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63337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2正切教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正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直角边的比,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正切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教学难点】正切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如图:在RtABC中,C90,sinA=_;cosA=_.2.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吗?【教学说明】巩固复习,同时引入新课

2、.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C=F=90,则BC/AC=EF/DF成立吗?为什么?由此可得,在有一个锐角等于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作角的正切.记作tan,即: 2.求tan30、tan45、tan60的值.【归纳结论】tan30=33、tan45=1、tan60=3.3. 30、45、60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分别是多少?【归纳结论】 【教学说明】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可使学生熟记三角函数值.4.如何用计算器求一般锐角的正切值?例如:求

3、25角的正切值,可以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则屏幕上显示的0.4663就是25角的正切值.5.如果已知正切值,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出它对应的锐角的度数.例如:已知tan=0.8391,求的度数.我们可以依次按键,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的度数.【教学说明】学生先了解计算器各按键的功能,为利用计算器正确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打下基础.6.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归纳结论】我们把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角的锐角三角函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求tan7045的值.(精确到0.0001)解:在角度单位状态为“度”的情况下(屏幕显示出D),按下列顺序依次按键:显示结果为2.863560231.所以tan7045

4、2.8636.2.(1)求下列三角函数值:sin60,cos70,tan45,sin29.12,cos37426,tan1831.(2)计算下列各式:sin25+cos65; sin36cos72; tan56tan34解:略3.计算:4.在ABC中,C=90,AB=8,cosA=3/4,求BC的长 分析:首先利用余弦函数的定义求得AC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的长.5.在RtABC中,C=90,AB=2BC,现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只需填上正确结论的序号)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各角的度数,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出结论.在RtABC中,C

5、=90,AB=2BC,sinA=BC/AB=1/2,故错误;A=30,B=60,cosB=cos60=1/2,故正确;A=30,B=60,tanB=tan60=3,故正确【答案】 6.如图,在RtABC中,C=90,A=35,AC=6,求BC,AB的长.(精确到0.001)解:因为BC/AC=tanA=tan35, 由计算器求得tan350.7002, 所以BC=ACtanA60.70024.201. 又AC/AB= cosA=cos35,由计算器求得cos350.8192,所以AB=AC/cosA7.324.7.如图,工件上有一V型槽,测得它的上口宽20mm,深19.2mm.求V型角(ACB

6、)的大小(结果精确到度 ). 解:tanACD=AD/CD=10/19.20.5208,ACD27.51.ACB=2ACD227.51 55. V型角的大小约为55.【教学说明】教师要强调,让每位学生必须动手操作,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习题4.2”中第1 、2、3 题.教学反思三角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特性,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另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给学生留充分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根式化简与负指数的运算易出错.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他们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