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62694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氮实验操作规程细节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氮测定细节注意事项一、总氮先期测定需要了解水样含量的步骤1、 如果客户水样总氮不超过8mg/L,可以直接取5毫升,直接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步骤测定例如:客户原水位15mg/L,处理后不超过8mg/L,可以直接操作(前提是要水样相对澄清,无悬浮物、泥土、渣滓等杂质,如果有这些可以静置一会,取中间悬清液)。2、 如果客户水样总氮超过8mg/L,需要先稀释后,再按步骤操作实验。例如:客户原水总氮浓度比较高,为30mg/L,需要先稀释10倍,取10毫升定容在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然后测定稀释后的污水样,出来的结果乘稀释的倍数10。就是原水总氮浓度。二、总氮测定碘、溴离子干扰的判定,出来的数据结果是错误的

2、,不能进行测定。 如果客户水样中碘离子、溴离子含量高干扰试测定,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这些干扰若多的话,首先要稀释到干扰浓度以下,在进行操作实验。例如:客户水样碘离子含量比较高,干扰测定,找几个稀释倍数点,测定结果中有线性关系开始的倍数点位,就合适,再测定。三、客户未知的高浓度总氮,合理稀释的倍数大概判定。稀释梯度倍数,同一个水样,稀释5倍、10倍、20倍、50倍、100倍或者以上倍数。加入碱性过硫酸钾消解40分钟,最后加入稀盐酸试剂,测定结果不超过5为宜,吸光度A值不大于1为合适。该稀释的倍数合适。 注:以上是工作经验所得,如果总氮含量

3、过高,需要再相应多加倍数稀释。四、总氮水样稀释手法 1、稀释2倍,取100毫升容量瓶,量取100毫升蒸馏水,倒入500毫升烧杯中,使用同一个容量瓶,污水样先清洗2遍(因为挂壁的蒸馏水会稀释了水样,保证内壁是同一水样)量取100毫升,倒入同一个500毫升烧杯中。混匀。这样就是稀释了2倍。 2、稀释4倍,使用25毫升的胖度吸管,量取25毫升污水样,定容在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标线,混匀。 3、稀释5倍,使用20毫升的胖度吸管,量取20毫升污水样,定容在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标线,混匀。 4、稀释10倍,使用10毫升的胖度吸管,量取10毫升污水样,定容在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蒸

4、馏水到标线,混匀。 5、稀释100倍,使用10毫升的胖度吸管,量取10毫升污水样,定容在10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标线,混匀。注:工作经验所得,比较实用,有利于减少稀释误差。稀释水样,最少取10毫升定容稀释,取的水样少的话,容易造成稀释误差。四、总氮操作步骤中的细节注意事项1、 建议使用10毫升刻度吸量管,建议取上部5毫升水样。使用5毫升的刻度吸量管完全放下水样后,每次操作的结果都有误差,因为涉及到紫外光区比色,灵敏度要求更高。原因:使用5毫升的刻度吸量管,或者使用10毫升的取下半部分5毫升,尖嘴处残留的水样因为停留的时间长短,对采集总体水样的体积会产生影响,进而对浓度产生影响,测定出

5、来的数据有上下的误差。可以就同一个水样,做几个重复性检验一下。实践中,亲自调试过杭州萧山的一个客户,使用5毫升的重复吸取2次,结果做来相对误差率大于20%2、 使用刻度吸管加入试剂的过程中,尽量垂直管壁,悬空加入试剂,最后一滴再靠壁导入,尽量不要粘在管壁上很多的试剂悬空加入好处:一是:悬空加入有个冲击混匀的过程,有利于下一步骤的混匀二是:防止试剂粘壁,减少试剂参与反应的定量3、 加完试剂后拧紧盖子,震荡一下,混匀,放入加热器中消解40分钟。(前提,做实验以前先打开加热器升温,一定要震荡一下,混匀)4、 消解报警结束后,拿出来水冷却到水体温度,摸上去凉的为合适5、 冷却:建议使用500毫升烧杯,

