组合,因而是不同的感觉气氛。 可是这里的意象虽有交叉,如横柯上蔽,但仍然不是纯粹的意

10、象组合。本文所指的意象组合,是指意象之间没有动词连接,而是通过几个特定的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幅气氛和谐对比强烈的画面图景。陆游书愤中的名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风大散关”便把战争中的情景烘染得历历在目。虽然没有使用动词,却造成了磅薄的气势,其间所传达的,是沉雄豪壮的感觉气氛。又如元代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末句的“断肠人在天涯”与前面的“小桥流水人家”形成鲜明的对照,把天涯不许子羁于行程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状羁旅行役,六种景物,涵盖着声响、色彩,其间又有远景和近景之分,虽未置动词,而人物之动态自在其中;看似未抒情,然情致溢

11、于言外,时间、地点、节令都暗含其中,不愧为写景状物的高手。 于此可见,意象组合乃是缺少谓语动词,并且也不设置任何虚字,只是将几种意象有机拼合,构成一幅立体的艺术画面,意象之间,似乎是役此游离的,实是被无形的情绪线索牵连贯穿,隐隐地,有着一条艺术思维的意脉。欧美意象派诗歌大师庞德说意象是“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以其衡量意象组合这种特殊句式,便甚为醒豁。 意象作为感觉中的具体对象,诗人当以情思为灵魂,用灵魂串接意象,使意象渗透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词中,为写婉曲深遂之意境,便有较为复杂的意象组合。辛弃疾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谓:“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即平列三种意象。绿野、山泉、东山分别是唐代名相

12、裴度、李德裕和东晋宰相谢安的退隐所居处,此用来隐喻韩南涧的高风亮节。意象之间,蕴含多种艺术修辞手法:互为对偶形成鼎足对(三句对);运用典故表现深厚之情谊,互文见义。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 古典诗词,格律甚严,然在意象组合这种特殊句式中,诗句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又较松驰,对语意表达无甚重大影响的词语一概省去,造成言简义丰、辞约意繁、诗情虽藏而意脉袅袅不尽的美感效果。诗与画,皆重状写感觉,但诗不能把心物感应的色相美直接移入作品,诗的意象借助抽象的思维符号,作为传达感情信息的媒介,然而却具有点彩画法那种利用人的远看把点联成线条,由此产生颤动感觉的效果。意象组合句式,也可谓

13、以点联成线的,画在之间略去解释性的中间环节,所以可以产生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颤动的美感。12第1段中布莱克的话中的“灵感”的意思是 ( ) A心里的感觉、思想 B艺术家独创的感觉和思想 C运笔方式和表现手法 D艺术家独到的感觉和思想,特异的表现手法 13意象组合的两个条件是 ( ) 缺少谓语动词,不设置任何虚字,将几种意象有机拼合,构成一幅立体的艺术画面。 以情思为灵魂,用灵魂串接意象,使意象渗透诗人的思想感情。 意象之间,被无形的情绪线索牵连贯穿,隐隐地,有着一条艺术思维的意脉。 情感触境界而发生,境界不同,情感也随之变迁;情感变迁,意象也随之更换A B C D14本文概括诗歌意象组合的美感,正确的一项是 ( ) 言简义丰、辞约意繁,诗情虽藏而意脉袅袅不尽的美感。 在词中,为写婉曲深邃之意境,便有较为复杂的意象组合。 寓繁于简,寓万千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 画面之间产生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颤动的美感。 A B C D 15对原文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诗人十分善于表现他们心里的感觉、思想并捕捉一闪即逝的灵感的特点体现了他们艺术家的特质。B意象是诗人感觉中的具体对象C在意象组合这种特殊句式中,诗句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较松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