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2254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规范化要求(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旅游美学一、 说明 (一)课程性质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

2、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四)教学时数总课时为54学时。章 次内容总时数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绪 论旅游美学教学目的及任务2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531第二章中国园林与观赏1第三章中国画与欣赏541第四章中国书法与欣赏541第五章中国古建筑与观赏541第六章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541第七章中国旅游纪念品22第八章旅游审美心理概述66第九章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33第十章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33第十一章旅游饭店与环境艺术33第十二章饭店室内装饰陈设22第十三

3、章中国菜点之审美22(五)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六)考核内容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二、本文 绪论教学要点:1、 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2、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4、。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绪论 (2学时)一、 什么是旅游美学二、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三、 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考核要求: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领会: 旅游美学的功能。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 旅游与美第一章 风景美与观察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2、 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3、 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5、4、 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习教学内容:第一节 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一、 自然美二、 人工美第二节 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一、 形象美(一) 雄(伟)(二) 秀(美)(三) 奇(特)(四) 险(峻)(五) 幽(静)二、 色彩美三、 动态美四、 朦胧美第三节 怎样观赏风景(2学时)一、 观赏方法(一) 动态观赏(二) 静态观赏二、 观赏的距离三、 观赏的角度四、 观赏的时间考核要求:识记:风景美的形态。领会: 观赏风景的方法和角度。分析: 风景美的特征。综合应用:应用观赏风景美的方法、距离、角度如何来把握风景美的特征。第二章 中国园林与观赏教

6、学要点:1、 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2)造山挖池,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各类建筑的设置,要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园内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做假为真;瘦、透、漏、皱;丑。、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三种桥的形式。、景观审美: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

7、景、借景、藏景。教学时数:本章为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学时)一、 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二、 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三、 中国园林分类(一) 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二) 私家园林第二节 园林的要素及其审美特征(学时)一、园林中的山和水(一) 山(假山叠石)、 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做假为真瘦、透、漏、皱丑)(二) 水二、园林的建筑(一) 桥(二) 亭(三) 廊三、园林的花木第三节 园林景观审美(学时)一、景观线二、观赏点三、特写景四、 引景五、 点景六、 借景七、 藏景考核要求:识记:1、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2、我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领会:

8、1、景观审美的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3、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分析:1、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2、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标准。综合应用:中国造园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第三章 中国画与欣赏教学要点:、中国画的形成、发展概况,各代著名画派、画家简介。、中国画的分类。、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形写神,得意忘形。格调: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气韵:六法与气韵;四品。教学时数:本章为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画概述(学时)一、

9、春秋战国时代二、汉代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四、隋唐时期五、宋代六、元代七、明代八、清朝九、近现代第二节 中国画的种类(学时)一、卷轴画二、壁画三、工艺绘画第三节 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学时)一、意境(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 以形写神,得意忘形二、格调(一) 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二) 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三) 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四) 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五)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三、气韵(一) 六法与气韵(二) 四品考核要求:识记: 1、中国画的分类。 2、各代著名画派、画家。领会:中国画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分析:分析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的原因。应用:举例说明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和

10、意境。综合应用:从国画中总结出中国画的艺术规律。第四章 中国书法与欣赏教学要点:1、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简介。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书法家。3、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线条的美;结体和布局的美;形与神的美;意境的美;情的美。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书法与旅游(1学时)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一、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二、篆书三、隶书四、楷书、行书、草书五、碑、帖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艺术七、欧、张、颜、柳、释八、蔡、苏、黄、米九、元、明、清的书法艺术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2学时)一、线条的美二、结构和布局的美三、形与神的美四、意境的美五、

11、情的美考核要求:识记: 1、中国书法的书体种类特征及其代表书法家。 2、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领会:1、书法在旅游中的地位。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分析: 分析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应用: 举例说明书法如何表现意境的美和情的美。第五章 中国古建筑与观赏教学要点:1、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三大石窟;中国四大佛山;著名陵墓;三大名桥;江南三大楼阁。2、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3、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结构形式;群体组合;装饰色彩;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与旅游(1学时)

12、第二节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2学时)一、古城建筑二、宫廷建筑三、陵园建筑四、寺庙建筑五、石窟建筑六、佛塔建筑七、桥梁建筑第三节 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欣赏(2学时) 一、结构形式二、群体组合三、装饰色彩四、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考核要求:识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及其形式特征。领会:古建筑在旅游中的意义。分析: 分析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综合应用:举例说明古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及其审美价值。 第六章 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教学要点:1、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及其分布情况。2、雕塑的特征。3、雕塑的形式:圆雕和浮雕。按其社会功能,雕塑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园林雕塑、建筑雕塑、城市雕塑及

13、环境雕塑。4、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纪念性,象征性,装饰性,假定性、类型化,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5、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审美特点:秦俑的写实风格;秦俑的形象塑造;秦俑的神态刻画。6、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雕塑与旅游(1学时)第二节 雕塑的一般特征及形式(15学时)一、雕塑的特征二、雕塑的形式(一) 圆雕(二) 浮雕(三) 其他分法第三节 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15学时)一、纪念性二、象征性三、装饰性四、假定性五、类型性六、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第四节 中国著名旅游区雕塑艺术赏析(2学时)一、秦始皇陵兵马俑(一) 秦俑的写实风格(二) 秦俑的形象塑造(三) 秦俑的神态刻画二、霍去病墓石刻三、云冈石窟大佛四、龙门石窟大佛五、石浮雕“昭陵六骏”六、乾陵石雕七、敦煌彩塑八、麦积山泥塑观音像、供养人像九、晋祠彩塑侍女像十、大足石刻十一、华严寺彩塑菩萨像十二、保圣寺泥塑罗汉像考核要求:识记: 中国雕塑的形式特征和社会功能。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