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63259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 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 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哪几类?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两类:(1)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 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 中而接受的感染。(2)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 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

2、乱、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 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 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 48h 后发生的感染为 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 感染。(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 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 经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 染。(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4、哪些情况

3、不属于医院感染?(1)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3)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 48h 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 弓形体病、水痘等。(4)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5、患者在住院第四天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属于医院感染。因为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 小时后 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6、某患者因腿部皮肤感染久治不愈而入住某科,入院后行创面 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一周的治疗后再次做细菌培养又 发现表皮葡萄菌生长,此次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该患者属于

4、医院感染。因为是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 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7、新生儿在出生48 小时内发现的弓形体病、单纯疱疹及水痘属于医院感染吗?不属于医院感染。因为该新生儿是在出生后48 小时内即发病, 是经胎盘获得的感染。8、什么叫医院感染散发? 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 的一般发病率水平。9、什么叫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 然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10、什么叫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医院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显著超 过历年散发病例水平。感染的三个环节包

5、括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 者。11、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医院感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医院感染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 群引起;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菌群;可以发生流行。12、什么叫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是指正常菌群被抑制,条件致病菌或外来致病菌的大量 繁殖而出现的新的感染。主要诱因是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13、什么叫医院感染发病率?其意义是什么? 医院感染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住院病人中新发医院感染病例的 频率。它可以反映医院感染发生的强度,描述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 研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病因或流行因素,评价预防措施或监控的效 果。14、什么叫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

6、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 染例次的频率。15、“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应W10%,漏报率W10%。16、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由哪几部分组成?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三部分组成。17、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象?(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者。(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3)长期使用抗生素者。(4)接受各种损伤及介人性检查、诊断、治疗者。(5)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6)住院时间长者。二、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1、什么叫标准预防?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

7、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必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 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标准预防的特点是什么?(1)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 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 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因此,既能保护医务人员,又能保 护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 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标准预防的措施包括:(1)洗手;(2)手套;(3)面罩;(4)隔离衣;(5)可重复使用的器械;(6)医院环境;(7)被服

8、;(8)职务健康安全。隔离具体措施有: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 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 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 或者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 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

9、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 对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医务人员个人分级防护有几级?各级适宜对象是哪些?一般分三级防护,一级防护针对发热门(急)诊医护人员;二级防 护针对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工作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与病人 密切接触,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护人员。5、医护人员什么情况下须采取三级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在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必须采取三级防护措施。6、什么叫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各种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

10、胸 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或 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 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哪些?(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同时在伤口旁边轻轻挤压直至无血液流出,伤 口冲净后应用 75酒精或 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2)确定暴露源及暴露级别。(3)医务人员发生了职务暴露后应及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登记卡”报院感科,登记主要内容是: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暴露 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及暴露源的基本情况。三、手卫生1、什

11、么是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什么是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 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什么是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 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 具有持续抗菌活性。5、什么是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 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 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6、什么是暂居

12、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 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 相关。7、什么是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 丙醇、氯已定、碘伏等。8、什么是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9、手卫生设施包括哪些?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 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10、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原则是什么?(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3、 代替洗手。11、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针有哪些?(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12、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 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 污物之后。1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

14、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 外科手消毒。14、“六步洗手法”具体步骤?(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 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 括指背、指尖和指缝。(3)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具 体揉搓步骤为:第一步: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部: 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 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

15、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15、如何做好手卫生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 次,一只 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 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 时送检。(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cfu代表菌落数)卫生 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 菌菌落总数应W5cfu/cm 216、洗手前应进行哪些准备?(1)洗手前,先摘下首饰(戒指、手镯)和手表;(2)剪短指甲(不能配戴假指甲);(3)将袖子卷至肘部;(4)将手及手腕浸湿,保证手及手腕要低于肘部(保证水流向 指尖,以免污染手臂);(5)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并彻底揉搓;(6)按“六步洗手法”洗手;(7)如果手被严重污染,应重复以上操作1 次。四、消毒灭菌1、什么叫清洁? 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 减少微生物。2、什么叫消毒?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 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