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7918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吊装监理实施细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第十二标土建工程安全监理细则(起重吊装篇)编制:审核: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十二标土建工程(起重吊装篇)一. 工程项目概况1.1工程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第十二标段土建工程2、工程地点:武汉市3、工程性质:地铁车站及区间4、工程内容:汉正街站(不含)一友谊路站区间、六渡桥站(原友谊 路站)、六渡桥 站一江汉路站区间、江汉路站,2站2区间。2.1工程范围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12标段含两个车站(六渡桥站、江汉路站)、两个盾构区 间(汉正街站六渡桥站、六渡桥站江汉路站)土建施工。2.1.1车站工程六渡桥站位于武汉市汉口区,中山大道与三民路交汇处的中山

2、大道之下,中山大道 车道规模为双向四六车道;三民路车道规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中心里程右 K18+859.000,主体长约212.0m,标准段宽21.3m,采用明挖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结 构体系。江汉路站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与前进五路交汇处,车站沿东北、西南方向沿中山大 道布设。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设计中心里程右K19+702.931,主体长约282.0m, 标准段宽约22.3m,采用明挖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体系。车站设计情况详见表2.1.1-1。表2.1.1-1车站设计情况一览表车站六渡桥站江汉路站标准段端头井标准段端头井主体结构结构形式双层双跨或双层三跨框架结构双层双跨或双层三跨框架结

3、构建筑面积9578m212872m2顶板覆土厚度3m(站中心)2m(站中心)全长212m282m净宽21.327.25 / 25.2m22.3m26.9m /26.35m开挖深度16.6m18 / 18.7m16m16.8/17.2m围护结构形式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深度30.696m32.963m/33.597m29.06m29.65m/32.4m厚度0.8m0.8m/1m0.8m1m支撑道数5道5道4道4道附 属 结 构建筑面积2012m23565m2出入口数量4个4个风道数量2个2个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2.1.2盾构区间工程汉正街站六渡桥站区间起止里

4、程为CK17+984.278CK18+756.577,左线长772.107m,右线长772.299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在右DK18+430.51里程处设置联 络通道兼泵站一个;区间隧道出汉正街站,沿中山大道前行,下穿中山大道下的人防工 程,到达六渡桥站,沿线多为25层商铺及部分超过10层的高层建筑。区间采用盾 构法施工。六渡桥站江汉路站区间起止里程为CK18+968.577CK19+531.072,左线长556.465m,右线长562.495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不设置联络通道;区间隧道由江 汉路出站,沿中山大道前行,到达六渡桥站,沿线管线众多、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 主要建筑物有武汉国

5、民政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口新市场及民生路天桥 等。区间米用盾构法施工。区间设计情况详见表2.1.2-1。表2.1.2-1区间设计情况一览表工程名称汉正街站六渡桥站六渡桥站江汉路站区 间 隧 道线路走向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起始里程CK17+984.278CK18+756.577CK18+968.577CK19+531.072埋深10.23 16.393m8.37m 9.76m单线长772.299m562.495m沿线 构筑物多为25层商铺及部分超过 10层的高层建筑,下穿中山大 道下的人防工程等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汉口新市场 及民生路天桥等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R=

6、450m,线间距12m 18.00m最小曲线半径R=450m,线间距10m 15.47m坡度“V”型坡,最大坡度为25.8%0, 最小坡度为2%“人”型坡,最大坡度为 5.236%联络通道及泵房(里 程)右 DK18+430.51/2.2工程环境2.2.1六渡桥站六渡桥站沿中山大道东西向敷设,位于前进一路与中山大道交叉口。现状中山大道 宽约22m,规划红线宽40m,现状道路交通十分繁忙。车站周边现状多为成熟的商业区,部分建筑入侵道路红线。车站西北侧为新世界珠 宝大厦、同益大厦、星火文化用品大楼等高层写字楼;东北侧为温州城,及长江书店旧 址,属于武汉市文物保护建筑;车站西南侧为库玛市场及桥西百货

7、等商业建筑;东南侧 为桥南市场。2.2.2江汉路站车站位于中山大道和交通路、前进五路交叉路口,沿中山大道方向设置,中山大道 规划红线宽40m,前进五路规划红线宽20m,交通路规划红线宽15m,均未按规划实 施。与其换乘的2号线车站已建成通车,且在建设时已为6号线车站预留好换乘通道 和2号风亭。车站周边现状为王府井百货、新佳丽广场、大洋百货等成熟商业广场, 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汉口水塔和临街商业,地块规划为金融商业用地,现 状为商业用地和住宅小区。2.2.3江汉路站六渡桥站区间本区间周边建筑物密集,主要建筑物有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汉口新市场及民生路天桥等。2.2

8、.4六渡桥站汉正街站区间本区间位于中山大道下方,沿中山大道纵向里程右卽17+978.278右CK18+622.667 有地下人防结构,隧道在人防结构下穿行,该人防为钢筋混凝土多跨结构形式,围护形 式为钢板桩。隧道与既有地下结构的竖向净间距为3.7788.20m。区间沿线多为25层 商铺及部分超过10层的高层建筑,建筑物(2层)距离区间最小水平净间距为0.97m, 其中4层以上建筑距离区间最近水平净间距为9.9m,盾构施工时无需拆除建筑物。本区间埋深较深,区间范围内管线密集,但管线都埋深较浅(3米以内),处于人 防结构的上方,故对施工无影响。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3.1工程地质条件(1-

