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1582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抛绣球的由来抛绣球是壮族最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绣球最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在 狩猎和战争的运用的兵器逐渐演化成今天用来 传情达 意、娱乐身心、竞技强身的绣球。由于颇具 民族性、趣味性、和简易性,经改编 后,抛绣球已成为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同时,也是全国少 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关于绣球,在壮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在 800 多年前的靖西县旧 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 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 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

2、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 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坚决不从。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 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 将阿弟关进地牢,并判了死刑,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 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 被问斩的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 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载满阿秀 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在阿秀变卖了自己的手饰, 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摸到日思夜想、却已

3、被折磨 的骨瘦如柴的阿弟时, 阿秀绝望了, 摸索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 这时,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飘然落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 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 了幸福的生活。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绣球就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壮 乡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后来也就有了抛绣球、狮子滚绣球等民间活动。据了解, 至今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当地的人民也有 制作绣球、 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的风俗。 墨西哥人制作的绣球比较小, 颜色鲜艳,通常只有 6 瓣。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好客的墨西哥人就会给客人或

4、 长辈馈赠绣球,代表吉祥如意。泰国当地的居民将绣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 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文献记载,掸人(在今缅甸掸邦和泰国、老挝等地) 、日 南郡(为东汉交洲所属最南一郡,在今越南广治省)和今天的壮族同中国古代越 人具有共同的旅源关系,可能这也是他们都喜爱绣球的缘故吧。至于“抛绣球” 这种民俗为什么消失,(其实我觉得并未完全消失) 应该是这种取婚行为如同比武 招亲一样,是一种相对极端的行为,偶然性强,古代封建社会讲求“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主流婚姻是不容草率的。所以,我觉得这种寻配偶的方法还不会被封 建主流社会所接受,所以最后没成为主流民俗,故逐渐消失。其实象西游记 唐僧她妈抛绣球,

5、卖油郎独占花魁等,都是文学作品,存在着艺术夸张,不是封 建社会主要的成亲方式。 我们姑且把这种成亲方式当作古代童话般纯真的浪漫吧! 壮族的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历史可追溯到 2000 多年 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 ,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飞砣也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 绣球是姑娘们用手工做成的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方形、菱形等。 绣球大如拳头,内装棉花籽、谷粟、谷壳等,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人 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后 来逐渐演变成为

6、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抛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在歌圩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每年春节、 三月三、 中秋节等传统佳节, 壮族人民都要举行歌圩。 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头、 河畔,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距离,互相引吭高歌,用歌声来表达问候和 增进了解,歌词内容广泛,涉及理想、情操、农事等。对歌有问有答,丝丝入扣, 声音此起彼落,娓娓动听,姑娘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精致的绣球,向意中人抛 去,小伙子眼疾手快,准确无误地接住绣球,将它欣赏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回去。 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 (例如银首饰或钱袋 ),抛回馈赠女方, 馈赠愈重说明小伙

7、子对姑娘情意愈深。 姑娘 接住小伙子的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这时,两人或继 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抛绣球的另一种民间形式是男女分为甲、乙两队,甲队选出两名歌手抛绣球 至乙队并唱一首壮歌, 乙队接到绣球后派两名歌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球送还甲方, 并回歌一首,如此循环往复。参加“送球” 、“还球”的歌手一般都是七步成诗的 民歌高手。另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场地上立一高 10m 左右的木杆,杆顶钉有中 间挖成圆洞的木板,男女分列两旁,将球投向圆洞,以穿洞而过者为胜。抛绣球作为壮族人民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广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一定 的社会性、民族性、实用性及趣味性,这无形中增强了此项目的吸引力,而美丽 的绣球和其乐融融的歌声更使人有一种心动不如行动的感觉。抛绣球技术动作简 单,易于掌握,它能促进人们的友谊,起到以球传情、以球传神的作用,其中的 奥秘是不可言喻的,只有加入这项活动中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抛绣球不但 具有社交娱乐的作用而且能锻炼人的体力、意志,提高人的灵敏性和身体素质, 能培养果断、坚毅、自信和积极向上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