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64962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叮铃铃模拟讲课教案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九册歌曲叮铃铃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3、通过对铃声、吆喝声的模仿,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唱#5、倚音等装饰音的唱法。2、引导学生唱出二声部的与谐美。教具准备:幻灯片 琴 串铃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提醒学生最好的歌唱状态:身正 腰直 肩平 足安 目视前方 面带微笑。一、 基础练习:1.听辨、视唱旋律:师:音乐课,要有一双会聆听的耳朵,请同学们听两条旋律,哪一条更有特色?第一条平稳,第二条跳跃一

2、些。通过学生区分,区分出有特点的乐句,找出不同:升5与倚音。视唱旋律,让学生掌握升记号音与前倚音的演唱。2.两声部合唱练习:通过区分铃铛声转入(训练重点、难点)师:请同学们听一下教师的串铃声有什么变化?由弱到强 由强到弱 给这一串铃声加上旋律来唱一下:(出示低声部旋律:)提问学生认不认识歌谱中的符号 学唱歌谱、歌词师:铃铛声响的同时,如果有歌唱声,会是什么效果呢?出示高声部旋律,让学生认识下滑音。学生演唱:第三小节提示学生加入动作两声部配合:师弹琴二、 学习歌曲:(一)导入:师:我们演唱了铃声,还有一首歌曲里的铃铛声更加清脆悦耳,而且这首歌曲旋律悠扬,情绪欢快愉悦,又不乏亲切感,歌名是(幻灯片

3、,学生齐读)叮铃铃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吧。认真听一下,歌曲中的铃声是从哪里发出的?(二)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提问铃声:羊身上的铃铛声与牧童嘹亮的歌声。2.复听歌曲: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对照歌谱,看看海有没有不认识的符号?让学生说后,幻灯片展示师:歌谱中的这些符号使得歌曲更具有特色,也更好听了,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学唱歌曲了!3.学习歌曲单声部部分:幻灯片教唱歌谱一遍,师谱生词一遍:师:两处叮铃铃的声音不是戛然而止,间奏代表着铃声的回声。学生第二次演唱词一遍师:听到此起彼伏的铃铛声,禁不止要走进仔细听一下。4.出示合唱部分歌谱:(幻灯片) 听范唱师:铃铛声与牧童的歌声构成

4、了一曲交响曲。直接分组练唱:高声部:单独教唱“那是我们赶羊群”一句的歌谱,生唱词。生完整演唱高声部歌词。低声部:单独教唱“那是我们赶羊群”一句的歌谱,生唱词。师:同学们觉得高声部是牧童在对着远处还是近处的人回答?远处低声部呢?近处。两声部配合:5.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让我们来完整演唱一下第一段歌曲吧!”师弹前奏:一连串的十六分节奏代表的是一连串清脆悦耳的铃声,带给了我们欢快的情绪:6.第三次聆听歌曲:要求唱准自己的声部旋律,同时认真听第二段歌词。师:第二段歌词加入了哗哗的流水声,牧童形象地比喻为在弹琴,可见牧童非常喜欢自己的生活环境,心情非常愉悦。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来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5、。7.两声部配合演唱第二段歌词:单独练习结尾“稍慢”的演唱,聆听第二段歌词的二声部旋律。8.学生完整演唱两段歌曲三、拓展学习:师:同学们的这次演唱比刚才又有进步了,作为奖励,教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知识。这首歌曲中的#5音与一些装饰音的出现使得叮铃铃这首具有了湖南民歌的地方特色。说起湖南民歌,那可是曲调悠扬,别具一格。我们来欣赏一首更具代表性的湖南民歌,进一步感受一下湖南民歌风格。1.补充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2.跟伴奏带完整演唱叮铃铃:师:欣赏了这首湖南民歌后,让我们再来演唱一下叮铃铃这首歌曲,相信同学们这次演唱的风格会更明显一些。四、德育教育:高山、白云、小河、铃铛声构成湖南少年美好的生活情境,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我们快要结束的小学生活,都有哪些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歌颂、留恋?课后与同学们讨论一下吧!下课!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