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0897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内训师管理激励制度二 年 月 1 企业内训师指导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 培训课程的开发设计 . 3 目的. 3 第一章 培训课程设计的原理 . 3 第二章 课程开发流程 . 5 第三章 课程简介编写 . 7 第四章 讲师手册设计 . 7 第二部分内训师管理办法 . 10 第一章 总则 . 10 第二章 内训师的管理 . 10 第三章 附则 . 13 附件: . 13 第三部分 内训师培训效果 . 18 第一章 培训评估系统的设计. 18 第二章 培训评估标准的确立. 18 第三章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20 第四章 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 20 第四部分 内训师培薪酬制度 . 21 第一章

2、 内训师的考核 . 21 第二章 内训师的待遇 . 22 第三章 内训师的奖惩 . 23 附表: . 25 2 第一部分 培训课程的开发设计 目的 了解人的认知过程。 理解培训课程设计的原理。 掌握设定培训的课程目标的方法。 掌握编制培训的课程内容的方法。 懂得如何安排培训的教学方法、整合培训的教学手段。 第一章 培训课程设计的原理 一、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 1.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系统性、标准性、有效性、普通性。 2.有效性就是要求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出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3.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培训的目的、培训的目标、培训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范围、培训的

3、规模、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培训的费用、培训的方法、培训讲师、计划的实施。 4.企业员工培训的范围一般都包括四个层次,即个人、基层、部门和企业。 5.培训费用即培训成本包括直接培训成本和间接培训成本。 6.直接培训成本是指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之中培训者与受训者的一切费用总和。间接培训成本是指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之外企业所支付的一切费用总和。 7.制定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岗位说明、工作任务分析、培训内容排序、描述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方法、设计评估标准、试验验证。 8.制定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分配培训资源、进行综合平衡。 9.

4、总体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10.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在培训投资与人力资源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在企业正常生产与培训项目之间进行平衡、在员工培训需求与师资来源之间进行平衡、在员工培训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在培训项目与培训完成期限之间进行平衡。 3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 1.教学计划是实施培训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培训总目标的具体的执行性和操作性计划, 2.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安排等几个主要方面。 3.严格地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

5、式是员工教学计划的核心。因此,课程设置也就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4.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适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创新性原则。 5.优化程度=培训效果/时间 三、培训课程的设计 1.培训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课程评价、教学组织、课程时间、课程空间、培训教师、学员。 2.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 3.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这是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 4.课程设计文件的格式:封面、导言、内容

6、大纲、开发要求、交付要求、产出要求。 5.培训项目计划包括三个层次:企业培训计划、课程系列计划、培训课程计划。 6.培训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题目的暂定、培训范围的确定、学员的确定、主要课题的界定、开发时间的估算、必需的资源、课程的期限和课程开发费用的初步预算。 7.培训课程分析是培训项目的调查与研究阶段,它的目的是确定学员必须掌握的、用来执行符合课件意图的分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分析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分析和培训环境分析。 8.课程目标分析:学员分析、任务分析、课程目标分析。 9.课程目标分析的步骤:培训目标的确定;对培训目标进行划分区分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并对二者区别对待;对培训目标的各分

7、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企业培训资源状况,将那些不可行的目标作适当的调整,确立课程的目标;对课程目标进行层次分析。 10.培训课程目标包括三个要素:操作目标、条件、标准。 11.培训环境分析是指对开展培训的环境与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实际环境分析、限制条件分析、引进与整合、器材与媒体可用性、先决条件、评估与证明。 12.课程模块设计:培训课程设计涉及很多方面,可以将起分成不同的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具体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材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4 课程实施设计以及课程评估设计等。 13.收集学员、同事、专家的意见常用的方式有:头脑风暴法和问卷调查法。 14.课程内容选择

8、的基本要求:相关性、有效性、价值性。 15.课程内容制作的注意事项:培训教材是培训时的辅助材料;凡是培训师讲授、表达的内容,教材不必重复;教材以提示重点、要点、强化参训者认知为重要功能;应将课外阅读资料与课堂教材分开;教材应简洁直观,按照统一的格式和版式制作;制作时用教材制作清单进行控制和核对。 16.企业成熟期应集中力量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将企业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观念、规则和态度传播到每一个员工中去,并提升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二章 课程开发流程 一、课程开发的七大步骤 1解读纲要及培训实施方案 这一步可以通过企业培训或讲师自主的文本学习完成。企业在解读纲要的基础上,需要根据

9、企业的培训发展规划,对纲要进行详细、明确的说明,对各阶段、各年度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2.考察学员当前发展水平 要使开发的主题活动促进学员的发展,就要准确地定位学员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员的当前发展状况,这里的发展不仅是指各项培训内容、知识的学习,它包括学员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学员当前的发展状况有赖于讲师对学员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在主题活动前,讲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测量工具,对所需要了解方面的学员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测量,为主题活动的设计提供依据,并可作为学员经历活动后评价学员发展的常模。 3.确定主题意向、查阅资料 主题意向的确定基于讲师对学员生活的熟悉,和对学员的兴趣与需要的把握,充分考虑所选择的主题对学员发展的价值,以及主题实施的可行性。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意向后,讲师可以过网络、文献等方法调查了解与该主题相关的信息,如这个主题可能涉及到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当前的发展状况,是否有讲师已经实施过相关主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等,从而让活动方案的设计建立在广泛的基础上。 4.方案初步设计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过程,根据前期所收集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