6、取2-3个,灌入三分之二的自来水,可以再烧杯里冷却, 冷却水要没过反应管里的液体液面。如果在冷却槽中冷却会弄到台面上很多水。不方便操作。(注意的是,一次在烧杯中不能放多过3支反应管)冷却效果是:,拿出反应管,手摸一下反应管外壁和上部分的液面处,没有温度,和水体的温度一样凉,为冷却效果合适。如果还有温度,需要换水再继续冷却半分钟。6、 冷却完成后,加入稀盐酸4毫升,拧紧盖子,摇动混匀。7、 冷却完后,一定要使用餐巾纸或者吸水纸擦净外壁,防止外挂的水珠倾倒的时候流入比色皿,报废水样。8、 水样倒入比色皿中时,提前清洗干净比色皿,可以使用一部分反应溶液润洗比色皿。9、 全部倒入比色皿后,对着窗户,查

7、看一下透视窗两边,有没有水蒸发干了以后的水渍,如果有,使用擦镜纸擦干净,或者条件不够的话,使用韧性好、不掉毛絮、柔软的餐巾纸,或者手纸,把水渍擦干净。10、空白水样和污水样依次放入比色栏中,盖上盖子,按照说明书调整到氨氮测定界面,等液晶屏显示的数据稳定后,按空白键,等C=0.000后,拉动拉杆,依次拉一下待测的水样,按测量键,等待全部测定完以后,根据提示会得到待测水样的最终结果。按打印键即可打印出该结果,也可以按保存键,保存该结果,或者手工记录该结果。五、污水样国标法测定和仪器法数据误差大,检测对比方法。1、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仪器自带斜率,第八代仪器斜率一般出厂后调试过,固定

8、好了斜率,根据客户实际现场情况有可能还需要校准一次。2、取污水样,稀释总氮合理倍数至8mg/L以内,再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再稀释一倍。相当于同一个水样分成了3个水样,这样,可以检测重复性关系了和线性关系。有利于检测对比误差率的高低。具体操作案例例如:客户原水样,总氮浓度为40mg/L,需要先稀释10倍浓度到4 mg/L,取100毫升定容在1000毫升的容量瓶中。然后再把稀释好的水样分成两份,相当于重复性两个水样。其中一份再取出100毫升,和100毫升蒸馏水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混匀,相当于4mg/L的水样稀释了一倍为2mg/L。这样,做出来的水样是线性关系。3、 国标法和仪器法检测这三个水样,看一

9、下每个方法测定出来的结果数据关系,重复性的误差率百分比,线性关系的误差率百分比。误差率小的相对来说做的准确。4、如果还需检测精确点,可以根据以上配制关系,测定一下根据国家标准配制总氮标准样品,检测一下准确度。误差率小的相对来说做的准确。六、总氮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1、如果客户水样中碘、溴离子含量高,会干扰测定,出来的数据结果是错误的,不能进行测定。 如果客户水样中碘离子、溴离子含量高干扰试测定,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这些干扰若多的话,首先要稀释到干扰浓度以下,在进行操作实验。例如:客户水样碘离子含量比较高,干扰测定,找几个稀释倍

10、数点(上边有提示怎样稀释稀释倍数点位),测定结果中有线性关系开始的倍数点位,就合适。2、做实验结果出数据时,数据超过8mg/L,结果一般都是失真的。现象:水样透明数据大于8mg/L。则是污水样总氮超过试剂的测定极限,试剂已经耗尽,水样未氧化彻底。解决:稀释倍数不合理,应该是稀释倍数少了,稀释合理倍数到总氮含量在测定极限范围内,水样测定结束后,吸光度A的数据小于1,再进行测定。3、实验结果出数据时,重复性关系不好,相对误差比较大。 第一、总氮测定使用的是紫外光区,灵敏度高,使用的是石英比色皿,要求操作的时候透光面擦拭的一定要透明干净。第二、比色皿中的水样不能有毛絮状的东西上下浮动,影响紫外光透射

