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618751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夫琅禾费衍射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教学目的】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加深对衍射理论的理解。会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律。学会用衍射法测量微小量。【教学重点】1. 夫琅禾费衍射理论2.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3. 用光电元件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衍射法测量微小量【教学难点】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路及光强分布规律【课程讲授】提问: 1.缝宽的变化对衍射条纹有什么影响?2. 夫琅和费衍射应符合什么条件?一、实验原理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根据光源及观察衍射图象的屏幕(衍射屏)到产生衍射的障碍物的距离不同,分为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两种,前者是光源和衍射屏到衍射物的距离为有限远

2、时的衍射,即所谓近场衍射;后者则为无限远时的衍射,即所谓远场衍射。要实现夫琅禾费衍射,必须保证光源至单缝的距离和单缝到衍射屏的距离均为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即要求照射到单缝上的入射光、衍射光都为平行光,屏应放到相当远处,在实验中只用两个透镜即可达到此要求。实验光路如图1 所示,图 1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路图与狭缝 E垂直的衍射光束会聚于屏上P0 处,是中央明纹的中心,光强最大,sin2(bsin )IA I02设为 I 0,与光轴方向成角的衍射光束会聚于屏上PA 处,PA 的光强由计算可得:式中, b 为狭缝的宽度,为单色光的波长,当0 时,光强最大,称为主极大,主极大的强度决定于光强的强度

3、和缝的宽度。sinK(K1,2,3,)b当k ,即:时,出现暗条纹。除了主极大之外,两相邻暗纹之间都有一个次极大,由数学计算可得出现这些次极大的位置在=1.43 , 2.46 , 3.47 , ,这些次极大的相对光强I/I 0 依次为 0.047 ,0.017 ,0.008 , 图 2夫琅禾费衍射的光强分布夫琅禾费衍射的光强分布如图2 所示。图 3夫琅禾费单缝衍射的简化装置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则由于激光束的方向性好,能量集中,且缝的宽度 b 一般很小,这样就可以不用透镜 L1,若观察屏(接受器)距离狭缝也较远(即 D远大于 b)则透镜 L2 也可以不用,这样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就简化为图 3,

4、这时,sintanx / DbK D / x由上二式可得二、实验装置激光器座、半导体激光器、导轨、二维调节架、一维光强测试装置、分划板 、可调狭缝、平行光管、起偏检偏装置、光电探头、小孔屏、数字式检流计、专用测量线等。按测量一维光强分布和测量偏振光光强分布两种方式可构成两种装置,分别见图4和图 5。图 4衍射、干涉等一维光强分布的测试1、激光电源2、激光器3、单缝或双缝等及二维调节架4、小孔屏5、导轨6、光电探头7、一维光强测量装置8、 WJF型数字式检流计图 5测量偏振光光强1、激光电源2、激光器3、扩束镜及平行光管4、起偏检偏装置5、光电探头6、WJF型数字式检流计三、实验步骤1. 接上电

5、源(要求交流稳压 220V11V,频率 50HZ输出),开机预热 15 分钟;2. 量程选择开关置于“ 1”档,衰减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转到头,置于灵敏度最高位置),调节调零旋钮,使数据显示为 .000 (负号闪烁);3. 选择适当量程,接上测量线(线芯接负端,屏蔽层接正端,如若接反,会显示“”),即可测量微电流;4.如果被测信号大于该档量程,仪器会有超量程指示,即数码管显示“ ”或“E”,其他三位均显示 “9”,此时可调高一档量程 (当信号大于最高量程,即 210-4 A 时,应换用其他仪表测量) ;5. 当数字显示小于 190,小数点不在第一位时, 一般应将量程减小一档, 以充分利用

6、仪器的分别率;6. 衰减旋钮用于测量相对值,只有在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到底)时,数显窗才指示标准电流值;7. 测量过程中,需要将某数值保留下来时,可开保持开关(指示灯亮) ,此时,无论被测信号如何变化,前一数值保持不变。(一)衍射、干涉等一维光强分布的测试1、按图 4 搭好实验装置。此前应将激光管装入仪器的激光器座上(本仪器不包含激光器,需另行购置) ,并接好电源;2、打开激光器,用小孔屏调整光路,使出射的激光束与导轨平行;3、打开检流计电源,预热及调零,并将测量线连接其输入孔与光电探头;4、调节二维调节架,选择所需要的单缝、双缝、可调狭缝等,对准激光束中心,使之在小孔屏上形成良好的衍射光

