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5718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山镇2016-2017学年下学期科学质量分析学 校:尹武寄宿制完小班 级:四年级任课教师:杨永仙精选文档二一七年九月一日功山镇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统测 四 年级 科学 学科质量分析 任课教师:杨永仙一、试题分项细目表题号题型知识点出处难易程度能力考查分值易中难一填空题油菜花的组成;电;岩石;营养成分食物。教材识记18分二选择题食物;油菜花的组成;岩石;电路;植物的种子;淀粉;鸡蛋的构造;动物。教材识记20分精选文档三判断题岩石;电路;食物中的营养;成熟的马铃薯;食物添加剂;单性花;食物的分类。教材识记18分四科学认识蚕豆种子的构造;小灯泡的构造;种子的传播。教材识记理解16分五实验

2、探究霉菌的生长;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教材生活理解运用10分六简答题岩石;导体和绝缘体食物中营养。教材生活理解运用18分二、对试题的分析1试卷的出题依据新课改理念及科学课程标准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应围绕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来开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该试题命制中充分考虑了以上问题,将三个维度的目标隐含于各种题型中,体现了对学生的全面考查。本次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试卷命制科学合理,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题目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学好科学提供了

3、正确的导向。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精选文档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知识,积极参加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2各小题考查的目的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6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六大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

4、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三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第四题,科学认识题。要求学生填图,学会植物与传播方式连线,会正确标出小灯泡的名称。第五题,实验探究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实验探究能力。第六题,简答题。目的是让根据已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精选文档3试卷的主要优点或特点首先,从形式上看,试题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受学生的喜爱,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充分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其次,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每个问题的表述均简洁明了,表意准确,言简意赅,便于学生理解。再者,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

5、看,本卷命题注重知识点的识记,又结合生活实际,符合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既不拔高要求,又不过于简单,力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通过学生答卷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考出其真实水平。 本次试题部分内容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理念。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调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利于学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本试卷由填空、选择、判断、科学认识、实验探究、简答六种题型组成,题型较广泛,试题大部分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个别的拓展创新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

6、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本试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注重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题型全面,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检验。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难易程度适中。精选文档四年级科学学习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行长期保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本试题全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旨,题目及内容都比较新颖,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习惯,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合理

7、正确的解释,又能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4试卷存在的问题:(1)填空题部分题量过小,既没有涵盖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有没有达到让学生牢牢识记教材知识点的目的。(2)各题中,由于题量过少,导致每小题所占分值过高,不利于学生做题时拉开层次。 (3)在考察学生识记运用能力的题型中,尽管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问题却过于简单,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4)实验探究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没有太大帮助。精选文档 5对命题的建议:(1)可以适当增加题量,达到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的目的,并且可以减少各题目的分值

8、,知识涉及面广。(2)在实验探究中,可以适度增加试题的难度,这既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学科特点,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运用能力。(3)这套试题的最后一部分是简答题,虽然题目是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了,但所提问题却太过于容易解决。因此,建议在试题的压轴题部分,增加一定的难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解决、运用问题的能力。三、学生考试情况的抽样分析(样本容量10份)1样本学生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序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116201816101595261816866663182018168179741620181641589514201816616906162018166189471418141661381精选文

9、档8182016168159391618181481387101220181661688应得总分1802001801601001801000实得总分14619417215068144880平均得分14.619.417.2156.814.488得分率81.11%97%95.56%93.75%68%80%88%及格率90%100%100%90%90%90%100%2样本学生分数段情况分数段30分以下31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人数001045 3分数分布统计图精选文档4对抽样情况的分析总体看来,低段分数的学生非常少。抽样学生中,没有不及格的学生,中间分数段的人数居中,所占分

10、数段人数最多的是90-100分。从抽样学生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是:一方面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该学期科学教材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本次科学试题以识记知识为主,学生较为容易解答。四、期末检测基本情况1 科学 学科学生期末检测的基本情况应考人数 43 人,实考人数 43 人,到考率 100 %;及格人数 43 人,及格率 100 %;平均分为 92.21分,最高分为 100 分,最低分为 66 分; 90分以上人数 32 人,90分以上所占比例为74.42%;30分以下人数 0人,30分以下所占比例为 0% 。精选文档2 科学 学科学生期末检测分数段分布情况分数段30分以下3159分6069分

11、7079分8089分90100分人数00137323分数分布统计图4期末检测基本情况统计学科到考人数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90分以上人数30分以下人数科学4392.2143100%320五、分析得失分原因1学生考情概述 从以上等级分析来看,学生的成绩基本符合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成绩比较理想。从试卷来看,学生审题比较认真,能够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精选文档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取得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2考试

12、中存在的问题(1)有些学生将相近问题的答案混淆,还有学生知道某些题目的答案,但是在书写时写错别字或漏字,造成失分。从这些现象来看,很多学生做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不能用心检查题目,想当然地按照平时积累的知识去做题,并且在答完卷后不能认真检验校对,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做题习惯进行培养。(2)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回答内容不够完整详细,句子意思含混不清,一方面说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不够透彻,只是含糊其词。(3)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表现在判断题上,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学生在判断时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应用知

13、识的能力还有等于提高。 3、具体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填空题中,大部分学生第一小题错的较多,这是由于学生平时知识的不理解和掌握不熟练所造成的。精选文档第二大题判断题,大部分学生错误率都较为低,这是因为该部分几乎没有涉及到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题型,均来自于教材,因此较为理想。第三大题选择题,均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总结,故学生应答起来也颇为容易。第四大题填图题,两幅图均来源于教材,只是很多学生对于字的书写没有识记牢固,用其他的同音字或者错别字代替,造成了失分。第五大题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简单明了,设计的问题也简单,因此只有很少的学生出错。第六大题简答题,虽然题目是贴近生活了,但是最后需要解答的问题却尤为简单,没有给学生太多自由拓展思维的空间,故而失分率也较低。 4、教学建议及对策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精选文档(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