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0668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十二册128页内容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形成网络结构。2逐步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渗透科学、合理、简洁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投影片、平面图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出示欧拉图片)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认识他吗?他的名字叫欧拉。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他生于1707年,是瑞士人。老师带来了一个欧拉小时候的故事,想听吗?有一天,欧拉的爸爸要建造一个羊圈,他就用篱笆围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地(示图片

2、)。爸爸量了量,算了算,发现羊圈的面积小了点。怎么办呢?爸爸感到很为难,因为家里的篱笆只够围这么长,没有再多了。小欧拉却对爸爸说,他有办法。同学们猜一猜,欧拉想出了什么办法?生:师:为什么这样猜测?还有别的想法吗?同学们可真厉害,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哪一部分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部分知识。(板书课题)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第一层次:回顾交流(检查课前自主整理的情况)师:通过昨天自己的复习、整理,对这部分内容,你已经知道了哪些?(随学生介绍,师贴出平面图形图片。)师:谁愿意把你整理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自主整理的结果教师

3、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各个方面相互评价,及时点拨。对学生整理的精彩之处给予充分的肯定。(注意:此时的展示交流要充分,以学习者自主介绍为主。评价应全面、中肯,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师:还没有交流的同学,过会把你整理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好吗?第二层次:合作提升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学习了许多别人的优点,也发现了个人在复习过程中的不足。想不想再重新改进一下?咱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以更简洁、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重新将这部分内容整理一下,好吗?小组合作整理。汇报交流。展示小组整理的结果。(注意:此时的交流应简捷、明了,突出学生在前后整理过程中的进步及收获。)师随学生介绍出示写有字母公式及方格图的纸片

4、。第三层次:建构网络根据小组整理情况,由教师或学生引导回顾,梳理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公式推导过程,回顾“转化”的思想方法,构建网络结构图,形成完整板书。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解决“欧拉智巧羊圈”的问题欧拉的爸爸将羊圈围成了长方形,小欧拉将它改成了正方形,同学们说还可以改成圆形(示下图),到底哪种围法面积最大?大多少呢?动笔计算一下,好吗?5.7米10米会计算这几个图形的面积吗?16122041254解决两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看看行吗?(1)拍卖如下图形状的一块土地,底价是每平方米500元。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准备用600万元买这块地,你认为够不够? (2)100米120米 180米 (3)李爷爷找

5、来一块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要用它做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饭桌。请你帮他算一算,饭桌的面积有多大?80厘米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节课四十分钟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和同学们在一起,老师感觉很幸福很快乐。你呢?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组练习题,很简单,抽时间自己做一做,检测一下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好吗?附自我检测题:我能行一、明察秋毫: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图形略)二、慧眼识真:判断一下,对还是错?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都不变。()4、把一个正方形放在一个10倍的放

6、大镜下,周长和面积都是原来的10倍。( )三、联系生活用数学。市经济开发区有一块正方形空地,边长是60米。1、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围出一个最大的圆,并铺上草坪,这块草坪的面积有多大?2、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片花圃,使花圃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25%,请你设计出三种方案。 题目做完了,评价一下自己吧!我真棒! 我还行!要加油!课后反思:北京教育学院张丹教授对复习课的目的作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概括:1、形成网络,促使学生建立所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3、反思策略,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4、查漏补缺,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5、交流体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提出问题

7、,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阐述较为全面。但正如潘主任所讲,“任何一节课都只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断、一个步骤,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侧重点。”复习课也是如此。这节课上,我们重点对学生进行了复习、整理方法的引导与培养,即形成网络、建立所学内容间的联系。其他几个方面的目的当然也涉及到了,但落实得并不到位。听课者也可以看出,网络的构建占据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复习策略的后两个环节:练习与检测在这节课上体现并不明显。实际情况是,为了更好“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应该再专门抽出一节课甚至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练习与检测。毕竟,复习与整理只是第一步,应用与吸收是在此基础上的更

8、进一步。从课堂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是有所提升的,大部分孩子学会了整理和表述知识的方法。但课堂的一个明显弊端也凸显了出来:即过于重视方法,忽视了对内容的处理。过去,我们更多地重视了复习“内容”,而今天,我们又过多地强调了“方法”,这二者都是有失偏颇的。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在学习科学整理方法的基础上,回顾再现所学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网络。由于受时间限制,也由于教学“复习课”经验的不足,课堂出现了匆匆赶路的现象,致使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不够,教师代言太多。课堂的主角是谁,学习的主体是谁?应该是学生,不应该是教师,更不应该是听课者。而我们执教研究课的教师,更多地着眼于观众,着眼于听者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这是不应该的。重新上这节课,应该是将学生摆在台上,展示他们的所思所想,展示不同思想的来龙去脉,形成你一言我一语的自觉辩论状态。在辩论中让知识越摆越明,让方法越争越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资源。教师做个引导者,做互动中的一员。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