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点整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2667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考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心理学考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心理学考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心理学考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心理学考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考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考点整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心 理 学考 点 整 理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有较强的应用性。2、学习与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3、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个体与主体,存在着群体差别、个体差别。4、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核心的作用。5、教学内容是教与学过程中要实现传递的重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一方面体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它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6、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7、教学环境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可分为物质环境

2、与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波及教学设施,如课桌椅、黑板、多媒体等;心理环境指集体氛围、班风、校风,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同窗关系,学校文化及社会文化等。8、学习与教学的过程重要涉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9、学习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窗及学习内容之间的互相作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实现学习的过程。这是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重要领域、核心内容,也是研究得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10、评价反思过程即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估和反思,以促使其进一步改善的过程。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涉及哪些方面?

3、协助教师精确理解问题; 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协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提供多种研究措施和角度。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但是百余年时间。人类的教育活动推动着对教育的心理学问题的探究,如两千近年前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提出,“我不是给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教育心理学的创立:14、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措施一书中初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15、德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则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本上,这个科学基本就是指的心理学,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开创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16、对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有突出奉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

4、克,她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并根据研究的材料,在19著书教育心理学,后又扩大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从人是一种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别与测量,教育心理学这样学科由此而产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7、20世纪代到5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美国(发展得最快的国家)教育界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在代先后开展了4项大型教育心理学研究:芝加哥大学教育心理学家贾德领导的小朋友阅读心理学研究;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主持的智力与智力测量研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主持的天才小朋友研究;美国全国教育研究会负责的天性与教育问题研究。18、40年代,随着弗洛伊德的

5、理论广为流传,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潜意识和意识问题的研究,注意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19、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注重实验研究。20、在国内,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浮现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有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21、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走向成熟的教育心理学:22、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掀起影响。70年代,奥苏伯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完善:23、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这十几年来的成果,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积极性研究,

6、研究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与教的过程,并对自身活动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第三,合伙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所波及的人类资源;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成果的。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始终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变化重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从无到有”和“从简到繁”。2、心理发展的几种基本特性是什么?具有持续性与阶段性;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具有不平衡性;具有个体差别性。3、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

7、: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后来)。4、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布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错的矛盾。5、少年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初中阶段矛盾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明显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开始关怀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

8、认同增长;社会高档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引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常常浮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6、青年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高中阶段)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浮现辩证思维;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均有了深刻的发展;客观地看待自我,明确地体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珍重自我;对将来布满抱负,敢说敢干,某些好的意志品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7、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8、格塞尔的实验证明,个体的成长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会给一种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导致

9、承当。教学前必须明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是新教学出发点。9、核心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核心期的研究是从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开始的。10、幼儿5岁此前是人类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全面发展的时期。如果在5岁此前,幼儿缺少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或接触,这个幼儿将很难学会人类的语言了。11、孩子学习的核心期是如何的?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核心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核心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核心期);2岁半3岁半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核心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核心期。第二节 中学生

10、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发生结识论创始人,是心理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发展心理学家。13、皮亚杰创立了她的认知发展理论,觉得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互相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并一方面引出了图式的概念,所谓图式,是认知构造的基本单元,体现出某种可以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模式。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引起了图式的变化,从而增进了认知发展,这种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14、同化是主体把新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15、顺应是当主体不能运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对自身图式作出相应地变化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情境的过程。16、个体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

11、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构造,增进认知或智力发展的。17、皮亚杰觉得,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重要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18、感觉动作阶段:出生到2岁年龄段小朋友认知发展阶段。912个月婴儿获得客体永恒性。19、前运算阶段是指从2岁到7岁小朋友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浮现象征思维,即小朋友用象征符号、词汇或图画来描绘不在场的事物;浮现直觉思维,指小朋友思维受到直觉表象的限制,但却体现了小朋友由感知动作思维向运算思维的转化,即开始从表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该阶段小朋友还常常体现出泛灵论倾向,将任何事物都看作生命的或类似生命的活动。20、小朋友的

12、直觉思维体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倾向。集中化即小朋友只集中注意事物的单一维度,忽视其她维度。自我中心化倾向指小朋友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见解。21、具体运算阶段指从7岁到11岁年龄段小朋友的认知发展阶段。这时小朋友的思维已经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小朋友能进行简朴的逻辑推演。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最突出的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并且具有分类和序列的能力。22、形式运算阶段是指从11岁到15岁年龄段小朋友的认知发展阶段。23、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不必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能从具体事实出发,通过度析综合,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性;能在

1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假设和检查假设;能思考和检查单个命题,并且能发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24、维果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她强调社会文化在小朋友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她被公觉得是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25、维果斯基觉得,个体的心理由低档机能向高档机能转化的发展有四个体现:随意机能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多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26、维果斯基觉得,学习应增进小朋友的发展,为此她提出了“近来发展区”的概念。近来发展区是指小朋友在有指引的状况下,借助成人协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别。27、中学生观测发

14、展的特点是什么?观测事物的自觉性逐渐增强;能注意事物的细节,比较全面、细致地观测;通过观测,比较事物的本质属性;逐渐能掌握观测和操作规定,能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等顺序进行观测。2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故意识记随目的性增长而迅速发展;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29、中学生认知发展影响行为体现变化,突出表目前:喜欢争论;抱负主义。30、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体现为哪几种方面?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措施;教学增进认知发展。31、皮亚杰觉得,小朋友的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学习应附属于发展,附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即小朋友只有处在特定的阶段,才干掌握某些概念。第三节

15、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教育32、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和心理学家,她觉得人格的发展包具有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互相联系的过程,贯穿于生命全程,但经历几种顺序的阶段。33、埃里克森在小朋友期与社会一书中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婴儿期(01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重要是形成信任感,发展对周边世界,特别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重要是形成自主性,小朋友初步尝试独立解决事情。小朋友初期(36岁)积极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重要是发展积极性。小朋友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重要是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基本任务重要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性。青年期(1824岁)密切感对孤单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重要是形成密切感。成人期(24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3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涉及: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