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61818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本套教材整数乘法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先安排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笔算,再安排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几百乘几十的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在这两者之间还穿插安排了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此外,教材在安排常见数量关系的同时,还注意适当安排一些应用乘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四则运算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二、 单元目标1、使学

2、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几百乘几十,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思考、交流计算方法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4、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获

3、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3、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探索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四、教学时间 10课时(含单元测评3课时)装订线主备人: 张倩 授课人: 张倩 全册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4、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3.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快速又准确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首备设计集体备课意见二次备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指名读题。1. 提问:要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2816=)2.比较:今天学习的乘法算式和前面所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这是一道三位数层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就用学过

5、的计算方法一起来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二、自主探索1.学生尝试。做在练习纸的方框里。2.交流:作文的同学和同位互相说说是怎样计算的。3.反馈: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 1 2 8 1 6 7 6 8 1 2 8 2 0 4 84. 提问:谁能说说刚刚的计算过程? 全班交流,互相评议。5. 提问: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6. 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要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数上的数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把竖式补充完整。(2)指名板演。(3)指名说说中间有“0

6、”的算式的计算过程,明确乘数中间有“0”时应该怎样计算。2.完成“练习五”第2题。(1)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并改正。(2)全班交流,找出错误原因,认真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2)交流:仔细观察算式25112,怎样计算简便些?(3)小结:在竖式计算时,数位较多的乘数一般写在上面。3.完成“练习五”第4题。(1)默读题目并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完成表格。(2)交流:已知商品每袋的质量和数量,如何计算总质量?(3)小结:数量单件质量=总质量。四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谁来说说大家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五作业 练习五第1、5、12题板书设

7、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816= 2048(户) 1 2 8 1 6 7 6 8 1 2 8 2 0 4 8教学反思装订线主备人: 张倩 授课人: 张倩 全册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常见的数量关系 第 1 课时 第三 单元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能用术语来表达这些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3、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引导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能用术语来表达这些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数量

8、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首备设计集体备课意见二次备课记录一、复习旧知1.回答列式。(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2)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3)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学生列式。(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二、教学新课(一)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1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

9、道在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思考: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是求怎样的问题?提问:你的练习本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钢笔的单价吗?请你来说一说下面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学校买了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3)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上面的两题

10、里,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为什么求数量用总价除以单价?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4)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二)认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1教学例5。(1)课件出示例5,学生读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这两道题都是行程问题,其中每小时260千米、每分钟行200米这样

11、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3小时、8分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720千米、160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2)题目中哪个数量是速度,哪个数量是时间,哪个数量是路程?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3)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

12、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三)“速度”的表示法及作用。1.教师介绍: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板书)2.即时练习(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_。(2)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到每分钟500米,可写作_。(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写作_。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完成“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2.完成完成“练一练”第2题。提问:这里应用了哪几个数量关系?已知哪几个量,求哪个量?学生自主完成

13、,指名回答。3.完成完成“练一练”第3题。提问:这里应用了哪几个数量关系式?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里,已知哪两个量,求哪个量?学生自主完成。指名汇报算式和答案。4.完成“练习五”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完成“练习五”第14题。提问:下面的条件中各是什么数量关系?如何求路程?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量关系?五、 作业练习五第6、7、8三题。 板书设计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教学反思装订线主备人: 张倩 授课人: 张倩 全册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五第9-11题,第15-17题以及思考题 第 1 课时 第三 单元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这些关系计算。3、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引导探究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