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0851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课文_教案_案例_课堂实录_教学反思_,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意见!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保护和谆谆教导。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盛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保护和

2、谆谆教导。教学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盛对蜻蜓的认识。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导入课文1、继续学习放飞蜻蜓,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围绕蜻蜓只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教师介绍陶行知1、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法。2、学生了解陶行知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这个环节的设计,对课文内容的回顾概述,既锻炼了语言的叙述能力,也对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介绍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根底。指导精读,感悟知、情:1、走近蜻蜓2、走近陶行知学习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反复练读,深化感情拓展、延伸作业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出示蜻蜓休息实

3、物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请同学们翻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2、交流:可以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3、理解“七嘴八舌4、媒体出示:陶行知说:“据说,在它这个说法正确吗?“据说这个词语表明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5、引读:它的眼睛很,结构是由可以6、指导朗读蜻蜓的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2.活用资料,走近蜻蜓1、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2、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

4、料上是怎样说的?3、看看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上你还有没有补充?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近蜻蜓。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影象?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3、扩展阅读?小孩不小歌1、怎么把这篇课文读好呢?在读陶先生的

5、话要亲切和善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要天真,热情老师描述: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大家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学生交流自学的结果吃食、眼睛、尾巴学生表演,理解“七嘴八舌生读这句话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蜻蜓吃尾巴蜻蜓咬尾巴自吃自“大、复杂、成千上万、四面八方学生交流课外查阅到的资料,帮忙理解1、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

6、也能毁灭孑孓等害虫。2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独自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似蜻蜓在不断地点水。3、有一对异常兴旺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在疾飞中,能正确分明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局部,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学生利用文本的语言来跟老师进行交际。明白不仅要保护小动物,而且要懂得爱科学。学生交流对陶先生的总影象。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集体交流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学生朗读?小孩不小歌进一步感悟陶先生的思想。分角

7、色朗读学生表白继续查资料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办法,让学生了解蜻蜓。在学生熟悉了蜻蜓的外形特点和作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喜爱之情,对理解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就水到渠成了。利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七嘴八舌,显得生动形象,使得课堂活泼,学生也乐学。补充课外资料,深化文本,帮忙学生记忆。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来朗读,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授之办法查找资料帮忙理解文本,并能在文本处注释,这叫批注,这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注重培养这样的能力。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给学生说话提供一个舞台,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和“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懂得保护益虫益鸟的道理,还要通过有关词句的学习,体会陶先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以身作那么爱护益虫的高尚师德。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说话神态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大有裨益。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创设情景,让学生同文本中孩子感情产生共鸣,有感而发。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案之二,放飞蜻蜓,希望对你有帮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