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51572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社会保障与社会预防犯罪辩论号:83063论社会保障与社会预防犯罪财经大学自学考试嵇伏君【摘要】犯罪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对犯罪原因的研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对犯罪产生之原因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社会在不断开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犯罪仍然成为社会开展中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加强社会预防犯罪的实践,强调社会预防犯罪,以完善社会保障作为预防犯罪的手段,对当前社会预防犯罪的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预防;犯罪预防;犯罪研究 2021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2021年的主要任

2、务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建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其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20世纪末中国确立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针,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中国社会的开展进步至关重要。毋庸置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秩序的根底。犯罪与社会关系严密相连,犯罪根源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危害社会。犯罪预防是人类社会针对犯罪这一社会病态现象所采取的一项根本性对策。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加强社会预防犯罪的实践,是当前预防犯罪和有效遏制犯罪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预防在犯罪预防中的地位 一社会因素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 自从犯罪学产生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犯罪学

3、家们对犯罪原因这个古老的论题进展了不懈的探索,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犯罪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尽管各国的犯罪学家们对犯罪产生的原因始终存在着分歧,但是犯罪原因仍处于犯罪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意大利著名犯罪学家恩里科菲利Enrico Ferri在他的?犯罪社会学?Criminal Sociology一书中提出,导致犯罪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即:1、人类学因素The anthropological factors。犯罪的人类学因素是指犯罪人生理、心理及种族三方面的个性特征,尽管人类学因素对犯罪有着很大影响,但人类学因素必须与他种因素结合,相互作用,才能对犯罪产生影响,单是人类学因素缺乏以成为犯罪的原因。2、

4、自然因素The physical factors。犯罪的自然因素是指犯罪人生活于其中,并未予以注意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状况。自然因素虽不能直接导致犯罪,但通过与其他因素的结合能够促使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犯罪现象。3、社会因素The social factors。犯罪的社会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类生活不老实、不完满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政治、道德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2因此“犯罪是由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一种犯罪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都是由上述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因素是其中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3成为菲利

5、的犯罪原因三元论。而德国的著名刑法学家斯特Thomas Lister将犯罪行为归结为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造成的形成犯罪原因二元论。同时,菲利和斯特又根据各自的犯罪原因理论提出了相应的犯罪控制和社会对策理论。而斯特根据其犯罪原因二元论提出了“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著名论断。 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曾在?犯罪原因和补救?一书中指出:“犯罪不只是由于犯罪人的体质而发生,气候的影响、文化、人口的增殖、教育、遗传、经济状况等都可以成为犯罪的原因和诱因。4意大利犯罪学家拉斐尔加罗法洛Raffaele Garofalo在其代表作?犯罪学?的第二局部“犯罪人中,

6、将犯罪的社会因素分为文明、教育、和经济条件。 我国学者仰之先生的?犯罪学大纲?1946年,即对构成犯罪的社会环境原因、自然环境原因、个人原因进展了研究。在构成犯罪的社会环境原因方面,他对贫穷与犯罪、失业与犯罪、政治与犯罪、家庭与犯罪、酗酒与犯罪、赌博与犯罪、职业与犯罪、人口与犯罪、烟毒与犯罪、奸淫与犯罪共11个方面的容,进展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5此外,著名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中论述了“犯罪根源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追根溯源犯罪人的犯罪意识来源于社会。6 对于一定的社会形态而言,犯罪的产生、开展与变化存在深刻的社会根源。犯罪学家都已意识到社

7、会因素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菲利所言:“一个人或许有天生的犯罪倾向,但他如果处在良好的环境之中,就可能到死也不违反任何刑法法则和道德规。7一方面他成认人身危险性的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对犯罪的极大影响,*种类型的犯罪孕育和产生于一种包含特定文化和制度的社会类型之中,它是一种社会类型的产物。“犯罪的发生是产生犯罪的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于具体的行为个体的结果。8因此,个体的原因,如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只是条件因素,而社会原因则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社会预防犯罪预防的首要选择 犯罪预防是为了减少犯罪或控制犯罪的数量。依据菲利的犯罪饱和法则,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与犯

8、罪数成一定的比例。虽然犯罪饱和理论认为犯罪是不可防止的,但犯罪也不是人类不可改变的,犯罪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不过菲利提出的预防犯罪手段与以往的犯罪学派不同,以往的犯罪学派主刑罚是预防犯罪的唯一方法,而菲利则认为一个人是否犯罪并不是因为他是否惧怕刑罚,而是因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犯罪应当着眼于消除促使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即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在这三种因素中,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不易改变甚至于不能改变,只有通过改变较为容易改变的社会因素来改变三者的综合因素,从而到达控制、减少犯罪的目的。 犯罪预防就是要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采取社会性和专门性的防治措施,限制、消除犯罪产生的

