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61383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应用》微课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星合唱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复习迁移黑板出示: 65-23-17=16+34+21=1学生独立练习。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二)情境感知1看情境图说信息。2根据

2、信息提出问题。3学生汇报: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4揭示课题。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的另一种方法做好铺垫。】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2尝试列式:6725+28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4独立笔算。(教师巡查)(1)分步笔算。(2)简便写法。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连加、连减运算的基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直接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完成,重点让学生在与连加、连减运算的比较中,感受新知学习的注意事项,看清运算符号。探究其他解决方法的环节,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进一步巩固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

4、法。】(二)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1课件出示: 67-25+28 72-(47+16)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小括号的出现,运算顺序的不同)3尝试笔算第二个算式。4重点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直接出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让学生跟上一题的算式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笔算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有没有简便写法,充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一)完成“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让学生在辨析对错中发现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免类似的错误。【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总结提升(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