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65761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履行党建责任特色做法 范文一:同济大学文明创建履行社会责任特色工作弘扬济世传统,履行社会责任 同济大学文明创建履行社会责任特色工作 同济大学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宗旨,以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为抓手,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文明创建工作格局,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XX省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008年以来,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创意设计学院

2、、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学院先后成立,学科日趋完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实践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迈出重要步伐;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XX省科技奖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亮相工博会创下历史记录;对口援建工作顺利推进,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节约型校园建设成绩突出,国内外影响日益深远。全校师生同舟共济、携手奋进,使我校在通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为履行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挥人才优势,提供科技支撑,服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绩斐然,赢得国内外高度评价 同济大学是参与世博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高校。在世博建设过程中,总共产生了十多项总负责任务,其中包括主题演绎总策划师

3、、园区总规划师、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工程建设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人等在内的8项总负责任务由同济大学的教授担任。此外,学校先后承担科技部和XX省世博科技专项等项目179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其中的专家近2000人,几乎涵盖全校所有学科。世博园中40多个场馆建设、园区示范运行的新能源汽车、众多直饮水点等都凝聚了同济专家和学科群团队的心血智慧。世博会正式运行后,同济大学又有近6千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世博园区、城市站点和其他特殊岗位的志愿服务,成为上海各高校中志愿服务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2010年12月27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

4、校建筑城规学院党委被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校长助理吴 志强,科技处副处长李光明以及管理学院学生白一帆被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称号。白一帆同学还作为世博会200多万名志愿者的代表在大会上交流发言。此外,我校还有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得国家部委和XX省的世博工作表彰。 二、发扬百年高等工程教育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具有国际水平的工程教育模式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 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我校作为首批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具有国际水平的工程教育模式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

5、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2010年11月,同济联合哈工大、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其他8所高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具备海外学习经历、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同济正式与德国工科大学9校联盟(tu9),法国巴黎高科12校联盟,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日本7+1大学(7所帝国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联盟合作,实施以“4+m”的新型学制和中外双学位为主要模式的培养计划。 三、注重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推动“环同济知识

6、经济圈”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同济坚持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探索以大学的知识溢出推动XX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依托我校建筑、规划、土木、环境、海洋、汽车等学科,2005年12月,学校与XX县区达成共识,联合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经过过去5年双方共同努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经济圈2.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总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快速提升到2010年的逾150亿元,并为未来更加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这是

7、目前国内首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同时“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和“上海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先后揭牌。2010年,学校与XX县区政府签约共建“上海国际设计一场”,努力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新龙头和上海“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核心引擎。 四、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可持续发展大学” 的品牌 学校把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明确为办学目标,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坚持树立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形象和品牌。学校与联合国合作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10年7月,由美国能源部与西班牙政府联合主办的“

8、2010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我校作为亚洲首次被选拔的大学之一受邀参赛,同济学生设计建造的“太阳能竹屋”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房屋之一。2009年12月,我校有6名女生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另有8名学生出席作为大会分论坛的“可持续发展校园”高校学子论坛,这也是我国首次派出大学生作为观察员出席此类会议。2010年11月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我校同样有5名女生作为观察员全程与会。 2008年以来,同济大学不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人才”、“学术”、“质量”各方面均取得了进步:范立础院士主持的“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实现了上海地区高校的历史性突破;“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在嘉定校区建成启用,作为国内唯一整车风洞加入国际风洞联盟,成为这一国际组织首个中国成员;世界规模最大的“同济大学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项目开工,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开通,重大建设项目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砥砺科学发展,济业育人创先争优,不断提高和谐校园建设水平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谱写同济未来发展的辉煌新篇。 同济大学 二一一年七月弘扬济世传统,履行社会责任 同济大学文明创建履行社会责任特色工作 同济大学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核心,以培养

10、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宗旨,以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为抓手,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文明创建工作格局,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XX省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008年以来,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创意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学院先后成立,学科日趋完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实践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迈出重要步伐;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XX省科技奖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亮相工博会创下历史记录;对口援建工作顺利推

11、进,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节约型校园建设成绩突出,国内外影响日益深远。全校师生同舟共济、携手奋进,使我校在通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为履行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挥人才优势,提供科技支撑,服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绩斐然,赢得国内外高度评价 同济大学是参与世博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高校。在世博建设过程中,总共产生了十多项总负责任务,其中包括主题演绎总策划师、园区总规划师、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工程建设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人等在内的8项总负责任务由同济大学的教授担任。此外,学校先后承担科技部和XX省世博科技专项等项目179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

12、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其中的专家近2000人,几乎涵盖全校所有学科。世博园中40多个场馆建设、园区示范运行的新能源汽车、众多直饮水点等都凝聚了同济专家和学科群团队的心血智慧。世博会正式运行后,同济大学又有近6千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世博园区、城市站点和其他特殊岗位的志愿服务,成为上海各高校中志愿服务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2010年12月27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建筑城规学院党委被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校长助理吴 志强,科技处副处长李光明以及管理学院学生白一帆被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称号。白一帆同学还作为世博会200多万名志愿者的代表在大会上交流发

13、言。此外,我校还有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得国家部委和XX省的世博工作表彰。 二、发扬百年高等工程教育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具有国际水平的工程教育模式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 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我校作为首批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具有国际水平的工程教育模式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2010年11月,同济联合哈工大、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其他8所高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引起社会热

14、烈反响。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具备海外学习经历、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同济正式与德国工科大学9校联盟(tu9),法国巴黎高科12校联盟,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日本7+1大学(7所帝国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联盟合作,实施以“4+m”的新型学制和中外双学位为主要模式的培养计划。 三、注重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同济坚持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探索以大学的知识溢出推动XX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依托我

15、校建筑、规划、土木、环境、海洋、汽车等学科,2005年12月,学校与XX县区达成共识,联合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经过过去5年双方共同努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经济圈2.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总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快速提升到2010年的逾150亿元,并为未来更加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这是目前国内首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同时“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和“上海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先后揭牌。2010年,学校与XX县区政府签约共建“上海国际设计一场”,努力打造“环同济知

16、识经济圈”的新龙头和上海“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核心引擎。 四、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可持续发展大学” 的品牌 学校把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明确为办学目标,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坚持树立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形象和品牌。学校与联合国合作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10年7月,由美国能源部与西班牙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我校作为亚洲首次被选拔的大学之一受邀参赛,同济学生设计建造的“太阳能竹屋”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房屋之一。2009年12月,我校有6名女生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在哥本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