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6197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学问点总结归纳整理:学好一门课程不能靠临时突击,要靠平常重视基础学问的驾驭,多积累,多归纳,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小编共享高一地理学问点总结,希望大家仔细阅读练习!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人类对宇宙的相识在不断深化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由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一般性)小行星带的位置彗星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地球上生命存

2、在的缘由(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缘由: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缘由:相宜的日地距;相宜的体积与质量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记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色球层耀斑最剧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周期:1个恒星日昼夜更

3、替和地方时产生的缘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昼夜更替晨昏线的含义、位置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积累状况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周期:1个恒星年速度的变更: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

4、和平面图: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安排变更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来年为周期,在南北回来线间来回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黄赤交角的变更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更?二分二至图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更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更: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

5、二至日)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更: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昼夜长短的周年变更: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更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春秋是其中的过渡三种四季;24节气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

6、;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二、考题分析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卷中的1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驾驭的基本点: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来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自转和公转方向日期及节气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更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

7、少小时公转速度的变更能联系的学问点: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限制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限制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缘由是(海陆热力差)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缘由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缘由是海陆热力差)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

8、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旁边海疆的盐度最(低/高)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其次单元大气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爱护伞,汲取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聚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

9、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更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样天气现象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减弱大小的主要缘由: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减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剧烈汲取地面长波辐射;大

10、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削减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相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洁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缘由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缘由:冷热不均形成风的干脆缘由: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确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

11、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留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匀称-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匀称-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志向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旁边,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

12、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说明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更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柔少雨;夏

13、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留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限制)和雨季(西南季风限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凹凸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更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限制,暖湿;夏受副高限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

14、受赤道低压限制,干季受信风限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限制,气候暖湿热带雨林气候:赤道旁边;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限制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系统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冷锋暖气团限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暖锋冷气团限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压:凹凸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图:会推断;会画风向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

15、压锋面气旋(重要!)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限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8-1气候因子分析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确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缘由确定热量或气温B海陆位置: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干脆限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干脆热源与水源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8-2气候类型气候特点(会推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气候要素:气温、降水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月均温最低在0-15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