11、比。第三、取水样时候,使用10毫升的刻度吸量管,取上部分的5毫升,严格控制下放水样的速度和读取的标线点,尽量减少人为误差,这些地方影响比较大。 案例分析:杭州萧山区一个客户,做同一个水样,做4个重复性试验,第一支和第二支采用10毫升刻度管取上部5毫升水样,结果为0.245和0.249 第三支和第四支采用5毫升刻度管直接取5毫升水样,结果0.245和0.3 对比发现,第三第四支取样相对误差率22%。尖嘴处的下放量因为停留的时间多少,对最终结果影响很大。4、实验结果出数据时,线性关系不好,相对误差比较大。 第一、是由于上述第3个问题的原因第二、客户稀释的时候操作不太规范,稀释少要取10毫升定容在大

12、于等于100毫升的容量瓶中。这样才能减少稀释的误差率。测定的结果才准确。第三、大体积一比一的体积稀释。这样即使有少许的溶液稀释误差,占用的百分比相对较小,测定的结果也相对准确。 案例分析:经销商采购了我们的仪器给客户做COD实验,客户用同一个水样,分成三份,设置成密码样,给经销商测定。按照正常结果,三个水样测定结果不会有很大的差距。经销商测定的结果差别很大。三个数据分别是:300左右、1200左右、2400左右。很大的操作误差率。 原因:经销商采用移液器枪稀释,小体积操作,2毫升水兑0.5毫升水样,少许的误差,占比相对于2.5毫升误差率就很大。结果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解决:建议经销商使用10毫

13、升刻度吸管,量取10毫升,定容在10毫升的容量瓶中,三个水样都这样操作稀释。然后再分别直接取2.5毫升操作,结果测定的数据误差率就很小了。客户看到结果后比较满意测定结果。5、实验结果出数据时,俩个人分别操作,得出的结果两个人的上下偏差大。还是上边杭州萧山区客户,做同一个水样,两个人做同样的个重复性试验,调试培训人员测定重复性结果为0.245和0.249 线性关系为两倍0.493接受培训的化验员测定重复性结果为0.301和0.304 线性关系为两倍0.602 原因:由于两个人取水样的时候,眼睛定量刻度吸管的时候,实现对准刻度的角度不同,造成实际取溶液的体积不一样,微小的体积差距,影响最终结果。

14、培训人员采用的是平行视线,标定采样刻度 接受培训化验员采用俯视角度,标定采样刻度,实际造成多取部分水样,测定结果偏大。6、客户使用的斜率不准确,操作过程中没问题,但是结果会偏高或者偏低。 现象:一般是液晶屏显示的仪器,看界面右下角,应该显示的K(V)= ?,该数据出厂时候已经校准过,如果客户使用过程中自己校准了,数据不是出厂默认值,而最终水样的总氮的测定结果偏低或者偏高,有可能是校准时候,标样配置的总体浓度偏高或者偏低,造成配置的线性关系浓度点,整体偏高或者偏低,校正的斜率数据也整体偏高或者偏低。 解决:严格排至准确的总氮标样,修改斜率K(V)=?到合适的斜率数据.具体操作如下:先按键盘右上角的测量或者启动键,看一下详细界面(启动或者测量键是大界面和详细界面切换)。再取消键,再按设置键或者菜单键,界面显示里有修改曲线参数一项,按向下键,白框框住该选项,再按确定键,界面显示当前斜率数据,按删除键,每按一次,删除一个数据,删除干净。按键盘上的每个按键右下角对应的斜率数字,界面会显示斜率数字逐渐输入,输入完毕后,再按确定键,液晶屏幕会显示出来修改后的斜率。修改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