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6680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用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物理课程标准一、科学内容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为了便于广大师生复习,结合我校教学情况,将科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整合细化为18个知识板块,按照课本教学需求具体学习如下:第一章:机械运动(4物体的运动)(1)知道机械运动,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时间,会用钟表、秒表测量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粗略估测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读数。(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

2、:声现象(1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简单应用等。第三章:物态变化(11物态变化)(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4)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第四、五章:光现

3、象、透镜及其应用(2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7)会画简单的光路图。(8)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9)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简单应用。(10)知道波长

4、、频率和波速。第六章:质量与密度(3质量和密度);。、 ,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4)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及其简单应用。第七、八章:力,运动和力(5运动和力)(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会应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3)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

5、簧测力计的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5)能用力的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6)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7)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第九章:压强(6压强)(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3)认识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4)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十章:浮力(7浮力)(1)通

6、过实验,认识浮力。(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3)了解浮力的简单应用。能运用物体浮沉的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第十一章:功(9功和功率)(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 Fs,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会用公式P=Wt进行简单计算。(3)结合实例理解效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第十一章:机械能(10机械能)(1)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7、(3)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8简单机械)(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作用,了解简单的滑轮组(只包括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第十三章:内能(12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4)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世界的一些重大活动。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3.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

8、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它解释某些热现象。(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了解热量的概念。(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并能进行简单计算。(5认识燃料的热值。(6)了解汽油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第十五、十六章:电流和电路,电压(14简单的电现象和串、并联电路)(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3)初步认

9、识电流和电压,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第十六、十七章:电阻,欧姆定律(15欧姆定律)(1)认识电阻。通过探究,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4)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5)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超导体对社会的可能影响,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第十八、十九章:电功率,生活用电(16电功率与安全用电)(1)结合实例

10、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3)通过实验探究,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了解家庭电路。知道保险丝的作用,会使用测电笔。(5)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第二十章:电与磁(17电与磁)(1)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知道地磁场。(2)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

11、有关系。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4)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我国交流电网供电频率是50Hz,电压是220V。(6)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知道光是电磁波。(7)了解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十一、二十二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8能量与能源)(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结合实例认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3)知道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

12、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物理现象的意识。(4)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5)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6)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7)了解新能源。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6)了解能源状况,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二、物理实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物理实验通常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在“科学内容”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对于演示实验,要能够明确观察对象,能够描述物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并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对于学生实验,应当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

13、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现列出以下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八下:第七章:力)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九: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九:第十六章:电压电阻)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九: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类:测定性实验(4个)测定性实验通常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

14、的。测定性实验包括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九: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三类:探究性实验(7个) 探究性实验不要求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通过经历多个探究性实验,全面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

15、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八上:第四章:光现象)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八上:第四章:光现象)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八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八下:第十章:浮力)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八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九:第十七章:欧姆定律)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九:第二十章:电与磁)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九:第二十章:电与磁)三、能力目标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渗透对能力的考查。初中物理要培养的主要能力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些能力渗透在整个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1观察能力(1)明确观察对象与任务。(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发现观察对象的主要物理特征。(3)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物理实验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4)能够表达所观察对象的主要物理特征。2.理解能力(1)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2)了解和认识物理概念、规律不同的表达形式。(3)能够鉴别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