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2028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听课笔记通用5篇小学听课笔记1数学的学习:一、学习是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新课教学必须熟悉学生原有知识的起点,并对此进展梳理,为新课教学效劳。二、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的。有时候必须放开让学生自主探究。结合三角形面积这堂课,同桌合作,讨论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得出之间的关系,这里吴教授提到回到面积的原点进展教学,也许是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小方格的形式,1平方厘米这样的小方格。三、学习是基于多元感观参与的。结合心理学上的协同律,五觉。数学更应该重视视觉和触觉。四、学习是变式不断呈现,去总结一个规律的过程。结合三角形的高,提供丰富的变式,高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等等。五

2、、学习是关注过程和方法的。六、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学了要用的,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举有价值的例子。如这堂课中的第二个例子,四个三角标志牌的面积。吴老师提到小学几何教学,对于三角形的研究是最完备,最全面,最充分的,各个要素,各个内涵和外延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到。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三角形教学在小学几何教学的地位。有效教学做到:一、有效果。二、有效率。三、有效益。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学生的“三点”:一、学生的学习起点1、生活经历。2、直觉体验。3、学习积累。二、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错误表现1、与直觉经历的不同之处。2、容易混淆之处。3、负迁移之处。三、学生的差异点1、起点差异。2、直觉差异。3、思

3、维差异。半天的功夫,感受到吴老师的高瞻远瞩,给我们举了不少她身边经典例子,让我们受益匪浅。有效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老师的一切行为,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不然,有效教学无从说起,成绩的进步也无从说起。小学听课笔记2听课内容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提醒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络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在语境中辨析

4、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读这两个句子,比拟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小学听课笔记3一、情境导入1、齐读课题。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3、出示词语: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a、指名读。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c、齐读。二、品读课文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费事?读一读,想一想交流。二出示第二自然段。1

5、、天气冷指名读2、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饥寒交迫“饥饿”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显示“濒临死亡”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配乐齐读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指名说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2、交流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2、齐读第四自然段3、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交流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

6、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4、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五学习第三自然段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2、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3、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4、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5、假如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6、写话: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小燕子”歌曲7、交流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让我们记住,记住。教学设计:一、感受春天的寒冷1、学生说春的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妙。2、找找课文中春寒的词语

7、,读读说说给你的感受,再一次读好这些词。3、找找课文中描写春寒的句子,读悟感受。二、感受严寒中的温暖1、找打动自己的句子。2、步步深化读、悟。3、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追问引导体会,悟后读。4、动笔写写:假如你就是燕子,当你看到人们这样帮助你,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让燕子专列开进学生幼小的心灵。评析: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能及时的捕捉学生答复中的亮点和惑点,本节课执教的老师能及时对学生的答复做出评价。学生感悟后能及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明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较紧凑。缺乏:政府如何帮助小燕子这局部理解还没有到位,对与学生的答复要有个整体的梳理,使层次更清楚。小贝蒂那段

8、的话与插图在教学时应交换顺序,让学生在感观图片中小贝蒂的形象后,再读文,可能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小学听课笔记4一、激趣导入1、老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今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指名读。肚,肺,腭,胎发现了什么?生:都是月字旁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3、老师指导书写生字。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1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2指

9、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3指名读第4自然段。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设问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生:宏大。生:庞大。生:庞然大物。2、特别大、非常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为什么同象比?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生:那是假设。3、聘请高级讲解员介绍一下鲸的大。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四、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鲸是哺乳动物,感受说明文的

10、语言特点。1、刚刚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2个很长?生:一个很长不够。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板书:准确的语言表达3、再读这段话,把刚刚我们无视的词强调出来。4、出示句式:我们知道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但是,你可别忘了。五、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展开辩论。1、读第4、5节,理解鲸的习性。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才能。点评:林老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间隔 ,充满激情的语言,加上精彩的画面,

11、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林老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考虑。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开展了学生思辩才能的同时,也开展了学生的语言才能。总评:林老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保持着浓重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林老师教于学到达和谐完美的统一,灵敏运用合理地进展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展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

12、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此精彩的课,让我一辈子难忘。小学听课笔记5听课内容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答复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我乖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

13、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拟。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样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构成了大小不一样的角,同学们能比拟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拟?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答复。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

14、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日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经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理论中探究不一样的折角方法,给学

15、生留出充分的考虑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创造条件,供应很多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展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构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评:1、引导学生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历。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理论活动。经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络,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促进数学考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理论,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开展思维。一改老师主宰课堂的场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