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60485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各科室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药品专业知识手册第一章 消化系统一、反流性食管炎病因 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 肠液反流入食管,并刺激、腐蚀食管粘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1、烧心:即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烧心常与姿势有关,故又叫做“姿势性烧心,”多 在屈曲弯腰、咳嗽、用力排便、头低位仰卧或侧卧时出现。2、反酸:胃内酸性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时,会感到酸呛不适。3、吞咽困难:当炎症引起食管痉挛或食管瘢痕狭窄时,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吞咽疼痛, 严重时可出现慢性食管出血。4、加重缓解因素:当精神紧张或进食酸性果汁、高脂肪饮食、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及吸烟、 饮酒、服用咖啡因、巧

2、克力,还有使用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时,都会诱发或加重以上症 状,而当直立和服用制酸药后;可减轻症状。治疗用药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2、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减少反流:可加用吗丁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3、中成药物治疗:以气滞胃痛颗粒疏肝里气和胃;以养胃舒冲剂养胃阴、和胃气。4、推荐: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吗丁啉(或西沙比利)+养胃舒冲剂。二、胃炎病因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本病常 见于夏秋季。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精神紧张、 忧愁

3、、生气、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药物刺激、胆汁返流是导致慢性胃炎的 重要诱因。临床表现1、急性肠胃炎: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地 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 发热、恶寒、头痛等。2、慢性胃炎:上腹不适、饱胀、疼痛、嗳气、厌食、恶心、腹泻等。有的可见消化道反复 出血、呕吐、黑便。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贫血、消瘦、舌炎,长期不愈,少数可癌变。治疗用药急性胃炎:1、急性胃炎恶心、呕吐时可服用吗丁啉、贝络纳。2、腹痛严重时可口服东莨菪碱等。3、腹泻可用黄连素、泻停封胶囊、泻痢停片、易蒙停胶囊、永龙增效黄连素

4、胶囊。4、中药治疗:霍香正气丸、保和丸、附子埋中丸、参苓白术散。慢性胃炎:1、消化不良:金双歧、食母生片、大山楂颗粒、健胃消食片、多酶片等。2、饱胀、恶心、呕吐;胃腹胺、吗丁啉或西沙比利、莫沙比利。3、胃痛明显:胃痛宁、东科胃复宁胶囊、达喜。4、抗幽门螺杆菌:丽珠胃三联(片剂(白色)枸橼酸铋钾,片剂(黄色)克拉霉素,片剂 (绿色)替硝唑)。(用法及用量:片剂(白色)2 片,一日二次,口服,片剂(绿色)1 片, 一日二次,口服,片剂(黄色)1 片,一日二次,口服。疗程为1 周。)5、胃粘膜保护剂:麦滋林,果胶铋。6、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内解毒酶的活性:维酶素。7、其他中药:香砂六君子丸、气滞

5、胃痛冲剂、元胡止痛片、消遥丸、胃苏颗粒、左金丸等三、消化性溃疡病因 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1、胃酸、胃蛋白酶增多侵蚀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溃疡。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反复发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是胃部(心窝部、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疼痛多偏于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多偏 于右侧。2、胃溃疡的疼痛节律是进食后半小时至1 小时舒适,接着开始疼痛,而胃完全排空后(约 食后4小时)又感舒适,即,进食一舒适一疼痛一舒适。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节律是进食后1个半小时至4个小时不疼痛,饥饿时(胃排空 时)开始疼痛,直到下次进食才缓解,即,进食一舒适一疼痛,称之为

6、“空腹痛”。4、溃疡病的其它症状有暧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治疗用药1、制酸剂,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2、胃粘膜保护剂:如丽珠得乐、麦滋林、果胶铋等。3、抑酸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服药的疗程,一般是四周。4、抗幽门螺旋杆菌,胃三联(第一,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第二, 奥美拉唑2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第三,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750mg 红霉素 500mg.)。5、中药治疗:香砂六君子丸、气滞胃痛冲剂、逍遥丸、元胡止痛片、胃苏颗粒、左金丸等四、急性肠炎病因 急性肠炎以夏秋季最多见,常由于饮食不当、进食发酵分解

7、或腐败污染的食物 所致。临床表现1、病史有食用不洁饮食的病史,潜伏期一般为1-24小时不等。2、起病急骤腹泻、腹痛、腹泻每天3-4次,严重者达10余次,大便呈黄水样;一般无黏液 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一般都有发热。治疗用药1、一般治疗:禁食6-12小时,以后进食流食或易消化饮食。2、解痉止痛:山茛菪碱(654-2),口服。3、口服补液,防止脱水:口服葡萄糖水(葡萄糖粉)。4、抗炎、止泻治疗:复方黄连素片、腹可安片、谷参肠安胶囊、救急行军散、易蒙停胶囊 永龙增效黄连素胶囊。五、病毒性肠炎病因 病毒性肠炎由轮状病毒引起临床表现1、病毒性肠炎为自限性疾病,多发于春秋季,

8、一般病程为3-5天,很少超过7天。2、年龄特征:婴幼儿多见。3、粪便性状:病毒性肠炎多为水样便,粪便中水份多,粪水分离,呈蛋花汤样大便,无腥 臭味。4、腹泻常伴有高热,且呕吐也较重,因粪便中排出电解质相对少,故常发生脱水。 治疗用药1、病毒性肠炎不必用抗生素。2、呕吐严重时,纠正脱水:口服葡萄糖水(葡萄糖粉)。3、病前所增加辅食,如鸡蛋、猪肝等要停吃,但粥和米汤例外。4、提高自身免疫力:小施尔康滴剂(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六、细菌性痢疾病因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临床表现1、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 临床表现。2、本病终年均有发生,但

