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17068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到6岁幼儿年龄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儿常识5-6 岁幼儿年龄特点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 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 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样的一个转型,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1、身体和动作发展 幼儿 5 岁时脑重约为成人的 75%,6 岁时约为成人的 90%。脑的结构 已相当成熟,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进一步加强,但仍不够平衡,兴奋 强于抑制。动作的灵活性增强,能较熟练地做大肌肉运动,如单脚跳、 多种方法玩球、玩绳等。平衡能力提高,能攀爬、滑行等。精细动作 机能得到较大提高,能较自如地控制手腕和手指,灵活地使用一些工 具,如剪刀、锤子等;能用泥捏出造型的精

2、细部分。2、认知能力 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对感举的活动能集中较长的时间。有意注意有 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集中时间能延长约 15 分钟左右,有了初 步的任务意识。观察的目的性有所提高,能主动观察周围感兴趣的事 物,如芽和树的变化、蚕和蝌蚪的变化等,并能掌握一些观察方法。 记忆的有意性有了明显的发展,能主动记忆所学的内容或成人布置的 任务。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 括、分类,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对关系。求知欲和探索欲强,常常 会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以使用一些材料 和工具进行操作、做科学实验等,渴望寻求科学的答案。喜欢动脑筋 和富有创造性

3、的活动,如猜谜等。3、语言发展5-6 岁幼儿能条理清楚的独立讲述所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和故事,随着 言语的发展,在幼儿思维中,形象和词语的相互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 词语使用加强,能发清楚全部语音,语言连贯性也增强,逐步摆脱表 象、形象的束缚,开始成为思维的工具。内部言语逐渐在自言自语的 基础上形成,言语对行为的调节功能逐步发展起来。词汇量迅速增加。 言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能较清楚、连续甚至有表情地描述事物,讲 得生动、形象。能较好地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交流,能自信 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主张。开始对文字符合产生兴趣,会创造自己想 像的文字,能较独立地、专业地看图书,理解能力不断增强。4、社会性发

4、展 自我评价能力初步发展,当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感觉不相符时,会表 示反对和进行争辩。多数幼儿有相对稳定的爱好和朋友。自我控制能 力增强,初步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表现,规则意识增强,逐步能遵守集 体制定的行为规则。合作意识增强,初步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表现,规 则意识增强,逐步能遵守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合作意识较强,能与 小组或几个同伴共同玩游戏和完成某些任务。自律意识增强,在劳动 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和坚持性。5、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欲望增强,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音乐的 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增强,能通过自己的想像,感受和表现几种不同风 格的音乐或舞蹈,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辅

5、助工具等进行美术创造,能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6、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 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 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 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 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 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 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 画不行。”7、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5、6 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 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

6、朋友。 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 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 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 会表现得很尽职。8、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 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 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 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

7、出一定的责任 感。9、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 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 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 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 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10、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 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 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

8、儿童常常会“群 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 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 自我中心11、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5 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 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 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 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 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12、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 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

9、做的?”儿童还常常会 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 “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 其中的奥秘。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 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13、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 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积 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说明儿童已能从客体的形状与客体的 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 但由于周围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 岁,儿童对 不同现象中

10、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 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14、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 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 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如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 兔、猪归为家畜类。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约,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 握概念全部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儿 童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儿童 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15、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5、6 岁是儿

11、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 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成人和同伴 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 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 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 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 异。16、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 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 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 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 作品中写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 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17、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 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 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 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如“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 塔”等等。5、6 岁儿童还对创编儿歌感兴趣,他们会为自己的画、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儿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