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65365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1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化学势与电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2闭蓄态磷:3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以及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4 硝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铵转变为硝酸根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5共质体途径:养分通过由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连成的一个整体即原生质整体,经过皮层到达中柱的途径叫共质体途径。6 根自由空间:根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允许外部溶液中离子自由扩散进入的区域。7 截获: 8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

2、最大效能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9 忌氯作物10横向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二 简答题每题8分1. 简述酸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与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径。2. 为什么微生物要求外界营养物质的C/N比值是25:1 如施用有机肥料作追肥,营养物质的C/N比高于此值时,会出现什么问题3. 木质部与韧皮部在其汁液的组成与含量上有何差异?4植物缺氮时病症首先出现在老叶,而缺乏铁时首先出现在新叶,说明其原因是什么。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1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

3、是哪些2试论述肥料开展的国际化趋势。3硼的主要营养功能是什么 列举三种对硼敏感的作物,并说明缺硼时它们哪些主要表现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化学势与电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2闭蓄态磷: 3载体学说扩散模型:认为载体是亲脂性的类脂化合物分子。磷酸化载体能与根外溶液中特定离子在膜外结合,当它扩散到膜内侧遇到内蛋白层中的磷酸脂酶时,能水解放出能量,并把离子与无机磷酸离子从载体的结合位置上解离出来,释放到细胞内。4硝化作用:5生物反硝化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离子的选择

4、性吸收上。7截获:8离子泵学说:离子泵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在有能量供给时可使离子在细胞膜上逆电化学势梯度主动地吸收。9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上下那么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24分1、作物营养临界期2、绿肥的激发效应3、混成复合肥4、土壤缓效性钾5、离子间协助作用6、土壤养分强度因素7、土壤中闭蓄态磷8、磷在土壤中的化学固定二、填空:每题1分, 计20分1、春季发生玉米紫苗主要是缺乏元素 。2、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要是 、 与 。3、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 、 与 。4、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 与 等器官。5、作物缺钼多

5、发在pH 性的土壤上,作物缺锌多发在pH 性的土壤上。6、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 与 。7、李比希的主要奉献是创立了 学说、 学说与 。8、影响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有 、 、 与 。三、选择:每题1分,计10分、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元素 A、硫 B、氮 C、钙 D、锌、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正确 A、硫铵 B、尿素 C、硝铵 D、石灰氮3、作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元素 A、氮 B、钾 C、硫 D、镁4、影响土壤中铜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pH B、有机质含量 C、水分 D、温度5、以下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 A、 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6、可以调节

6、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的元素是 A、硼 B、钾 C、铁 D、钼 7、对大豆根瘤固氮有特殊作用的元素是 A、镁 B、硅 C、硒 D、钴8、最易引起土壤中Ca2+流失的肥料是 A、尿素 B、碳铵 C、硫铵 D、氯化铵9、 番茄脐腐病是缺少元素 A、铜 B、钙 C、钾 D、镁10、在缺镁的土壤上最宜施用那种氮肥 A、硫铵 B、尿素 C、硝铵 D、硝酸钙四、简答题计26分1、简述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6分2、在堆肥过程中如何调节水分与通气状况? 5分3、缺锰时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为什么会增加? 4分4、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6分5、充足的钾肥供给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7、5分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1、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2、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课 名:植物营养 A卷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1、 碱 2、中与土壤酸度, 供给作物钙、镁, 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 改善土壤的物理构造。3、养分含量高种类多, 副成份少, 施用方便 4、柱头,子房。5、酸 6、质流、扩散。7、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 8、离子 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二、选择每题1分1D 2. D 3. C 4. B 5. B 6. B 7. D 8. D 9. B 10. A 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于影

8、响最大的时期。2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3是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形成的肥料。4土壤胶体外表吸附的,可以与溶液中交换性的钾。5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种养分的吸收。6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7指高价Mn的氧化物中易被复原成Mn2+的那一局部。8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管多少,对植物的生长试同等重要的。 四、简答题:、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与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PH: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酸性

9、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与在土壤中的迁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2、 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性增加;根系与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酸都能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络合,将固定的磷释放出来;淹水条件下,Eh降低,使 Fe3+ Fe2+ 将闭蓄态磷释放出来,增加磷的有效性。3、 铁是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氧还蛋白在植物体内硝酸复原中传递电子,缺铁时,硝酸复原受到抑制,所以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4、 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与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与磷脂

10、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H2PO42-与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响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5、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给充足,根瘤固氮能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1、 有机肥富含新鲜的有机物质与大量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增加土壤活性腐殖质含量,可补给与更新土壤有机质;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增加有机胶体数量,有利于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土壤构造,增加土壤保肥性;有机肥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氮、磷、钾及微量元素

11、等养分齐全,可全面供给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富含有机碳,为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微生物活动与有机肥释放的有机酸,可增加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有效性。2、 1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屡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与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与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给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