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676329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1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B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C具有氧化性,常温下可以跟铜缓慢反应D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解析】A项,HNO3分解生成NO2溶于HNO3中略带黄色;C项,与Cu反应剧烈;D项,与金属反应不能制H2。【答案】B2下列金属中,常温下能被浓HNO3溶解的是()AAlBAgCFe DAu【解析】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Au与浓HNO3不反应。故B正确。【答案】B3将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时,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2、)AFe2(SO4)3 BNa2SO4CKNO3 DFeSO4【解析】Cu与稀H2SO4不反应,当加入KNO3时,在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将Cu氧化为Cu(NO3)2,还生成NO气体。【答案】C4向FeCl2酸性溶液中通入O2,可发生如下反应:Fe2O2HFe3H2O(未配平),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A2B4 C6D8【解析】 配平方程式再确定,4Fe2O24H=4Fe32H2O。【答案】B5已知Ag可溶解于稀HNO3,反应为:AgHNO3(稀)AgNO3NOH2O(未配平),则反应中Ag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A34 B12C23 D32【解析】配平方程式:3Ag4HNO3(

3、稀)=3AgNO3NO2H2O,A正确。【答案】A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NO、Fe2、NaBAg、NO、Cl、KCK、Ba2、OH、SODCu2、NH、Br、OH【解析】在H存在时NO氧化Fe2。【答案】A7碳与浓HN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若收集到气体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HNO3为()A0.1 mol B0.08 molC0.06 mol D0.04 mol【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C4HNO3(浓)CO24NO22H2On(气)2.24 L22.4 Lmol10.1 mol,被还原HNO3为n(气)0.08 mol。【答案

4、】B8(2009上海高考)在下列变化:大气固氮,硝酸分解,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大气固氮是指在放电条件下将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的过程,氮元素被氧化。硝酸分解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答案】A9含m g HNO3的稀溶液,恰好使5.6 g铁粉完全溶解,若有m/4 g HNO3被还原成NO(无其他还原产物),则m的值不可能是()A12.6 B16.8C18.9 D25.2【解析】Fe和稀硝酸可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HNO

5、3相对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Fe相对过量时)。从上述两个反应可以看出,无论发生哪个反应,参加反应的硝酸中均只有1/4被还原,所以可分别考虑完全生成Fe(NO3)3或完全生成Fe(NO3)2两种极端情况。假设只发生第一个反应,则需HNO3最多,m(HNO3)463 gmol125.2g;假设只发生第二个反应,则需HNO3最少,m(HNO3)63 gmol116.8 g;假设两个反应同时发生,则16.8 gm(HNO3)25.2 g。【答案】A10在实验室,下列试剂中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A浓硝酸 B浓硫酸C碳酸钠溶液 D浓盐酸【解析】浓HNO3见光易

6、分解。【答案】A11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再加入适量稀硝酸,反应完全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请回答:(1)上述沉淀是_,残渣是_(用化学式表示)。(2)铁屑到红褐色沉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FeFe2Fe3Fe(OH)3Fe2O3【答案】(1)Fe(OH)3Fe2O3(2)Fe2H=H2Fe2、3Fe2NO4H=3Fe3NO2H2O、Fe33NH3H2O=Fe(OH)33NH12图中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2)和甲

7、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_;_。(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活塞_,再打开活塞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当气体充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应如何操作?_。【解析】根据题目给定的装置图可知乙装置有尾气处理装置,同时可以通过移动铜丝而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丙装置中使烧杯中水进入试管,可借助于“引发喷泉”原理操作。【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可吸收 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3)cab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13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投入略带

8、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根据下列变化填空: (1)甲是_,乙是_,丙是_。(2)混合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_。(3)气体B是_,蓝色溶液是_。(4)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遇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气体有可能是CO2(或SO2)。溶液与单质丙反应,得到的蓝色溶液应是含Cu2的溶液,可推知单质丙只能是Cu,其溶于硝酸可生成蓝色的Cu(NO3)2溶液,而溶于水能生成硝酸的气体应是NO2,则气体A中应含有NO2;由此易得气体B为NO。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生成气体B(NO),则气体中应含有NO(不可能含NO2),因气体A与水反应得气体B。由于气体A与水反应生成溶液(硝酸)和气体(CO2和NO2),则气体A应含CO2和NO2才合理。综合可知,丙为Cu;气体A为CO2和NO2;气体B为NO,蓝色溶液为Cu(NO3)2溶液。红热的固体单质甲与显黄色的溶液乙剧烈反应生成混合气体A(CO2NO2),易推出甲为碳单质,而乙只能是浓硝酸。【答案】(1)C浓HNO3Cu(2)CO2和NO2(3)NOCu(NO3)2溶液(4)C4HNO3(浓)CO24NO22H2O14写出NH3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答案】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