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的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1877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折射》的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折射说课稿 容州一中 卢 辉各位评委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折射我说课的内容共分以下的七个部分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法学法:五、教具和媒体六、教学过程简述七、教学反思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折射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新教材将本节教学要求定位在认识光的折射规律上,注重学生的折射现象的感知、体验和折射规律的探究。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的三维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

2、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2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2通过观察、猜想、检验、联想等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四、教法学法:1教师通过小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教师当好课堂促进者,营造民主、和谐的探究氛

3、围,鼓励学生自主体验、感悟、探究。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3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可见度不大的折射现象用动画演示出来。五、教具和媒体:激光笔、水槽、光的折射演示仪、筷子、杯子、水六、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创设情境(小实验:神奇的水使“手指变短了” 和“手指变长和变粗了” 和“折射断笔”) 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

4、学习,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入新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光的折射现象探究的兴趣。(二)、新课进行(通过探究和动画演示突破本节重点)1、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学生观察光路,并让学生把大致光路画下来。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这是光的折射,并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多媒体投影画图)设计意图:通过光的反射类比让学生先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有利于下面学生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明白要注意什么量2、光的折射规律(1)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那么光的折射是否有一定规律?进入水中的那

5、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在同一直线上吗?在什么地方偏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是偏离法线还是靠近法线?(折射角是否也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的角度逐渐增大时,折射光线的角度是否增大?在折射中光路可逆吗设计意图:(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明确实验目的。)通过类比法来研究新规律,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手段。(2)、学生进行猜想(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学生利用桌面上老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并你们设计的实验和同学交流)。(4)、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小组实验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小组实验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小组实验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把光垂直射

6、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鉴于光的折射现象实验可见度不大,所以在实验前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变化推断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的变化。并强调实验时,至少改变三次入射光线的角度,仔细观察入射光线改变后,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又将怎样改变?记录实验结论)(5)、学生实验结束后,讨论交流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6)、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重现实验过程进一步引导总结归纳:(a)“什么叫光的折射”突出注意“斜射”条件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垂直入射时光路保持不变,两角等于0度。)(b)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7、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那么,让光从水或玻璃砖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跟着增大(c)光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简单的实验,辅助理解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高度,来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总结归纳能力(三)联系生活、解释现象(通过学生的动手感知,讨论交流和动画演示突破难点)1.学生讨论“折射断筷”、 “手指变短了”、“硬币升高”的原因。作图讲解其成因,2鱼民“叉鱼” 画图讲解“鱼的虚像形成的原因”。( 教师补充:什么是虚像?)

8、3利用作图和动画讲解 “池水变浅”的奥妙。(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4、利用作图讲解从水看岸上的高变高的原因。5折射现象不仅会使眼睛“受骗”,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很美的奇观。(播放 “海市蜃楼”、动画,讲解成因。(有时间讲一相关故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的折射现象的奇妙,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享受运用知识的快乐。同时用课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思维由抽象走向具体,进一步加深学生在理论分析时的逻辑思维过程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总结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结论解释其他相关现象。(四)、交流评估通过今天学习,有哪些收获?(从知识、能力、研究方法、对折射现象的感受、成功经验、失败教训

9、等多方面谈一下)(五)、课堂练习。1. 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2在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又是光的( )现象。3、讲述小故事:有人想难为聪明一休,搬来一个很高的铁桶,在和一休一样高的桶壁上凿了一个洞,让一休通过洞看桶底的字,无论一休怎样踮脚也没有看到。聪明的一休脑袋一转,想出了办法。你能帮助一休想出办法吗?(有时间就说)(六)、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七、教学评价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要注重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本节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我认为对于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和热爱科学等方面的兴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尽量多安排一些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多认识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多积累一些感性经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美妙感觉,提高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本节教学我注重过程,淡化结果,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后,我觉得效果很明显,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应多联系生活实际,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而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