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61535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有限公司大型沼气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X有限公司XXXX沼气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41.2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41.3 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51.4 建议8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92.1 企业基本情况9 2.2 项目建设建设背景 10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143.1 市场需求预测143.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7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184.1 企业概况184.2 原辅材料供应184.3 燃料及动力供应194.4 建场条件194

2、.5 社会环境概况20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215.1 项目组成215.2 生产技术方案21第六章总图布置316.1 总平面布置原则316.2 总平面布置方案316.3 竖向布置及场地排雨水326.4 道路及绿化系统326.5 总平面主要技术指标336.6 给水工程336.7 排水工程346.8 供电356.9 化验室356.10 设计施工及安装36第七章环境保护377.1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377.2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377.3 场区绿化38第八章劳动保护398.1 劳动保护398.2 劳动安全措施398.3 消防40第九章机构与管理419.1 企业体制及组织机构419.2

3、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419.3 人员培训419.4 劳动力来源41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4210.1 实施计划说明4210.2 各阶段实施进度表4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4311.1 估算依据及说明4311.2 总投资估算43 11.3 资金筹措44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4512.1 经济效益分析4512.2 社会效益分析4612.3 环境效益分析46第十三章 结论建议47附件附图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XXXXX沼气工程项目。1.1.2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XXXXX项目负责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1.1.3 建设地点XXXXX1

4、.2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1.2.1 编制依据(1)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5)(2)XXXXX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 项目承办单位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4)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5)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6)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9号令)(7)农业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建设规划1.2.2 编制范围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依据、条件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污染治理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择、项目选择、原辅材料供应、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项目实施进

5、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科学的依据。1.2.3 编制原则 贯彻资源综合利用,体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合理设计并力求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设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进度。 贯彻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政策和法规,工程项目与环保、安全和公共卫生同时考虑,尽量综合利用,减少生产对环境和职工造成的危害。1.3 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1.3.1 市场需求分析本项目对产生的粪便进行高温堆肥综合利用,项目场址所在地为XXXXX,其东边为农田,其它三边均为树林。对生产的有机混合肥销售非常有利

6、,且价格较低,肥效较好,市场前景较好,对周围农业生产有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利用粪便生产沼气,并用沼气发电,不仅解决本场用电需要,而且对于缓解农村电力紧张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1.3.2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本工程猪存栏量为10000头,猪粪采用干洗粪,猪尿、冲洗水等先经过收集池由暗管送入厌氧发酵罐。该场粪水在冬季、夏季排水量不同,按平均最大排水量计450m3/d,TS1.82.0%,温度25,设计粪水处理规模为450m3/d,设计沼气产生量为1080m3/d,年产有机复合肥30000t,发电50万度。1.3.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XXXX有限公司常年存栏猪10000头,目前日排放粪便50吨,污水

7、450m3。建设内容主要有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发电系统、固、液高效有机肥生产线及水生植物塘系统等。拟建项目如下:(1) 容积600 m3的厌氧罐2座及配套脱硫塔、气水分离设施;(2) 容积500 m3的贮气柜1座及阻火设施;(3) 容积500 m3SBR反应器2座;(4) 好氧发酵制肥系统1套;(5) 50KW发电机组1套。1.3.4 场址概述本项目场址位于XXXX,扩繁场占地XXX亩,建筑面积XXX万平方米,地处XXXXX,省道公路(北线)西侧,交通便利,成品可以就近销售给农民发展种植业,是项目建设的理想厂址。1.3.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猪粪便、菌种、辅料等,年需湿

8、猪粪便50000吨,菌种100吨等,均由XXXX有限公司提供。工程用水由场区一眼深井提供;项目装机容量50KW,企业自身发电车间发电量为1360kwh/d,可以满足本项目和全场的用电量。1.3.6 环境保护本项目的二次污染、恶臭气体和噪声等污染经治理后均可达标排放。1.3.7 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本项目全年工作日365天,生产班次为二班,项目定员12人,所需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1.3.8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完成后,进行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在土建施工完成后,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建设期12个月。各阶段工作应合理组织,适当穿插进行,加快进度。1.3.9 总投资

9、及资金来源(1)总投资 450万元 建设投资190万元 设备投资 180万元 其它费用 80万元(2)总投资来源 申请专项资金 200万元 企业自筹 230万元 地方财政支持 20万元1.3.10 研究结论本项目是承办单位为解决其自身在发展养殖业中出现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而提出的利用猪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利用猪粪便水厌氧处理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在充分满足承办单位猪舍增温、照明、食堂、烘干、取暖自身需要外,多余的沼气用于发电,既解决了畜禽粪便和粪水的污染问题,又可以达到改良土壤,发展高效农业的目的。猪粪水经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可作为猪舍冲洗水利用,产生的沼气除满足自身需要外,多余部分用作为沼

10、气发电原料,是较好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既保护了地表水环境质量,又对该类企业提供了工程样板,具有较高的治理污染示范作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该猪场COD排放量253.68t,减少废水排放量23.04万m3,每年可综合利用50000t猪粪,环境效益显著。另外,项目实施对现阶段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亦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见项目环境、社会效益显著,能起到较好的区域示范带头作用。本项目总投资448.5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万元,设备投资18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平均收入130万元,年经营成本25.01万元,年利润104.99万

11、元,投资利润率达23.41%,投资回收期4.27年,经济效益亦较明显。综上所述,本项目可以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具有区域较好的示范作用意义。1.4 建 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l 争取政府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使企业发展有一个稳定、积极的社会环境,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l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和消耗群体。l 建议对废水厌氧出水近期考虑施肥和回用,远期考虑废水达标排放。l 由于项目采用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承办单位应使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稳定,降低成本。第二章 项

12、目背景和发展概况2.1 企业基本情况XXX有限公司始建于XXXX年XX月份,占地XXX亩,独立核算,注册资金XXXX万元,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生产管理部、供销部、财务部、人事部五个管理部门和扩繁场。扩繁场下设配种、妊娠、产房、保育和育肥五个生产区和一个饲料厂。现有职工XXX人,85%以上的员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现有基础母猪1500头,生产种猪和商品猪30000头,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2 项目提出的背景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退化是困扰当今社会的主要难题之一,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共同发展的道路。我

13、国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将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环境及生态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提出大力开展生态农业,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已创造了今天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但也产生了人类没有预见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过去,由于人们对生态问题认识不足,在生产生活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目前,我国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地力日益下降,化肥施用量虽已达到发达国家石油农业的水平,但化肥增产效果降低,森林资源出现危机,水土流失面积扩大,草资源和水产资源退化,生态仍有继续恶化之势。1998年的

14、特大洪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达数千亿元。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要摆脱向前发展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在追求享有健康而富有的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坚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应该单纯地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实现;应该在创造和追求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努力做到不破坏并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高效率和生态持续性。高效率是指用最小资源成本获取最大的成果总量;生态持续性是指人类为维持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满足社会对自然资源环境舒适和废物处理能力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保持资源和环境的永续,使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沼气生产是以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