9、1)杂填土:杂色,结构松散稍密,成份复杂,主要为建筑垃圾混少量黏性 土,部分段为工业废渣,顶部20cm多为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及人行道彩砖。全线广泛 分布,揭示层厚0.506.0m。(1-2 )素填土:杂色,稍密,稍湿,成份主要为黏性土,含少量砾、碎石。全线 大部分段有分布,揭示层厚0.504.55m。(3-1)黏土:褐棕黄色,可塑状,质均。全线均有分布,揭示层厚0.709.70m。 (3-1a )粉质黏土:褐棕黄色,软塑,质均。揭示层厚1.1036.70m。(3-1b)粉砂:棕黄色,饱和,松散稍密,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母, 质较纯,粒均。主要分布在汉正街站六渡桥站区间,其余段局部呈透镜

10、体状分布,揭 示层厚1.0010.20m。(3-2 )粉质黏土:褐色、灰色,多呈软塑状态,局部可塑。主要分布在汉正街站 以东区段,揭示层厚1.0012.10m。(3-5 )粉质黏土夹粉砂:灰深灰色,软塑、质不均,夹粉砂,局部相变为粉质 黏土与粉砂互层。全线大部分段均有分布,揭示层厚0.7014.90m。(4-1 )粉、细砂: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 母,质纯,粒均。全线呈条带状分布,揭示层厚1.4022.50m。(4-1a )粉质黏土:灰色,软塑,质不甚均,夹粉砂,局部相变为粉质黏土与粉砂 互层。主要分布在靠近六渡桥站一带,其余段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揭示层厚0.60

11、 9.80m。(4-2 )粉、细砂: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 母,质纯,粒均。全线呈条带状分布,揭示层厚2.5016.50m。(4-2a )粉质黏土:灰色,可塑,质不均,夹粉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揭示层 厚 0.605.60m。(4-3 )中砂:青灰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母,质纯, 粒较均。主要分布覆盖层底部,揭示层厚0.605.60m。(4-4)粗砂:青灰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母,质纯, 粒不均,含约1015%粒径小于2cm的砾石。零星分布在4-2层下部,揭示层厚0.756.30m。(4-4a)粉质黏土:灰色,可塑,质

12、不均,夹粉砂。仅钻孔LQJZ3-II12-84有多揭 示,揭示层厚3.60m。(4-4b )细砂:青灰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母,质纯, 粒不均,含约5%左右粒径小于2cm的砾石,局部段相变为砾砂。零星分布在覆盖层底 部,揭示层厚1.754.55m。(4-5 )砾砂:青灰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母,质纯, 粒不均,个别孔局部段相变为圆砾土。主要分布在K17+640m以东,4-2层下部,揭示 层厚 1.4 0 6.80m。(5-1)圆砾:灰色,饱和,密实,含约5165%砾石,粒径多小于2cm,个别达 34cm,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砂岩,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状

13、,其间充填中细砂。零 星分布在覆盖层底部。揭示层厚0.702.90m。(5-1a)细砂:灰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云母,质纯,粒 较均。揭示层厚1.20m。(1)工程地质2.3.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介质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可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 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承压水含水层与长江、汉江水力联系密切,场地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范围内地基土对钢结构 具强中等腐蚀性。(1)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上层 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

14、水垂直下 渗补给,水量有限。该层孔隙水对拟建基坑开挖施工影响较小。(2)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细砂(4-1、4-2)中,具承压性, 其承压水头埋深多在6.67.2m,相当于高程17.017.65m。主要接受侧向补给,并进 行侧向排泄,含水层与长江、汉江水力联系密切,呈互补关系,水量丰富。粉质黏土夹 粉砂(3-5 )层富水程度一般,主要接受周围土层孔隙水侧向补给,基坑开挖时在地下 水动力作用下会产生流砂现象,直接影响基坑稳定。根据武汉市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一级阶地承压水位标高一般18.5022.00m,年变幅为34m。场区承压水位较高,基 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流砂现象,对基坑

15、工程影响较大。(3)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基岩裂隙中,补给方式主要为上覆含 水层的下渗补给和侧向补给,具承压性。本施工范围地处剥蚀堆积垄岗地貌单元(相当于长江III级阶地)上,沿线地表水 系不发育。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为上层滞水、承压水、少量碎屑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四种 类型。2.3.3特殊岩土与不良地址作用影响分析与评价(1)人工填土拟建场地位于中心城区,人工填土分布普遍,厚度不均匀,变化较大,且堆积时间 不长。物理力学性质相差悬殊,成分复杂,结构疏密不均。由于该层内富含上层滞水, 对明挖形成的基坑地段应注意上层滞水对基坑的影响。(2)软土本场区的软土层主要为1-3淤泥及3-3和3-4层淤泥质土层。软土具有低强度,高 压缩性、高空隙比、高灵敏度、易扰动和易触变等特点。由于这基层土自稳能力差,是 影响基坑稳定的主要土层。(3)地基土液化本场区按6度设防,局部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