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0728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强化作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知能升华作业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读下图,回答12题。1候鸟迁徙的“大西洋”路径经过的自然带包括()A温带草原带 B冰原带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解析:“大西洋”路径经过北美洲格陵兰岛附近即是冰原带。答案:B2下列关于迁徙的候鸟叙述正确的是()A为节省体力,“大西洋”路径一般按逆时针方向迁徙B在路段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变化C在处稍作停留,是因为这儿地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食物丰富D一般9月至11月北迁,3月至5月南迁解析:为节省体力,候鸟迁徙尽量顺风而行,因此“大西洋”路径一般逆

2、时针方向迁徙。路段虽是纬度上的变化,但内部热量差异小,主要表现为水分差异形成的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的差异。处地处北冰洋南下冷水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食物丰富。候鸟一般每年6月至8月在北方繁殖;9月至11月,向南方迁徙;12月至次年2月,在南方越冬;3月至5月,又返回北方。答案:A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34题。3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CCFGH自然带的更

3、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解析:ABCD主要体现了热量收入的差异,因此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FGH主要体现了干燥度的差异,因此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经度)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D4图中H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解析:图中H自然带热量收入适中,但干燥度很高,应为温带沙漠气候区,分布温带荒漠带。答案:C下表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被的总面积及其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重,图为该保护区内每一种植被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比重。该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充沛。据此完成56题。植被总面

4、积(公顷)比重(%)常绿阔叶林14 623.926.6针阔混交林25 310.946.0针叶林5 068.29.2落叶阔叶林17.80.03竹林8 032.514.6草甸2 003.93.6合计55 057.11005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A福建 B云南 C河北 D黑龙江解析:山麓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且受东南季风影响大,应为福建。答案:A6该自然保护区内()A海拔8301 040m高程段面积最大的植被为竹林B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上下界高程差可能为850 mC草甸分布区受到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最大D海拔1 6801 890 m高程段地形坡度达到最大解析:图为该保护区内每一种植被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比重。

5、海拔8301 040 m高程段各植被占据本身总面积的比重中竹林最高,但由于该自然保护区内竹林总面积并不很大,所以该高程段面积最大的植被并不是竹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大致介于1 2502 100 m,上下界高程差为850 m;草甸区海拔较高,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图示1 6801 890 m高程段林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很高,应地势比较开阔。答案:B甲乙两图分别为沿某条经线x和沿某条纬线y绘制的部分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回答79题。7经线x与纬线y分别是()A0与38N B20E与43NC20W与30N D40W与50N解析:经线x经过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该地位于0经线以东,应为20E;根据纬线y中

6、天山位置,应位于43N附近。答案:B8关于图中自然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热带草原带B.表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甲图自然带分布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甲乙两图中的荒漠带自然环境均是由于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致解析:选项分析如下:原因分析结论位于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带)与撒哈拉沙漠(热带荒漠带)之间表示热带稀树草原带分布在非洲最南端(地中海气候)表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甲图由热带雨林带到热带荒漠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甲图荒漠带受副高、信风控制出现荒漠;乙图深居内陆出现荒漠D项不正确答案:D9当甲图中C区域草木枯黄时()AA处成为所在国高温中心BB处小麦正值收割忙季CE

7、处气候温和湿润DD岛西侧山坡多雪解析:C区域草木枯黄时,热带草原为干季,北半球为冬季,选项分析如下:现象分析及时间A处成为所在国高温中心吐鲁番盆地高温,北半球夏季B处小麦正值收割忙季夏季收割,北半球夏季E处气候温和湿润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夏季D岛西侧山坡多雪冬季风吹来,北半球冬季答案:D(2013杭州模拟)读“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10该山地分布在()A高原山地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C温带沙漠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解析:黑垆土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土壤,结合图中方框内信息判断该山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故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答案:B11北坡比南坡()A光照

8、强 B坡度陡C水分多 D林地少解析:从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可以看出,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该山地位于北温带,北坡属于阴坡,故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南坡较陡,故B项错误;图中山地北坡林地明显多于南坡,在阴坡光照较少的情况下更适宜林地发育的原因是北坡水分多,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二、综合题(共27分)12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1)图一中两板块名称是:A_,B_。从地质构造上看喜马拉雅山属于_山,两板块的交界类型是_,其位置大致在_。(5分)(2)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下图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9、: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中亚、西亚粉尘沉积形成高原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_,_,_,_。(2分)(3)图二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为_带,B为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C为_带,D为_带。珠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5分)(4)结合图二分析北坡为什么没有森林带分布?(2分)答案:(1)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褶皱消亡边界雅鲁藏布江谷地(2)CDAB(3)高山针叶林高山落叶阔叶林高山常绿阔叶林珠峰南坡相对高度大,坡度比北坡缓,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南坡所处纬度更低(4)北坡纬度高于南坡,并且海拔高度较高,水分条件不足,不能

10、适应森林的生长。1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分)材料一:我国部分区域图。材料二: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中A是_山脉,B是_山脉,C是_山脉,D是_山脉。(2分)(2)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可能属_山脉;可能属_山脉;可能属_山脉;可能属_山脉。(填字母)(2分)(3)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1分)()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4)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2分)(5)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2分)(6)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

11、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分异规律。(2分)(7)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分异规律。(2分)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第(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3)题,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5)题,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6)、(7)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基带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阿尔泰山阴山太行山秦岭(2)BDAC(3)C(4)南坡降水丰富(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6)热量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7)水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