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0668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学生零音乐基础节奏训练广东省恩平市大田中学 林丽波【摘要】: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 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骨架、 那么节拍就是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和有规律的节拍。从节奏入 手进行音乐教育是最好的一种音乐教学手段。因此,节拍、节奏训练在培养,提 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节奏不但存在于各种艺术表演形式 中,还存在于日常生活里,节奏训练从总体上说,仍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 难,先单声部,分小节、分乐句的模仿,再到二声部(或多声部)合奏的原则。我在 教学实践中,按照读、击、唱、合的步

2、骤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享受节奏训练 带来的快乐,并很好的掌握节奏。【关键词】:音乐;节奏;训练农村里的孩子节奏感非常差,只要因为小学没有专业音乐教师授课或完全不 上。直接用长短、强弱、快慢组织起来的节奏对农村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 这些内容离他太遥远了,学习兴趣就大打折扣了。需然他们对节奏的长短非常陌 生,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声音去非常熟悉,有些学生对自然的声音甚至超过城里 的学生,所以我借助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节奏,在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声音模仿节奏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从声音开始。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不

3、同的节奏,很多节奏型在 生活中都有原始的依据,可以有更形象的读音,如: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音:嘀 喏、嘀喏;铛、铛,就是XX xxxx 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哒哒哒哒”机 枪声,实际上就是 XXXX XXXX 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礼貌的敲门声:咚咚咚 咚 咚咚就是三连音XXX XXX。火车进行中的声音就是XXX XXX 。让学生从模仿 声音开始,手口同时,节奏稳定后要求学生嘴巴不发声,闭上眼睛细听自己拍打 的节奏。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节奏训练,就能调动 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把枯燥,单调的音乐 节奏变得生动、有趣、易学,从而使学生对

4、学习音乐产生兴趣,积极参与。2、从语言开始。我们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出 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将节奏变成语言。语言的本色就含有生动、丰 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有节奏的朗读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词,或即兴的讲一些有节奏的话,并在朗读的同时用手拍出节奏。如有节奏的朗读诗歌:X X.X XX1 XX.XXX|白 日 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X X.X XX1 XX.XXX|欲 穷 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即兴创编话语:X X| XXX |X XX XI X0I

5、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对话式拍打节奏:胖子吃|胖子胖子 吃|不吃不吃 不吃不吃IIXX X | XXXX X | XXXX XXXX II一条简单的节奏可以老师的带领下能读出这样的立体动感效果,不要让我们 的音乐课堂节奏教学却显得苍白,学会节奏就可以了。积极的指导学生用语言来表示节奏,这样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词语 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在节奏感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基本的指挥 手势,对节奏感的训练会有很大的帮助。如用嘴读出节奏的同时用手打出节拍, 并做到每一拍的速度一致,先由慢速度的练习开始,慢慢的加速练习,并做到强 拍的动作较明显于弱拍的动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正确的念出

6、每段节奏所 要求的标准速度,同时又有助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二、声势练习培养节奏感经过认真总结,发现在初中三年的 6 本音乐教材中关于双(多)声部节奏训 练多达近 20 处,占教材内容的 50%,这就有力的证明整个初中年级双声部节奏 训练(欣赏、演奏、演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必须改进教学策略,尝试新 的节奏教学策略。上世纪80 年代,德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 系认为训练节奏的最佳方式是运用“ 声势”,即运用有声有势的拍手、拍腿、跺 脚、捻指等动作、进行节拍节奏的敲击,这样既能发各种不同音和力度的声响, 又能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姿势和体态, 从而在热烈的娱乐气氛中培养学生精 确、

7、敏捷而生动的节奏感。声势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 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 奏型,并为学生自己创造节奏型或为歌曲伴奏积累素材。1. 根据学生对具体形象敏感的特点,采取用红、绿、黑三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 拍手的节奏,拍腿的节奏,跺脚的节奏。可由教师指导学生看谱来做节奏练习; 也可以学生自己看着谱而动作;还可以不看谱,而由教师先拍一种节奏型,让学 生模仿,反复再现。从而使学生的听觉快速反映得到培养,同时得到了节奏的练 习。这种学习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声势练习。2. 拍腿声势练习符杆向下表示左手拍左腿。 符杆向上表示右手

8、拍右腿。 符杆同拍向上下,表示 双手同时拍双腿。3.跺脚声势练习 符杆向下表示左脚跺地。 符杆向上表示 右脚跺地 4.综合声势练习 每一种节奏型,包括二至三种声势练习,拍节奏时 从左至右看节奏谱,按节奏进行三个声势的节奏练习。3. 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 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 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简单的歌曲伴奏,便成了 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拍手、拍腿、跺脚三组为歌曲伴奏。音乐中有不同声部的节奏,有低音节奏、旋律节奏、填充节奏,要求学生四 肢都动起来,模仿打击乐(爵士鼓)的声

