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0596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

2、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四、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

3、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

4、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五、教学时间新课和练习10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整理

5、和复习2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合计15课时。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例2,P30页练习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用具练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

6、(一)引入新课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师:动物王国要进行一次计算比赛,小猪,小猴,小羊,小熊都参加了这些比赛,这次比赛是由大象爷爷出题的。比赛开始了,大象一下子在黑板上出了8道计算题,没想到不一会的功夫,平时一向呆头呆脑的小猪举起了答题板,高兴地说:“我算完了”,其他小动物见状都目瞪口呆了。一向聪明伶俐的小猴一下子惊讶道:“啊!算得这么快。” 12+25 25+12500+300 500+30030+20 20+301200+650 650+1200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揭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

7、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2、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4、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6、根据例2情境图中信息列出算式。7、用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8、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9、教师板书出学生的算式及答案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288 =288 10、对比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二)学

8、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1、P2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300+600=( )+( ) ( )+65=( )+35甲数+乙数=( )+( ) 偶数+( )=奇数+( ) 2、连线56+68 150+(25+75)150+25+75 50+BB+50 68+56A+B+100 A+(B+100 ) 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

9、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优点?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填空题。(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0、+( )=125+133 (3)78+25+22 =78 +( )+25 (4)376+175+25=376 +( + )2、连线。38+175 147+(72+28)147+72+28 47+BB+47 A+(B+100 )A+B+100 175+38 3、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91+89+11 238+168+32 52+27+73 285+15+77+23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填空:(1)450+320=( )+ 450 65+95=95+( )

11、 (2)( )+ 100 =100+150 250+( )=125+250 (3)78+25+22 =(78 + )+( ) (4)495+125+75=495 +(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结合律,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1)A + ( 30+9 )=A+ 30+9 (2)15+ ( 7+B )= (15 + 7 )+B(3)84 + C = B + 84(4)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连线。87+22+78 (79+83)+17498+125+75 498+(125+75)(138+136)+162 87+(22+78 )7

12、9+(83+17) 138+136+162 4、简便计算。 81+79+21 689+132+68 98+72+28 215+85+73+27(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0+56 = 56+40 a+b = b+a (88+104)+96=88+(104+96) (a+b)+c=a+(b+c)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课复习内容复习教材P28-29页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五部分习题。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加深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含义的理解,能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比较熟练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复习重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及表示的方法。复习难点 能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做相关的简便运算。教学用具小黑板。复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对“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复习”(揭示课题)。(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