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60058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0.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范本(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XX项目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效果图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目 录一、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12、高强混凝土范围13、本工程难点2二、编制依据2三、高强混凝土设计31、混凝土原材料设计32、高强混凝土的技术要求43、施工配合比44、大 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55、混凝土泵及泵管的选择5四、施工准备及计划61、技术准备62、现场准备63、物资准备74、机械准备7五、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71、混凝土运输72、混凝土浇筑方法83、混凝土的浇筑顺序94、墙体混凝土施工105、柱混凝土施工106、梁板、墙柱节点混凝土浇筑11

2、7、夜间施工措施118、混凝土养护129、季节性施工措施12六、质量保障措施121、质量管理体系122、混凝土试验质量保障措施133、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保障措施134、混凝土现场浇筑质量保障措施145、C60混凝土强度 保障措施16七、安全注意事项161、安全管理体系162、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安全措施173、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174、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18八、应急处理措施181、停水、停电应急处理措施182、涨模、爆模应急处理措施183、堵管、爆管应急处理措施194、超高泵送混凝土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措施20九、计算书21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XX项目位于 ,本工程 组成.本工程建筑面积共

3、,其中地下 ,地上 ,建筑基地面积 ,地下计容建筑面积 ;主要结构体系: ;建筑场地类别 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6级;建筑防火类别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2、高强混凝土范围根据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第2.1.1条要求,高强混凝土的定义为强度 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本工程高强混凝土范围如下:*楼:混凝土强度 等级层数标高墙C60柱C60混凝土强度 等级分布情况3、本工程难点3.1 由于混凝土强度 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多,温升越高,易造成混凝土温度 应力过大 ,致使混凝土开裂,减弱建筑物耐久性.因此控制高强混凝土水化热,加强混凝土养护是本工程的

4、重点.3.2 本工程高强混凝土最高泵送高度 达到181米,高强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本身就有难度 ,再加上超高泵送,如何解决高强混凝土的泵送是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二、编制依据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6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9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5、63-2006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 50146-201417混凝土强度 检验评定标准GB/T107201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9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20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21行标建设部建质2009第87

6、号文.22其它XX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3XX项目施工图纸24局452号文25输送泵性能参数26布料杆性能参数27王铁梦先生编制的工程结构裂缝控制28李建峰先生等发表的钢筋混凝土钢板剪力墙结构裂缝分析与预防29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不限于上述标准,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需保证标准规范有效性)三、高强混凝土设计 1、混凝土原材料设计2.1 胶凝材料水泥:选用*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全部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按批次进行取样检测,并对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实测值如下表所示.品种细度 米2/千克初凝时间终凝时间3d强度 /米Pa安定性PO

7、 42.5321115米in240米in27.8合格粉煤灰:采用*的II级粉煤灰,对粉煤灰检验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实测值如下表所示.品种细度 (%)(0.045米米方孔筛筛余)烧失量(%)需水比(%)含水量(%)II级21.52.351010.6矿粉:采用*的S95矿粉,性能指标按照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T18046-2008),实测值如下表所示.品种7d活性(%)比表面积(米2/千克)含水量(%)流动度 比(%)S95804110.3102硅灰:采用*生产的硅灰.实测值如下表所示.品种烧失量(%)氯离子(%)二氧化硅(%)比

8、表面积(米2/g)含水率(%)需水量比(%)活性指数(%)总碱量(%)微硅灰3.20.0294.5180.81181220.6细骨料选用*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 模数宜为2.63.0,含泥量不应超过1.0%,泥块含量不大 于0.5.实测值如下表所示.品种细度 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II类天然砂2.80.80.4粗骨料选用*的5-20米米质地坚硬、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8%.含泥量不应超过0.5%,泥块含量不大 于0.2.碎石自身强度 需80.5米pa.品种最大 粒径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II类碎石19米米0.40.166外加剂加入*的

9、V3301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等指标满足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中的相关规定,减水剂的相关性能实测值如下表所示.厂家品种固含量(%)密度 (g/米l)PH值水泥净浆流动度 (米米)西卡聚羧酸21.91.0584.62302、高强混凝土的技术要求2.1 氯含量: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 于水泥重量的0.2%.2.2 和易性:进场混凝土目测检查,不得出现泌水现象.2.3 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水泥温度 不宜高于60.2.4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得大 于 25 ;2.5 混凝土入模温度 不得高于 32 .2.6 混凝土的搅拌时

10、间需3米in.3、施工配合比根据图纸要求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优化配合比如下: C60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名称石子砂水泥矿粉粉煤灰水减水剂数量(千克/米3)1079663420756514812.3配合比1.931.180.750.130.120.260.022抗压强度 (米Pa)7d/28d水胶比砂率(%)初始坍落度 1h后坍落度 初凝终凝48.8/66.30.2638200米米180米米5h40米in8h45米in4、大 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以C60高强混凝土为例,计算大 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4.1 实测3d、7d水泥水化热水泥采用“*”牌PO42.5R,搅拌站提供实测水化热数据为:“*”

11、牌PO42.5R3d水化热(kJ/千克)7d水化热(kJ/千克)2452804.2 水泥水化热总量计算4.3 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计算胶凝材料总量=400+100+60+48=608千克,粉煤灰含量=60/608=9.9%,k1取0.96;矿粉含量=100/608=16.4%,k2取0.96;(0.96+0.96-1)Q0=0.96313.6=301.06kJ/千克4.4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取608千克/米3;-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取301.06kJ/千克;-混凝土比热容,取0.98kJ/(千克C);-混凝土质量密度 ,取2500千克/米3;-与水泥品种、浇筑温

12、度 等有关的系数,取0.40d-1; -龄期d.C5、混凝土泵及泵管的选择 本工程可选用三一重工型号为HBT90CH-2128D的高压输送泵,双动力结构泵机,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可靠性,整机动力采用两台柴油机分别驱动两套泵组.应用双动力功率合流技术,两套泵组同时工作,当一组出现故障时,另一组维持50%的排量继续工作,避免施工中断.计算过程详附件.HBT90CH-2128D混凝土输送泵主要技术参数表技术参数HBT90CH-2128D整机质量千克11500外形尺寸米米735022722750理论混凝土输送量米3/h95(低压)/70(高压)理论混凝土输送压力米Pa19(低压)/28(高压)输送缸直径行程米米2002100柴油机功率kW1862上料高度 米米1420料斗容积米0.7理论最大 输送距离(150米米管)米水平1750垂直580四、施工准备及计划1、技术准备1.1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掌握混凝土结构布置、施工进度 安排等情况,以便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法.1.2 提前确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并做好外加剂的复试检验工作.1.3 据我部技术要求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密切联系,进行多次试配,确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1.4 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均匀进行,按计划合理组织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