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66034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城市管理制度篇 书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范例 为加强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依据我某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1、初审制度:低保对象提出申请,低保评议小组要根据我某制定的尚志某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程序及操作方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入户核实,集体评议,提出初审看法,上报乡镇政府。对不入户核实,不进行集体评议或瞒报的居委会主任予以辞退。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赐予党内严峻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在全某内通报。 2、公示制度:对初审合格的要在醒目的位置张榜公布5天,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低保评审小组。对不公示、公示不全或不到位的社区居委会主任要赐予辞退。 3、复审

2、制度:乡镇政府低保评审小组对社区居委会上报申请低保对象要入户复查后,由低保评审小组集体评审,符合低保条件的上报民政局审批。对不按程序复查和评审小组集体评审,或在复查中弄虚作假造成影响的,乡镇主管领导要赐予党内警告处分或降职,街道办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赐予党内警告处分或撤销职务处分,并在全某内通报。 4、审批制度:民政局对上报申请低保对象进行集体审批,签署审批看法,录入微机,上报哈某民政局备案。不经过集体审批或审批把关不严,因工作失误造成影响的,民政局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分别赐予党内警告处分或严峻警告处分。 5、二次公示制度:社区居委会对审批合格的低保对象要进行其次次张榜公布(7天),

3、无异议的发放低保证,领取低保金,有异议的报某民政局调查处理。对不按程序办事、不进行二次公示或公示不到位的,对社区居委会主任予以辞退。 6、建立三级档案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乡镇低保评审小组、某民政局都要建立健全低保对象档案,有微机的要录入微机。不按要求建立档案或档案管理混乱,对三级主管领导要分别赐予通报指责。 7、动态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和乡镇低保评审小组对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家庭要进行不定期复查,刚好驾驭状况。对收入发生改变的家庭,按程序刚好为其办理提高、降低、终止低保待遇的变更手续,并张榜公布。民政局对低保对象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不进行复查或虚报、瞒报的乡镇主管领导要赐予党内严峻警告处分,对

4、居委会主任予以辞退,并在全某内通报。 8、资金发放制度:低保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要通过银行按月发放到低保户手中,财政局、民政局、乡镇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或拖延低保金的发放。违者相关人员赐予党内警告处分。 9、信访制度:社区居委会、乡镇政府、民政局要指定专人接待有关低保问题的来信来访,并对提出的问题赐予刚好解答,须要调查核实的要在10日内赐予答复。对*信件和*人员提出的问题,不刚好答复而造成越级*的干脆责任人,要赐予通报指责或党内警告处分。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导语:城市的市容是很重要的,下面我整理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

5、管理工作,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 本方法所称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是指城市建成区的车行道、人行道、街巷、桥梁(立交桥、高加桥、隧道、人行过街天桥等)、地下通道、广场、停车场、公共绿地和各类车站、机场、码头、市场以及文化、体育消遣等活动场所。进行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需遵守本方法。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的监督管理。省、自治区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的监督管理。城市人民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道路和公共

6、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工作应当与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建设、改造相协调。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所需经费纳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运用安排,并依据须要,每年适当调整。 第五条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不断改善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作业条件,主动开展机械化清扫,有条件的城市要对道路、公共场所地面实行水洗和建立进城车辆清洗站。在燥热季节,适当组织对重点道路实行洒水、降温、压尘。并与有关科研单位进行协作,对城市道路清扫、冲洗、除雪机械化等技术进行探讨和开发。 第六条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应符合国家规定

7、的,城市道路清洁质量评定标准和城市主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评定标准。 第七条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并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城市主、次干道、桥梁、地下通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保洁。 (二)城市其它道路(含街巷、居住区内的道路)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清扫、保洁。 (三)城市中的全部单位均应根据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划分的卫生现任区、自行负责清扫、保洁。 (四)飞机场、各类车站、停车站、隧道、体育及文化消遣等公共场所的规定用地范围和卫生现任区及公园、风景点的门前道路、广场和公共场所绿地,由各主管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五)集贸市场

8、、商亭、摊点(流淌商贩)的经营场所,由经营管理单位或经营者负责清扫、保洁。 (六)城市水域的码头、装卸作业区的专用道路和场地,则运用或管理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第八条 城市中的全部单位和市民,应根据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担当扫雪等义务劳动。 第九条 负责清扫、保洁责任区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单位,应当配备足够的垃圾容器和运输工具。 第十条 城市清扫的垃圾、冰雪,应当运到指定的堆放场地。 第十一条 凡从事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经营性清扫、保洁和进城车辆冲洗等经营性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需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从事经营性服务。单位或者个人担当的责任区

