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606743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关键词】 儿童铅中毒随着现代化工业和交通的高速发展,铅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铅中毒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尤其是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和行为特征,铅污染对儿童的危害最直接、最严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铅对儿童生长、心理、智能、行为发育损伤是不可逆的1,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防治儿童铅中毒已经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儿童铅中毒的普遍性 铅是一种具有多脏器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体内的理想水平应为零2。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制定儿童血铅水平10g/dL(0.48mol/L)即为铅中毒,我国儿童铅污染及损害防治常规指出:铅在体内任何含量的存在即

2、为铅中毒,且产生毒性作用,限于科学技术和发展的制约,目前把10g/dL定为临床可接收水平,超过此水平为铅中毒。儿童铅中毒的普遍性常以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的流行率(即Bpb10g/dL的儿童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两个指标反映3。全世界2岁以下儿童中75%血铅水平超标(Bpb10g/dL),3岁以上小儿中46%血铅水平超标2。目前我国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为30%50%,远高于美国儿童铅中毒4.4%的水平4。北京儿童血铅水平均数0.565mol/L,铅中毒流行率68.7%5;上海儿童血铅水平均数0.469mol/L,铅中毒流行率37.8%1;南京儿童血铅水平均数0.449mol/L,铅中毒流行率43.3

3、%6;沈阳儿童血铅水平均数10.01g/dL,铅中毒流行率44.46%7;长沙儿童血铅水平均数9.42g/dL,铅中毒流行率53.6%8。铅中毒普遍性和严重性,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重大隐患之一。 2 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2.1 铅的来源 2.1.1 室内铅涂料和油漆 住房内墙装饰所用的含铅涂料和油漆在老化、剥脱后为儿童误食,或风化后污染室内环境,间接为儿童所摄入或吸入。某些研究发现课桌椅表面棕黑色油漆层中的含铅量超标36.7倍,教科书彩色封面的含铅量超标13.6倍,因此推测含铅油漆同样也是我国儿童血铅过高的原因之一。 2.1.2 大气铅污染 大气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含铅汽油燃烧后

4、排出的废气和铅作业工厂排放的废气,这是我国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含铅废气三分之二在空气中悬浮,随呼吸进入体内,三分之一沉降于地面危害着土壤和农作物。在城市里,铅污染的土壤是小儿铅暴露的一个重要来源9。有报导用常规法测定城市大气含铅量仅0.81g/m3,但在离地面1m处铅浓度却高达13g/m3,因此儿童吸入的铅量较多。 2.1.3 垂直传播 铅很容易通过胎盘由母体向胎儿转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孕妇骨组织中的铅可能成为胎儿的内源性铅暴露源,可致先天性母源性铅负荷增高。近年来,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脐带血铅和母亲分娩时血铅浓度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40.82),脐带血铅水平相当于母分娩时

5、血铅浓度的85%90%,证实了母-胎铅转运的存在10。Culson等研究证明妊娠最初2个月就有铅从骨向血的转移,至妊娠中后期这种转移明显加速,孕妇血铅直线上升,他还证明了产后哺乳期骨铅的释放量较产前更大,可通过乳汁继续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铅暴露11。 2.1.4 食物与饮水 大气中的铅可沉积于食物,使食物含铅量升高。另外某些特殊食品,如爆米花、松花蛋等含铅量都很高。水源及自来水被铅污染使水含铅量增高等。 2.2 铅的吸收 手口途径是铅进入儿童体内的重要通道,大约40%50%的铅是幼儿时期经口胃肠道摄入并吸收的,同时儿童时期对铅更易感,小肠吸收率和滞留率更高12;儿童胃肠道铅的吸收率高,排泄率

6、低,经口摄入造成损伤的危险性很大;另一重要途径是呼吸道吸入,铅随飞尘由呼吸道入肺,并进入血液循环。 3 铅中毒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 3.1 铅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血铅越高,其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标准化值有越低的趋势,血铅每上升10g/dL,身高降低1.3cm。血铅水平高于25g/dL者,身高、体重生长状况明显落后于相对低铅儿童,这些研究提示血铅过高可能是儿童体格生长落后的原因之一13。铅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机理可能有:维生素D和钙代谢紊乱。血铅过高时,肾脏对维生素D羟化过程受阻;1,25(OH)2D3的分解代谢增加,其含量减少;食欲下降,使外源性D3和钙摄入不足等原因,使血中

7、D3和Ca2+的浓度降低;过多的铅在胃肠道竞争性抑制小肠钙的吸收;铅对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酶系有抑制作用,如血色素合成酶系,VitD3活化酶系等;体内过量铅积蓄于长骨组织,直接影骨骼生长发育和骨梁形成;血铅升高,可使甲状腺素和性激素水平降低,垂体、肾上腺轴的生理功能失调,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14。 3.2 铅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血铅在很低水平时即能对儿童智能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血铅水平每上升10g/dL,智能丧失67分15。铅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机理可能有:铅与细胞中巯基(-SH)紧密结合,使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减少,而乙酰胆碱是目前被认为与学习记忆过程最为密切、为正常智能发育所必需的一种神