9、原因和条件,以到达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目的。因此,犯罪预防的首要选择就是要从社会预防着手,一是改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社会制约。 1、改善社会环境,消除犯罪诱因。犯罪预防与公共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在模式上有其相似之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公共卫生的观点来看,第一层次的预防是为了防止疾病或问题的最初出现所采取的行动。这包括由公共卫生官员所做的接种免疫和清扫环境卫生的工作。9史蒂文拉布Steven P Lab教授所谓的第一层次的预防无异于我们所指的社会预防。这种预防方法在犯罪预防常表达的是位于第一阶段,而又贯穿于犯罪预防始终的手段,社会预防从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入手,旨在最终消除至少可以将犯罪限制在

10、一定围,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消除各种消极影响,让社会正常、稳定、有序的开展。 2、加强社会制约,排除不利因素。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但是,犯罪行为是由人实施的,各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只有具体作用于个人,才能最终对犯罪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现实生活中各种犯罪现象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各种犯罪行为在各种具体的情节和过程中之所以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犯罪人的个人因素有关。所以,针对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寻求预防犯罪的对策,也是社会预防犯罪中不可无视的。 社会预防就是通过调整与完善社会构造,使社会*和谐开展,从而到达预防、遏制和减少犯罪发生的目的的社会活动。10犯罪现象在

11、很大程度上是因社会自身的矛盾与弊端造成的,这就需要社会自我调整与完善,不断完善的社会加上不断完善的人便是犯罪预防最为理想的条件。11社会预防又是以防止和克制犯罪为目标而进展的开展经济、制度与文化建立以及社会组织管理的活动与过程。它具有如下特点:1从宏观上优化犯罪产生的外部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等,针对全体社会成员适用,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减少诱发犯罪的社会因素。2社会预防是一种积极预防。它所做的是“接种免疫和清扫环境卫生的防患于未然的工作。3社会预防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社会中存在的非政府组织。4社会预防不专门针对犯罪,其中预防和减少犯罪只是其社会政策的组成局部,犯罪

12、的减少是其要到达的目的之一,这本身表达了社会自身的开展与完善。5社会预防是一种综合的预防犯罪措施。 社会预防本身的价值和功能在于:使存在于社会中的不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接触对社会共同价值的人体,整合整个社会,最大化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让其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从根本上消除犯罪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原因和条件。社会预防犹如对社会这部庞大机器的精良设计、制造和全面的养护,可以有效减少社会“损耗或“故障的发生,12力图把犯罪化解于社会自身开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点在于社会,有效、可行的预防犯罪的方法和措施也存在于社会中。因此,预防犯罪必须依赖于社会预防。 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预防的重要途径

13、 一社会保障的概况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也有称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在英语中,“保障的英文单词为“security,?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对该词的首条注解是“a secure condition or feeling,中文意思是指“平安、平安感13。从动态层面来看,“security是获取平安、防止危险的条件或手段;从静态层面来看,“security是指一种平安的状态或结果。从客观状态来看,“security是指一种相对平安的生活状态;从主观感受来看,“security是指一种平安感。可见,社会保障的作用仅限于防止困境或者是摆脱困境。事实上,自1935年美国

14、在?社会保障法案?中首次公开使用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以来,世界各国使用“社会保障一词,多采用其社会平安之意。14 从价值层面、国家职能、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角度对社会保障加以界定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社会保障定义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群的根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平安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容,通常把养老、失业、就医等作为主要社会保障工程:其次也把困难补助、慈善救济、临时救灾等赈济行为列为

15、社会保障的畴。也有将社会保障针对贫困人口,或者是针对残障者、拾荒者之类弱势群体的救济行为。社会福利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不仅要关注生活收入,也要关注*、住房、教育、生活照顾等。而社会保障是防止人们生活状态恶化,在外延上,社会福利的围应当大于社会保障。而我国通常将社会福利仅作为社会保障中很小的一局部。 我国“七五方案中首次提出“社会保障一词,将其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展再分配,形成消费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根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15 本文所指社会保障,是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如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因此,中国社会保障的特征是“坚持实行广覆盖、保根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根本保障。16实际上,就社会保障的作用来讲,社会保障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不管他是工人、农民、教师、护士、官员还是拾荒者、残障者,社会保障的本质主要是涉及社会劳动者的保障,以及与劳动者有关的所有成员的后顾之忧的一种保障。 二社会保障对社会预防犯罪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受制于经济社会的开展水平,防风险的能力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