9、的清扫、保洁工作,可以托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或者经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批准的,从事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经营性清扫、保洁和进城车辆清洗等经营性服务的企业代办。托付代办双方应当签订协议,并仔细履行各自的责任。 第十二条 城市中的单位和个人,必需维护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并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丢烟蒂、纸悄、瓜果皮核及各类包装等废弃物; (二)不在道路和公共场所堆放杂物; (三)车辆运载散体、流体物资时,不准沿街撒落; (四)凡是在道路和公共场所作业产生的废弃物、渣土等,必需刚好清除,并运到指定地点。 (五)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禁止夹带泥土,保持道路清洁 第十

10、三条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队伍或检查人员,负责对各单位(包括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服务经营公司)、个人分工负责的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洁监督岗、监督电话和举报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反映和举报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法规行为的权利。 第十五条 城市政府对在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洁保洁工作中作出突出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赐予表彰或者嘉奖。 第十六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队伍或检查人员对违反本方法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视其情节轻重,赐予指责、警告、赔偿损失、罚款等惩罚。 第十七

11、条 防碍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作业人员正常工作和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羞辱殴打清扫、保滞人员或监督检查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治安管理惩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赐予惩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及环境卫生专业单位的人员,违反本方法规定,不履行职责,或由于监督检查不严,造成道路、公共场所脏乱,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赐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本方法由建设部负责说明。 其次十条 本方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完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调研思索 随着我市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城市

12、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市已有十五年的发展历史。特殊是近五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切和支持下,在广阔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物业管理总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业管理从一个新生事物发展成了贴近千家万户、家喻户晓的行业。为了更深化地 了解我市物业管理现阶段发展状况、面临的逆境,我们历时1个多月,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对我市近100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了调研,感到全市物管行业总体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社会作用强、冲突纠纷多、经济效益低”的苦中有忧的状况。 一、物业管理行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据统计,截至2023年四月底,我市物业服务企业

13、达到156家,其中二级资质8家,三级资质148家,管理服务项目395个、面积1358万平方米,服务对象17万多人。服务范围不再单纯是新建商品房项目,而是包括从商品房到经济适用房、房改房,从住宅到办公楼、工业区、医院、学校、集贸市场,从小型配套到大型公建,从单门独院到大型社区,从单一类型物业到综合性建筑等多种多样的物业类型。目前,物业管理已覆盖到不动产项目的全部领域。已是保持经济增长、保障和谐民生,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新型行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主动贡献。 (一)在支持再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中发挥了其特有作用。 (二)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三)在维护小

14、区平安稳定、参加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了不行替代的作用。 二、物业管理行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盈利实力差,生存困难 1、开发规模小。物业服务本身是一个微利行业,主要依靠规模效应来支撑企业发展。调查发觉,按现有服务收费水平,单个物业服务项目总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服务规范物业企业才可基本平衡不亏损。但在全市物业企业中,服务面积 2、经营成本高。一是人力成本高,物业服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达到了70%80%。特殊是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要求物业企业为从业人员购买社保等,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二是运行成本高,物业企业面

15、临各种高成本收费:环卫部门要向物业企业收取垃圾清运费、技术监督部门要收取电梯年检费、卫生防疫部门要收取高层水箱的水质检测费等。以金泰物业为例:该项目有高层住宅20栋,电梯106台,高层供水水箱 0个。若按相关部门的要求,每年仅电梯维保费(4000元/台年)、高层供水水箱检测检疫费(2000元/个季度)、高层供水水箱清洗费(1800元/个半年)等几项就得缴纳费用54万元。这对作为微利行业的物业企业是无法承受的。 (二)权责不对等,发展艰难 1、社会负担重。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属于合同关系,依据双方签订的物业托付合同履行承诺。但在实际操作中,物业服务企业担当了很多本不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如住宅小区的安排生育工作本应由小区所在社区负责,物业服务企业予以协作,现在却需物业公司与房管局签订责任状;如小区发生偷盗等治安案件,应以公安部门为主,物业企业只能帮助;又如垃圾清运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