9、多流行于夏秋季节。3、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幼儿及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毒性痢疾比较集中发生 于儿童。治疗用药抗菌药物:1、SMZ-TMP,对有磺胺过敏,白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2、吡哌酸:氯哌酸。3、氨基苄青霉素:以上药物可任选1-2 种,疗程均为5-7日。七、结肠炎病因 结肠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遗传、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病程可分持续性,或呈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交替的慢性经过。1、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呈软、糊状或水样,常混有粘液,脓血,也可仅排出 粘液和脓血。2、腹痛:疼痛性质常为痉挛性,多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也可遍及全腹。有疼痛一便意一 便

10、后缓解的规律。3、里急后重:直肠有炎症时常有里急后重。4、胃部症状:可有食欲减退,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治疗用药 西药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柳酸偶氮磺胺吡碇外用。中成药治疗:补肾活血,健脾祛湿;消肿排脓。药物有“健脾益肠丸”、“肠炎康”、“结肠炎 丸”、“健脾丸”、“补脾益肠丸”等。八、阑尾炎病因 分急性、慢性阑尾炎,阑尾管腔因粪渣、寄生虫阻塞,肠道其它疾病的影响,细菌 入侵均可导致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1 、腹或脐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2、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发热、口渴、出汗、脉率加快。3、右下腹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点是阑尾炎的重要体征。治疗用药 疑为急性阑尾炎应到医院诊查,凡急性化脓

11、性或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复发性阑尾炎均应早期手术切除。九、乙型肝炎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激发机体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种细胞免疫 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肝细胞的损伤,造 成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转归。临床表现化验室检查可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还会出现乏力、恶心、黄疸及肝区疼痛等症状。“大三阳”是指:HBsAg ( + )、抗 HBc ( + )、HBeAg ( + );“小三阳”是指:HBsAg ( + )、抗 HBc ( + )、HBe ( + )。治疗用药西药:取苯双脂滴丸、肝必复胶囊、肝达康薄膜片、肝宁片、肝

12、泰乐、贺普丁、阿德福韦酯 胶囊、齐墩果酸片、益肝灵片、西利宾胺片。中成药:护肝片、东宝肝泰片、复肝能胶囊、复肝宁片、甘利欣胶囊、肝达片、肝肾康口服 液、鸡骨草肝炎冲剂、鸡骨草胶囊(鸡骨草丸)、健肝乐、健肝乐颗粒、健肝灵胶囊、解郁 肝舒胶囊、晶珠肝泰舒胶囊、龙胆泻肝口服液、龙胆泻肝丸、慢肝养阴胶囊、舒肝丸、双虎 清肝颗粒、乙肝宁冲剂、乙肝散、益气舒肝片。十、脂肪肝病因 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轻度和中度脂肪肝一般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乏 力、疲乏感、腹胀、或右上腹部不适,特别是在食后及运动时更为明显,亦可有肝肿大或出 血倾向等。治

13、疗用药降脂性药物、护肝去脂药和中药。1、降脂性药物:氯贝特、东宝肝泰片、维生素E烟酸酯、谷胱甘肽、维生素E。2、护肝去脂药:肝得健、垂盆草冲剂、护肝片、熊去氧胆酸。3、中药: 单味中药:何首乌、丹参、泽泻、川芎、决明子、山楂等。 中药方:如小柴胡汤。 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脂必妥、血脂康等。十一、胆石症临床表现1、吃了油腻食物后有不适感。2、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并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3、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有时可摸到肿大的胆囊。治疗用药胆石通胶囊、旭华肝胆结石片、消炎利胆片、胆通、榕消利胆排石、结石消胶囊、排石颗粒。 十二、胆囊炎病因 梗阻因素、感染因素、化学因素造

14、成胆汁潴留于胆囊。其他因素:胆囊动脉血栓形 成,致胆囊缺血坏死,甚至穿孔。临床表现1、上腹或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或有反跳痛,以胆囊区较明显。2、轻度黄疸。治疗用药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以抗炎、排石、利胆为主。药物:消炎利胆片、旭华肝胆结石片、 金胆片、复方胆通片、华沙利胆丸、胆维他片、胆舒胶囊、胆乐胶囊、胆石通胶囊、苯丙醇 胶丸、爱活胆通片。第二章 呼吸系统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咽部烧灼感, 发病同时或几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 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

15、咽痛、头 痛、流泪,少量咳嗽,一般无发热,全身症状轻。一般经5-7 天痊愈。2、咽炎:咽部可有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但不持久、也不突出,常伴有吞咽困难,咳嗽较少。 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等。3、喉炎:声嘶、发音困难甚至不能发音,可有咽痛、咳嗽时疼痛加重,常有发热。检查可 见喉头水肿、咽部充血等。4、咽扁桃体炎:起病急,咽痛明显可伴有吞咽困难、喂寒、发热,体温可达39 度以上。 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有黄白色分泌物(出现此分泌物又称为化脓性扁桃 体炎)。5、咽结膜热: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充血、结膜明显充血。常发生于夏季,儿童 多见,可在游泳中传播。病程 4-6 天。治疗用药1、感冒药: 西药:日夜百服宁、感康、泰诺、新康太克、白加黑、快克、必理通、康必得等;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银柴颗粒、VC银翘片、桑菊感冒片等;2、抗菌药:西药:阿莫西林、氨必仙、头孢拉定、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