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设计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3154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次设计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次设计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次设计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次设计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次设计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次设计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次设计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次设计法三次设计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它是一种优化设计,是线外质 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系统设计(一次设计)系统设计即传统的设计。它是依据技术文件进行的。例如:化工生产过程选 择什么样的原材料和工艺路线;生产电机选用何种导线,采用什么加工工艺等等。 系统设计的质量取决于专业技术的高低。但对于某些结构复、多参数、多特性值 的产品,要全面考虑各种参数组合的综合效应,单凭专业技术往往无法定量地确 定经济合理的最佳参数组合。尽管系统设计有这个不足,有时甚至由于时间限制, 不可能对所有系统进行研究,只能根据直觉或预测,从各个系统中挑选几个重要 的系统进行研究。系统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它为选择需

2、要考察的因素和待定 的水平提供了依据。参数设计(二次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就该决定这些系统中各参数值的最优水平及最佳组合。 但由于系统设计是凭专业知识推定出待考察的因素和水平,无法综合考虑减小质 量波动,降低成本等因素。而参数设计是一种非线性设计,它运用正交试验、方 差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各种参数组合与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以便找出特性值波动 最小的最佳参数组合。因此,参数设计也称参数组合的中心值设计。实践表明,整机质量的好坏,既取决于产品整体的设计,又取决于零部件的 质量。一个系统功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好的参数组合不一 定是以每件零部件最优为条件的,而是一种不同档次、不同质量

3、水平的低成本的 组合,从而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设计要求。产品设计中的波动情况是复杂的,很多产品的输出特性与因素组合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例如:某特性值y与因素组合(或各种零件参数组合)为X的产品之 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当因素组合处于X1时,因素波动为AX1;输出特性为Y 1,输出特性的波动幅度为AY1。如果通过正交试验找到参数组合X 2,输出特性为Y 2当因素波动AX2与AX1相同时,输出特性的波动AY2 Y 1。可见选择合理的因素组合可以减小输出功能的波动幅度。但是,此时输出特性值已从Y 1变为Y 2,需采取措施将Y 2减小M 降至Y1。通常是选择一种因素z,使Z与输出特性Y呈线性关系,即Y=a

4、z+b。只要改变z,便可将输出特性值从Y 2降到Y 1,并使Y 2-Y1=M,这样,M的偏移量就得到了补偿。例如,有一晶体管稳压电源,输入为交流220V,要求输出目标值为直流110V, 波动范围必须控制在2V。决定稳压电路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是晶体管的电流放 大倍数hFE(其输出特性呈非线性关系)以及调节电阻R的大小(电阻的输出呈线 性关系)。通常专业设计人员看到电路输出与目标值发生偏离时,大多是调整晶体管 hFE的工作点,使输出达到目标值,但又产生了输出电压波动偏大的问题。例如 原稳压电源的晶体管hFE工作点在A1(A1=20),对应的输出电压为95V。这时, 设计人员通常是把hFE从A1调整

5、到A2(A2=40),使输出电压达到110V。但是, 晶体管的hFE总会有一定范围的波动。假定hFE的波动范围为20,当选定A2 =40为设计中心值时,hFE就将在2060(A 1A3)之间波动,对应的输出目标的 波动范围将是95120V。过去为解决这一问题,都是进一步严格挑选元件,以 减小hFE的波动范围。这样势必增加制造成本。如何运用参数设计的原理来优化 设计呢?由此可知,当A4=80这个工作点时,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变化的平坦区。现在仍采用hFE波动为20的晶体管,但工作点选在A4=80上,此时输出电压 波动范围为120122V之间,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但这时的输出电压为121V, 比目标值

6、110V高出一个M=11V的偏差。这个偏差可用线性元件电阻R来校正, 通过改变电阻R的大小来调整输出电压;使其达到110V。通过这项设计,我们 找到了晶体管hFE与电阻的最佳参数组合为A4B4。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常常是在关系未知的情况下进行参数设计的,而不是 象上例中的关系明确可鉴。这就必须通过试验的办法,并借助于正交试验、方差 分析、信噪比等数理统计的方法,以较少的次数找出符合设计目标值且稳定性很 高的参数组合。容差设计(三次设计)系统要素的中心值决定后,便进入决定这些因素波动范围的容差设计。由于 某些输出特性的波动范围仍然较大,若想进一步控制波动范围,就得考虑选择较 好的原材料、配件,但

7、这样自然会提高成本。因此有必要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进 行综合平衡。容差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允许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容差设计通过研究容差 范围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对质量和成本进行综合平衡。例如:可以将那些对 产品输出特性影响大而成本低的零部件的容差选得紧一些,而对输出特性影响小 而成本又很高的零部件选得松一些。为此,必须要有一个质量损失函数来评价质 量波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以上述晶体管理稳压电源的设计为例。当输出电压正好等于110V时,质 量波动最小。随着质量波动的增大,引起的经济损失(包括社会经济损失)也将增 大。例如:质量波动造成零部件返工、报废以及用户由于质量波动也多付费用假设Y为输出功能

8、波动情况;L为质量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L(y)为质量管 理费用,m为目标值。由此可见,当y二m时,经济损失最小。围绕目标值m,对L(y)作泰勒展开可得L(y)=L(m+y-m)=L(m)+L (m)/l!(y-m)+L”(m)/2!(y-m) 2+由于L(y)在y=m时为极小值,因此L(m)=O,可见泰勒展开式中的第2项和 第1项都等于0, L(y)的主要项就是第3项L(m)/2!(y-m)2,其中当m确定后, L(m)/2!是一个常数,可用比例常数K来表示。由此可见,L(y)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y与目标值m的偏差大小来决定。即:L(y)=K(y-m) 2二K o 2式中0 方差。从上式可得K=

9、L(y)/(y-m) 2二A/o式中产品使用过程中单侧极限允许差;0A产品在超出极限允许差时的经济损失。假设当该稳压电源偏离目标值10V时(即4=10时),造成设备异常,用户需0化400元进行大修(即用户的经济损失A=400),则K=A/2 =400/100=4o从而得 L(y)=4(y-100)2以上是用户损失。制造厂由于质量波动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调整或返工,使 产品达 到目标值,这势必也要增加成本。假定稳压电源在出厂检查时发现输出电压为105V,偏离量为5V,尽管未超 过10V,如出厂,制造厂应取多大的制造公差比较合适,这也应通过计算L(y) 加以分析。假定工厂把输出电压从105V调整到目

10、标值110V需要增加费用3元,代入上 式,得L(y)=K(y-m)3=4(y-110)2解之,得 y=1100.87(V)这说明当用户使用极限的界限为11010V,生产制造为把输出电压从105V 调整到110V时,返修费为3元的情况下,对稳压电源的公差应控制在1100 87V的范围内。当输出电压为105V时,如果工厂为了节省3元调整费用,那 么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将是100元。L(105)=4X (105-100)2=100(元)可见,容差设计是在决定了最佳参数组合的中心值后,根据质量损失函数, 在综合平衡用户与制造厂质量费用的情况下,选定合理的公差范围。以上通过稳压电源的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的例子,对三次设计的原理进行概 念性的介绍。实际计算往往要复杂得多,通常要运用正式试验、方差分析和信噪 比对质量特性进行综合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