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63517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寺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蓟县独乐寺地区景观风貌概念性规划设计草案前言:现代城市空间不是为神设计的,也不是为君主设计的,更不是为市长们设计的,而是为生活在城市中普通的人们设计的。 规划范围情况:独乐寺地区内现有独乐寺、白塔寺、渔阳鼓楼、鲁班庙等文物建筑,是蓟县老城区。 PAGE1 一: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与定位 一个生态的城市强调高效、节约、人与自然共生,维护自然过程与格局; 一个感性的城市强调亲人、宜人、人的尺度、人的体验; 一个内涵的城市延续历史文脉,富于地方特色,显现场所精神; 一个生活的城市方便、舒适、安全、健康; 一个旅游的城市迷人的景色、崭新的风貌、富有特色的体验 二:规划设计思想 1、 “尊重历史,寻找

2、历史,发扬人文精神”由于历史的原因,蓟县的城墙经过不同时代人文的破坏,风吹雨蚀,大多已经不复存在,全球化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珍贵,而经过历史沧桑洗礼的独乐寺、白塔寺、鼓楼等建筑依然屹立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利用这些历史文物资源来规划主题公园,“寻找渐逝的足下文化”是根本的指导思想。 2、 利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与文物保护结合,将文物保护的方法纳入城市设计的思路中,对历史的人文资源重新整合、再生,既体现文脉的延续性, 又体现新时代的城市设计思路。 3、 激发城市活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利用各种资源对城市的局部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创造符合现代生活的环境。 PAGE2 三:规划设计创意 将所有的思路都紧

3、紧围绕着“独乐寺-白塔寺-鼓楼”这个单纯的基本概念展开,以时间和空间建立坐标轴,全方多层次的利用各种元素、手法,完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和内涵的主题景观区。 时间轴:在这个轴线上,思维沿着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古城墙为符号的历史博物馆,延伸在白塔寺区周围,形成一个历史遗产长廊,为轴心的展现做好历史的回顾。 空间轴:在“独乐寺-白塔寺-鼓楼”这个轴心的牵引下,继承历史的空间格局,来划分不同的景观与功能空间。 根据规划范围内的现场遗志考察情况,旧城墙已经被新城区的规划给掩盖了,在我们的思维中,以传统四合院民居的布局形式营造片段城墙遗产长廊,并采用玻璃城墙与老城墙的集合运用,在突显风格冲突的矛盾点的同时也

4、形成了独特的雕塑功能。 PAGE3 “独乐寺-白塔寺”史迹主题公园 1、第一个景观与功能区-沉思广场(白塔寺前广场) 规划范围西部为主要交通干道,喧燥繁华,在空间上是秩序延伸的地段,我们所采取的布局形式,利用地下空间建立停车场,使在人们进入规划区域内的开始便沉思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为的损坏,从而开始一个新的思考和思想的碰撞阶段。 2、第二个景观与功能区-白塔寺公园 规划范围内的重要文物建筑之一,我们所采取的定位是保留本地区现在的基本设施,在外扩范围内建立主题公园,引致佛教文化,使人们达到空、静的境界,来欣赏地区的优越与内涵。 3、第三个景观与功能区-独乐寺文化历史回顾轴心 公园规划范围内的

5、临时建筑改建为历史映射的景观公园,其间采用野草、水系、碎石等自然符号营造历史变迁的文化遗产概念,来映衬时代的变迁和对照。 4、第四个景观与功能区-独乐寺公园 以佛教文化为基点,利用地下空间来呼应独乐寺的文化氛围,起周围建筑将改建为四合院的院落和生态区域。 PAGE4 PAGE5 “独乐寺-渔阳鼓楼”武定文化街 1、历史文化的发掘与营造原则,体现区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同时引申发展,塑造武定文化街特有的形象,建立区域的文化性中心,营造场地自身的场所性; 2、景观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原则,使区域的建筑与独乐寺及民族文化旅游村相协调,并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台地与坡地的变化,使建筑与山地背景融合; 3、建筑技术的

6、高效性与可持续性原则,利用成熟工业化建筑技术达到建设的经济性及高效性,同时创造性的在局部区域用传统方式建造(夯土、砌砖等),达到建筑的可持续性; 4、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在开发的同时尽可能保护现有的植被树木,同时充分利用场地特有的局地风、太阳能等自然资源,组织场地内部气流,达到自然通风; 5、功能方式(生活方式)的理性与多样性原则,利用街广场巷子场院门廊井院形成一系列理性的外部空间,并依托此结构组织商业街内部复杂的功能。 PAGE6 独乐寺民族文化旅游村 1、社区为单元的有机结构; 2、新城市主义的典范本规划借鉴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强调亲人宜人和紧凑的城市布局; 3、以社区为单位,将生

7、活与工作场所组织在一个宜于步行和公共交通便捷的有机体内。 4、以中间的生活走廊为纽带,将居住与社区商业、文化及医疗设施便捷地联系在一起,每一单元社区内部有与社区绿地相结合的幼儿园,以及与交通集散地相结合的商业网点,两个社区之间又有与社区间绿地相结合的小学,每四个小区之间形成中型商业网点及与大型绿地系统相结合的中学及社区文化和医疗设施,生活社区之间又有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员就业的商业及办公区。使居住、绿地及水系、便捷的公共交通、文化及商业设施组成一个有机的高效和谐的结构与功能网络。 PAGE7 PAGE8 四:结束语 继承与发扬古城墙环境的人文特点,使主题公园成为人们的乐园;表现历史的断裂与新旧事物的对比,强调冲突内涵。 本案的设计,本着学术创新的精神,为城市设计、文物保护、主题公园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由于时间的短切,无法从深度上实现预期的目的,但我们从想法上大胆的探索,打破常规的设计手法,利用平常的元素来充实我们的设计,实现向土地的亲近接触,也是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感叹,呼吁人们给土地以最好的诠释。 方案的设计亦显理想化,缺乏现实性,我们不寄予实现与否,只是希望在对蓟县的发展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民族的文化是我们最珍贵的,更期待专家的指点与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