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62971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编范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篇家庭, 是我们每个人的温暖港湾, 当我们累了, 失败了, 受挫了, 家庭都是我们最后的依靠, 因此, 搞好家庭文明很重要。下面是由笔者为大家整理的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仅供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一) _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 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 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某同志及他的妻子和女儿、家人一起,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2、 以德治家, 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 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一、爱岗敬业, 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妻子的 在工作中也不示弱, 她是某办事处某居委会的一名街道干部, 有人以为居委会的工作婆婆妈妈, 做好做好无所谓, 她可是认为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细胞, 社区文明就体现着社会文明。所以她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每项工作, 无论是分管卫生工作还是分管计划生育工作, 她都做得扎扎实实。因为她出色的工作, 她光荣入党, 电视台还为她做过采访报道呢。二、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某某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在院时间多, 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 同志总是理解、支持, 从无怨言。她十_大方, 从不大手

3、大脚乱花钱,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女儿, 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 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 努力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 不搞封建迷信, 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 岳父母就同某某一家人共同生活。对两位老人他们十_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 使他们觉得受尊重, 在家里有地位, 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 她们的女儿礼貌懂事、健康活泼, 小小的年纪就非常为大人着想。三口人同住十_大家庭。一、爱国守法、恪尽职守、热心公益事业 _同志参加工作15年来, 自始至终坚持在教育一

4、线, 先后在_镇任教。他坚持勤奋学习、忠于职守, 以一颗对祖国的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在工作中任劳任怨, 踏实肯干, 认真负责, 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以他的行动用心影响着每一个家人, 他们都热爱学习, 用心进取, 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待人热情有礼。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用心维护社会公德, 诚实守信, 严格遵纪守法, 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下去。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 用心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 主动和学生帮困结对, 与邻居和睦相处, 帮忙他们排忧解难, 邻里关系亲

5、如弟兄、情同手足。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 致力于环境保护, 用心参加健身锻炼, 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相濡以沫人生路, 他们结婚以来相敬如宾, 孝敬公婆, 善待父母, 在家中能抢挑重担, 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 有困难互相帮忙, 是一个和睦的家庭, 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媳妇是婆婆眼中的好女儿, 婆婆逢人便说儿媳就像自己亲生的闺女, 我儿能找到这样一个好媳妇, 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 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十_大方, 生活精打细算, 用之有度。

6、但对外, 他们全家十_大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等传统美德。从_一家总结出一条经验:一个和睦之家需要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愿_一家永远健康和睦, 愿我们全社会齐心协力, 共同营造出更多的温馨、和谐、向上的好家庭。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三)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 有这样一户人家, 只要当地人一提及, 无不知晓, 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 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 全家和睦温馨, 尊老爱幼, 与邻里团结融洽, 真正以平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 弘扬家庭美德, 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一、尊重老人, 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 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 有三位

7、是年过八旬的老人, 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 完全丧失了劳动潜质, 没有任何生活来源, 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方便照顾, 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 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 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 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 一有时刻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 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 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 让老人感受快乐。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 今年已有84的高龄, 患有肺心病, 常年吃药, 只要天气一变冷, 吃药就不行了, 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 年年如此, 村卫生院治不好, 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超多的工资, 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

8、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 竟然主动放下治疗, 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 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20_年的3月份, 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 在村卫生院看了十_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 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 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平时直不起腰, 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 苦不堪言。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 患有老年痴呆症, 生活不能自理, 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 起床时不会穿衣, 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 从不对老人发脾气, 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 帮他洗脸、

9、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 每每暗自流下眼泪, 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此刻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 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二、呵护子女, 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 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教育他们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 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质, 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 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 十_大哭起来。

10、是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悲哀时。 应对困难, 陈老师没有倒下, 没有选取放下, 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用心应对。从此以后, 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 寻医问药, 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 也用心伸出援助之手, 陈老师把政府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 并告诉她有党和政府的帮忙、有父母的关心, 日子必须会好起来的。他期望女儿鼓起勇气, 用心应对生活, 把孩子培养长大, 回报那些帮忙过他们的人, 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 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 情绪也好多了, 3月底, 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2000元钱, 带女儿又去巩固

11、治疗了, 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忙下, 陈老师的女儿必须会好起来的。三、扎根山区教育, 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 位于皇甫山脚下, 地处偏僻, 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 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他几十_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 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 有家庭贫困的学生, 他主动资助, 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 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 始终认真备课, 认真批改作业, 用心钻研业务, 探索教学新方法, 发奋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 多年来, 他深受学生喜爱, 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

12、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状况特殊, 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 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 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 他的执着, 他的孝顺, 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四、勤俭持家, 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 夫妻俩平等对待, 互相沟通, 共同商议决定, 只要是合理的推荐, 求大同, 存小异, 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他们勤俭持家, 合理安排家庭经费, 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应对困难, 应对挫折, 二人携手相伴, 从没红过一次脸, 从没斗过一次嘴, 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 家庭不富裕, 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

13、声, 他尽其所能帮忙, 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 因此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 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 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 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联上, 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 帮忙他们排扰解难, 邻里关联亲如弟兄, 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 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 承担不起医药费, 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 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 帮忙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 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 子女都在外面打工, 家境也较困难, 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不仅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 照顾生活, 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 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 人间有真爱, 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 谁家有事相求, 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 从不推诿, 大家相处在一齐, 彼此感到情绪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 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第 1 页 /共 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