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4862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抱负信念的落地“走基层”心得体会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走基层”。春节前夕,当“走基层”活动启动时,我曾想,这东西可与我有半毛钱的关系,我既非党员也非干部,拿着“上面”发的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要放在办公桌上,未曾翻过扉页,看着她们一片火热的宣传,心中不免疑惑:“又但是是把当下手上的工作冠以走基层之名,最后还不是一走了之”,管她呢,那且“走”吧。按照服务对象来说,留守学生(小朋友)、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小朋友)等等都是我们重点的服务对象。此时,又接成都团市委有关“走基层暖冬行动”的告知,一方面要做的便是结合邛崃实际状况制定自己细化的工作方案,草拟方案的工作就落到我的手中,反正都是“看着办”,其

2、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在写方案的总体规定期,照着就将“三视三问”、“真进一步、真办事、用真情”等等给抄了下来,也不曾“百度一下”或是请教一下同事什么的。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也就只参与了这样丁点,涉及拟定“走基层”点位、整合社会资源联系爱心公司什么的,我并未参与,只是在坐等“走”。跟随单位,“走基层”第一站来到了邛崃最远的南宝乡,为多户孤寡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这些食品。其中有四户老人由于年老行动不便,我们便将这些东西送到她们家中。当我们来到第一位老人家时,老人独自坐在土坯房的屋檐下,脚下有一种炭火盆。“大爷,我们来看您来了”,我也没听到老人与否有回应,但是脸上有笑容,问一声大爷身体可好、摸一下床铺与

3、否暖和、看一下水缸与否有干净饮用水,也多次询问老人有无困难,大伙儿做的就是这些一般得不能再一般的事情。临走时,叮嘱老人要保重身体,听乡上工作人员简介,老人家里其她人都先她离世,不免令人唏嘘。随后又去到了一位老奶奶家中,奶奶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看到我们,不久乐的说:“你们来看我了啊!”。老奶奶和她聋哑的儿子一起住,老人87岁,儿子60岁,这样的家庭,困难可以想象。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她最不放心自己的儿子,也直言自己没有措施。我们又相继见到了此外两位单家独户的老人,家中状况都很困难。其中一位老奶奶当时是九十九岁零九个月,老人是个“乐天派”,高快乐兴的接受大伙的拜年礼,和大伙儿合影,临走时,老奶奶但愿

4、我们有机会多来看看她。在离开南宝乡的路上,老人额头的皱纹、粗糙的大手、隐忧与开心并存的眼神无不打动我的心,笔者的老家离邛崃不算近,家中也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的她们,年轻时辛勤快作,年老时又期盼儿孙有出息。俗活说:“父母在,不远行”,可实际状况是留老人在家守着空巢。而我能做的就只有在面对像南宝乡这些老人时,当她们是自己的亲人,多从老人的角度想想,多问问她们需要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权当“尽孝”。“走基层”第二站来到油榨乡小学,为油榨乡15名留守学送去暖冬套装(帽子、围巾、手套)和文具。来到小学时,100名多孩子站在那里,清澈的大眼睛饱含期许,当我们把套装发到她们手上时,都会很礼貌

5、的说声“谢谢”,然后很开心打开拿出来试试,诸多孩子都把帽子和围巾戴不端正,看得大伙儿开怀大笑,固然也都会为她们理一下围巾、端正一下帽子。当我看到有个男孩子拿到了粉色的套装,忸怩的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立即过去给她换了一套。其她有同样问题的男生,不久就围过来找我,“教师,给我换一套吧”、“好!”。看着100多名戴上帽子围巾的孩子们,满满的都是温暖。活动结束时,我在厕所边上遇到了刚刚那个忸怩的男生,戴着帽子围巾背着书包拿着新文具,赶紧给我敬礼说:“教师好!”,我完全沉浸在那种说不出的感觉中,反映迟钝的回了一句“你好”。从那个忸怩的男生扬起的右手衣袖上,笔者看到鼻涕的痕迹就傻呵呵的笑了,旁人

6、看着有些诡异,只有笔者自己懂得,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么,这不就是自己那段“留守娃”的故事么,用老家的话说就是“怕羞”、“不怕脏”(横着衣袖揩鼻涕)。我想那段留守经历造就了如今略显沉默的个性,虽然我不曾抱怨,但我想儿时的一段小小的经历都会对后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今的留守学生(小朋友)的物质不一定匮乏,但缺少关爱是肯定的,即便社会有多种各样的关爱活动、爱心捐赠等等,但我想父爱母爱无可替代,当你问及她们外出务工讨生计的父母,她们或许更多的是无奈,如若就近就业创业可以解决繁重的家庭承当,我想她们也不会如此。计将安出?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在解决这些孩子缺少关爱的同步,努力发明新的就业致富的机会

7、,或许才是解决留守问题的主线之法。走基层第三站来到高何镇留守学生之家,在这里,我们还是为留守学生送上了暖冬套装和文具,但这不是重头戏。在这里,留守学生“快乐寒假”正在开课,有宋迪泉等三位义务教师为孩子们辅导作业、有派出所警官教导自护知识、有青年志愿者陪孩子们运动玩耍。我更加看重的是未成年人自护教育这一块,由于这是我的分内工作,在我来邛崃的一年多里,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当我来到留守学生之家,才懂得这儿的自护教育工作做得是有多细致,黑板上自护教育的漫画、留守学生(小朋友)手中的宣传画册、警官活泼的体现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在与宋教师交谈中理解到,在她的留守学生之家中,9年来从未发生任何

8、安全事故,自护教育工作成效可见一斑。当朋友问我在邛崃做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很提劲的告诉她们:“我做的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避免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等等”。可如今细细想来,自己真的没有将这工作做细,每次看到有关未成年人权益被侵犯或者未成年人溺亡的时候也只是摇头。而今,忽然意识到,做工作要看实效,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效在哪里,是拍者胸膛对朋友说:“邛崃今年没发生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邛崃持续两年没发生持续三年持续十年”尔后,又跟随单位“走基层”到其她镇乡。期间,仅仅是为了“打台面”,百度一下了“三视三问”,也知晓了含义。过年回家,家里正在维修老房子,水泥、沙等建材堆在家旁的公路边上,换上其她衣服就开始干

9、活,挑水、背沙、调泥浆看着家人忙时自己就去帮忙,什么拔萝卜、栽洋芋,在田间地头做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曾经做的那些农活,在维修老房子时给她们讲邛崃灾后重建、在秧田割谷草时就给她们讲秸秆禁烧相比于上一年回家,少了许多暴躁多了几分耐心,我当时或许都没故意识到这些微妙的变化。直到上周,我才想起那本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顺手拿来翻了翻,这句说得挺好、这句也说得精辟回忆自己在“走基层”中的见闻、自己心境以及行为上的某些变化,本来自己潜移默化的也已经在向“大政方针”靠拢,也才明白“三视三问”的真正含义:“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教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这种变化意味着抱负信念的落地,意味着“走到基层”,意味着减少其中的虚妄,意味着多一份审慎与务实。拿出有信奉的行动,信奉自然而然会有的,我相信个人力量,特别相信个人力量所做的一分一寸之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