7、斑;5、移去小孔屏,调整一维光强测量装置,使光电探头中心与激光束高低一致,移动方向与激光束垂直,起始位置适当;6、开始测量,转动手轮,使光电探头沿衍射图样展开方向( x 轴)单向平移,以等间隔的位移(如0.5mm或 1mm等)对衍射图样的光强进行逐点测量, 记录位置坐标 x 和对应的检流计(置适当量程)所指示的光电流值读数I ,要特别注意衍射光强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所对应的坐标的测量;7、绘制衍射光的相对强度 I/I0 与位置坐标 x 的关系曲线。由于光的强度与检流计所指示的电流读数成正比,因此可用检流计的光电流的相对强度 i/i0代替衍射光的相对强度I/I。由于激光衍射所0产生的散斑效应, 光电

8、流值显示将在时示值的约10%范围内上下波动,属正常现象,实验中可根据判断选一中间值,由于一般相邻两个测量点 (如间隔为 0.5mm时)的光电流值相差一个数量级, 故该波动一般不影响测量。8、在坐标纸上以横轴为测量装置的移动距离,纵轴为光电流值,将记录下来的数据绘制出来,就是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图。9、最后将各次极大相对光强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二)测量单缝的宽度1、测量单缝到光电池的距离D,用卷尺测取相应移动座间的距离即可;2、再从前一步骤中所得的分布曲线可得各级衍射暗条纹到明条纹中心的距离 xk,求出同级距离 xk 的平均值 xk,将和 D 值代入公式,计算出单缝宽度,用不同级

9、数的结果计算平均值。(三)观察偏振光现象1、按图 4 搭好实验装置;2、同(一),打开激光电源,调好光路,使在平行光管后的小孔屏上可见一较均匀圆光斑;3、同(一),打开检流计,预热及调零;4、旋去光电探头前的遮光筒,把探头旋接在起检偏装置上,然后连好测量线;5、将起偏检偏器置于平行光管后并紧帖平行光管,使光斑完全入射起检偏器;6、转动刻度手轮(连起偏器) ,在检流计上观察光强变化,以验证马吕斯定律。7、置起偏器读数鼓轮于“0”位置,开始测量。转动分度盘(连检偏器)20或 40,从检流计(置适当量程) 上读取一个数值, 逐点记录下来, 测量一周;8、用方格纸或坐标纸将记录下来的数值描述出来就是偏

10、振光实验的光强变化图;9、在转动刻度盘(连起偏器)一周的过程中,可找到两个位置,在检流计上的读数为 0 时,出射光强为零,此现象为消光现象,但因为杂散光或偏振片不完全理想等因素,无法得到完全的消光效果,所以一般情况下,可在检流计上读出接近于零的最小读数。正常时,起、检偏器的夹角为90或 2700 。(四)验证马吕斯定律当两偏振片相对转动时,透射光强就随着两偏振片的透光轴的夹角而改变。如果偏振片是理想的, 当它们的透光轴互相垂直时,透射光强应为零;当夹角为其他值时,透射光强I 为:上式称为马吕斯定律;式中I 0 是两光轴平行( =0)时的透射光强。按照(三)步骤记录下来的起偏器不同位置(即起、检

11、偏器的夹角不同时)的光电流值进行计算,应基本符合马吕斯定律。【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1. 学生自己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2. 选取中央最大光强处为 轴坐标原点,把测得的数据作 归一化 处理。即把在不同位置上测得的检流计光强读数 I 除以中央最大的光强读数 I 0 ,然后在毫米方格(坐标)纸上做出 I / I 0 x 衍射相对光强分布曲线【思考题】1. 硅光电池前的狭缝光阑的宽度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2.若在单缝到观察屏的空间区域内,充满着折射率为n 的某种透明媒质,此时单缝衍射图样与不充媒质时有何区别?3. 用白光光源做光源观察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衍射图样将如何?4. 单缝衍射光强是怎么分布的?5. 如果激光器输出的单色光照射在一根头发丝上,将会产生怎样的衍射花样?可用本实验的哪种方法测量头发丝的直径?6. 本实验中采用了激光衍射测径法测量细丝直径, 它与普通物理实验中的其他测量细丝直径方法相比较有何优点?试举例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