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信息筛选中的六大设错方式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3648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信息筛选中的六大设错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信息筛选中的六大设错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信息筛选中的六大设错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6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信息筛选中的六大设错方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标题:文言文信息筛选中的六大设错方式副标题:明确设错方式,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关键词:文言文,筛选信息,设错方式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探究命题人设计误区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信息筛选这一难点提供了一条捷径。 信息筛选题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将试题提供的例句逐一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来判断选择。为此,探究命题人设计误区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信息筛选这一难点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设计误区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一、张冠李戴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

2、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的主要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如2007年广东卷第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狐根据语境“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可知,句是王生的认识,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郭生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二、 方式误导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既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也有正面描写

3、(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命题人有时故意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如2004年全国卷第13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它表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语言描写”,而句却是孟尝就任合浦太守后所做的兴利除弊之事,而非所说之话,所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三、 内涵不清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是隐含的,需要考生

4、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有意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四、 主旨杂糅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择材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是暗合的。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样性。命题人很看好这一点,“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殊不知题干要求筛选的只是“某一种”传统美德,这就造成了“主旨杂糅”的筛选误区。五、 就事论事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而不能游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如2006年湖北卷第11题:六、 程序混乱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程序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程序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如2005年全国卷第9题:以上对命题人设计误区方法的探究,旨在“知彼”,它对增强我们准确识别错例的能力,提高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准确率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