8、经递质;低剂量铅可抑制脑中四氢生物喋呤合成酶、二氢喋呤还原酶、腺苷酸环化酶及氨基酮戊酸脱氢酶,同时影响到脑内微血管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主动转运,从而影响小儿智力发育;海马是与正常学习记忆过程有关的重要部位。慢性铅接触可引起海马苔状纤维变细、变短,局部突触发育落后,椎体细胞层变薄,齿状颗粒细胞树状结构紊乱;铅可以引起脑组织内少突触胶质细胞密度降低,髓磷脂沉积减少,大脑皮层突触形成减少;铅有明显地促进脑脂质过氧化作用,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可交联蛋白质和磷脂的氨基,生成Schiff氏碱,影响膜流动性、交联、结构与功能,使膜脆性增加。如果体内形成的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灭活,此类反应继续进

9、行,可造成脑内膜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慢性中毒性脑病;铅能激活未成熟的毛细血管内蛋白激酶,使毛细血管内皮受损,使其紧密连结分离,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使铅更易进入脑内;铅能够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cAMP的过程受阻,从而除影响细胞功能外,还能模拟或抑制Ca2对细胞的调控14。 3.3 铅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铅对机体抵抗力的危害:铅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铅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其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同时可干扰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造成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和肠道感染16。 3.4 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铅对造

10、血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铅通过抑制血红素合成酶而干扰血红素的正常代谢,出现游离原卟啉和锌原卟啉增多及贫血的表现;同时铅对红细胞膜的损害作用导致溶血和红细胞寿命缩短17。铅以两种重要形式影响血液形成:阻滞骨髓内细胞的正常成熟,造成红细胞的点彩和贫血。干扰血红蛋白的形成所必须的两个重要物质,氨基乙酰内酸和粪卟啉,从而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18。 4 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 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改为Bpb10g/dL(0.48mol/L),并根据血铅水平分为5级: 级Bpb10g/dL,本级为相对安全的血铅范围,不需要临床处理。 级10g/dLBpb20g/dL,

11、为无症状铅中毒,又称轻度铅中毒。分为2个亚级,a级10g/dLBpb15g/dL,本组儿童应经常进行血铅测定,动态检测血铅水平,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参与下设法找出可能的铅暴露源,并设法脱离之,不需临床处理;b级15g/dLBpb20g/dL,本组应在1个月内复查铅水平,并经常检测其变化(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铅测定),儿科医师应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指导,同时应在生活和活动范围内寻找可能的铅源。 级20g/dLBpb45g/dL,属中度铅中毒,应在1周内复查血铅,如结果属实应由环境监测专家上门家访,查看室内铅暴露情况,协助寻找铅源,并做相应处理。除此之外,还要询问病史,进行体检和有关特殊检查。

12、级45g/dLBpb70g/dL,属重度铅中毒,应在48h内复查血铅。如获证实,应在48h内收治入院,以依地酸二钠钙进行驱铅治疗,同时请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环境调查和干预。 级Bpb70g/dL,属极重度铅中毒,应立即复查血铅,如获证实,应立即收治入院,CaNa2EDTA和二巯基丙醇联合进行驱铅治疗,同时进行环境调查和干预。 5 儿童铅中毒的预防 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对机体完全无害的血铅水平阈值,即使血铅水平在10g/dL以下仍然存在毒性作用19。铅中毒早期无典型症状,因此,它的诊断主要依据体内铅含量的水平20。据美国CDC的建议和我国实际情况,下列5组6个月6岁儿童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应作

13、为筛查的重点对象。玩伴已被诊断为儿童铅中毒。父母或同居者从事铅作业。居住冶炼厂、蓄电池厂、与铅相关行业及交通繁忙的马路附近。有惊厥、智能发育落后、多动、行为障碍、听觉损害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腹痛、体格生长迟缓、原因不明贫血等。筛查儿童铅中毒最可靠的方法,国内外均为原子吸收静脉血铅测定法,考虑到普及性,一般用测末梢血铅代替。 健康教育措施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基本手段,环境干预是根本办法,级以上铅中毒的临床驱铅为重要环节,其中健康教育对轻、重毒铅中毒的防治作用是临床治疗和环境干预所无法替代的。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措施:经常洗手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95%附着在手上的铅,避免消化道摄入。特别要养成饭前洗手

14、的习惯。清洗用具凡是小儿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文具、或易舔触的家具均应定期擦洗去除铅尘。家庭扫除定期作扫除,用水和湿布清洗室内,去除铅尘。食物和餐具加罩,遮挡铅尘。个人卫生家长(特别是职业接触铅或长期在街边工作的家长)按规定下班前洗手/澡,进屋前更衣。小儿不去街边玩耍,长期停留,避免吸入汽车尾气、铅尘。营养导向少吃含铅食品(如松花蛋、爆米花),多吃含钙食品(如牛奶、乳制品、豆制品),含铁食品(如蛋、肉、血、肝)和含锌食品(如肉、海产品)。定时进餐,不要不吃饭,空腹时铅的肠道吸收率倍增。【参考文献】 1 颜崇淮,沈晓明,章依文,等.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199

15、8,36(3):1421442 苏银琥.我国儿童铅中毒过半堪忧尽快立法实施“零铅工程”我国儿童铅中毒现状的初步调查J.决策参考,2000,167(16):243 Rosen J F. Health effects of lead at low exposure levelsJ. Am J Dis Child, 1998,16:127812804 Tong S, Von Schirnding YE, Prapamontol T.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of global dimensions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78(9):106810705 何清, 叶风云, 焦宏, 等. 北京市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1391416 秦锐, 何书香, 陈荣华, 等. 江苏省城市26儿童血铅水平抽样调查J.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178.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