9、部,从而形成一种多声部的节奏训练策 略。该策略由浅人深, 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即从简单的单层次的节奏训练, 逐 渐地向复杂的多层次节奏训练过渡。 下面就这些基础的节奏及其训练做简要说明。四分音符 X 节奏 的训练xxxx| xxxx : |击:RLRLRLRL唱:咚大咚大咚大咚大说明:R代表右手L代表左手,方法:左右手放松,靠提手腕,强调距离产生强 弱关系。当同学们熟悉以后,交换用手,左手 L 先开始。这个练习熟悉后,开始玩节奏接龙游戏:如有四组同学 第一组先来两个小 节,然后第二组接上去,第一组不停直到第四组接进来。游戏可以以比赛的形式, 这样更能提高学生们的积极积极性。两个八分音符X X节

10、奏的训练x x_ x_ x_ x :|击:R L R L R L R L唱 : 咚 吃 大 吃 咚 吃 大 吃说明:熟练以后可以交换左右手,进行训练,然后再换成左右脚进行训练, 咚代表强拍,吃代表弱拍,大代表次强拍四个十六分音符xxxx节奏的训练十六分音符XXXX节奏首先将清楚如何分配时间很重要,用“四指”教学法。 即伸出左手,将大拇指自然弯曲,能看见剩下的四指,我们分别用1 2 3 4相 对应它们,告诉学生 1234 要在一拍内完成,学生非常容易做到。然后再转换成 有声节奏念成大大大大 ,或者咚咚咚咚 再或者念成咚吃大吃,个人感觉最后这 个念法很有动感,可以结合律动,进行练习我们需要训练的是

11、对各种节奏的组合一种很快的反应和演奏时的节奏感。 这对读谱的速度和对音乐表现都很重要。节奏反应快就是脱离了数拍子阶段,进 入音乐感觉的阶段。在初学阶段,老师教新曲时可先让学生打节奏或打拍子唱节 奏, 再找音的位置。 熟悉了乐谱以后, 让孩子感觉音乐的强拍和弱拍, 像唱 歌一样演奏, 带语气。 随着程度的提高, 就不必数拍子了,要不要用节拍器 呢?作为一种严格的技术训练,节奏感是内心的感觉, 不应靠外在力量来代替。 乐谱里的小节线告诉我们乐曲的强拍和弱拍, 帮助我们体会节奏的韵律。三、利用游戏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节奏训练。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 的一生永

12、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 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 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将各种节奏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 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在教学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 音符”后,进行保头换尾或换头保尾,又或者是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 创作节奏,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节奏训练。1、利用游戏进行节奏 保头换尾或换头保尾游戏。 教师给出第一小节,学生创造第二小节。如、师:x x_2A 生:X X_J | X X |B生:x XL I X_2 X I余下学生一直接下去,换头

13、保尾 游戏同上刚好相反。 接龙游戏 教师给出第一小节,学生创造第二小节以后的小节。如、师:x x_2A 生:X X_ I X X |B生:X X I XXXX X I余下学生一直接下去。2、利用配合和合作进行学生节奏。从简单的节奏配合开始,这就要从学生中分组进行,才能培养到学生的相 互合作的能力,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用耳朵聆听,互相之间 的速度、力度是否合拍。分组配合,从简单入手。A 组:XI X I X|B 组:XI X I X|(两组互调)达到熟练的程度后,加深难度。A 组:XXI X X IXX|B组:X X | X X |X X11(两组互调,注意重拍、弱拍)以这样不断

14、加深节奏的密度和拍子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强配合能力,这时就可以添加文字的形式训练。B组比A组迟一拍进入。A组:小老鼠一I 上灯台一I 偷油吃一I B组:小老鼠一I 上灯台一I 偷油吃一I 唱出来的效果是:“小老小老,上灯上灯,偷油偷油”结束句A组多唱 一句“吱哩呱啦”凑成一起唱“滚下来。”结束。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有游戏性质的训练,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比较容易操 控。从基础训练开始,就可以尝试三声部训练、四声部训练,再发展到歌曲如保 卫黄河或乐器曲瑶族舞曲等。在教学中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本来速度很快的用十六分 音符写的练习 曲改用四分音符来演奏,把 速度减慢四倍的害处很大,会养成学生不

15、注意乐曲 的真正速度的习惯,以致后来不愿按乐谱上所指示的时值准确地演奏而这些时 值正是音乐进行的本质。在学生理解和表现节奏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技术 上的困难。只有逐步克服了这些节奏的困难以后,学生才能在演奏中表现出生动 的节奏。其次,要注意尽量避免用脚打拍子。这一辅助方法在初期教育中通常都是在 教师的影 响之下加以采用的。经常用脚打拍子的习惯是非常有害的。这种方法 不能培养儿童对于内在节奏的感觉。这种内在节奏和节拍所打出来的节奏完全不 同。有些学生常犯速度分歧的毛病,例如,用脚打的是一种拍子,而身体摇摆的 速度与脚的动作不一致。至于内在的节奏和出声数出的拍子,更是另一回事,既 不符合于实际发出的音响, 也不符合他在乐器上奏出这段音乐时的身体动作。 用脚打拍子只能在练习不同技巧的同时配合和平衡时加以采用的一种辅助方法。总之,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是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和 实际情况,从简单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 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