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9454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方法分享摘要:在实现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升级的过程中,校园是主基地。基于此, 要想实现目标,就需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如教师需要先组建团队,让教师能够 “修身养性”,在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再将这些经验从教 转变为有效的学。此时教师不仅仅能够提升幸福度,还能够不断地扩大教育影响 力。如教师要尝试着突破各种边界,可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整合,让学 生的家长同样具备专业教育能力,并且不断地为学校教育提供支持。如教师可以 从自己最擅长的“课”入手,用优化的专业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影响。当然 学生、教师的积极互动,尤其是有仪式感的校园活动,也可以

2、发挥出明显的教育 效能。当校园中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都得到有效开发之后,五育融合目标自然获得 了可以实现的载体。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五育融合 目标 方法在小学阶段落实五育融合目标时,要从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开发入手,通 过大环境的优化,促使身处其中的个体实现优化的转变。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就是 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有效载体之一。如教师可以成为文化的引领者。对于小学生 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家长,而教师无疑在教育方面更具有专业能力。 让教师生成优化的团队,完成个性化的发展,不断地提升教育能力,必然可以让 校园中充满文化气息。如学校教育要融入家庭文化空间的营造。用先进的教育理 念来武装学生家长的认知

3、,给学生一个更为贴合天性需求的自然教育空间。家庭 文化的生成不仅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还能够助力校园文化的建设。当然,在这 一过程中,还可以将“课”当做关键点,毕竟这是一线教育者最擅长的也是他们 最关注的。借助专业知识教学的不断优化,调动更多的教育资源,促使课堂教学 发挥出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有效学习,这样还可以消除双减之后 学生家长生成的“焦虑感”。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一、教师组建稳固的“文化圈”在促使教师实现全面成长的过程中,让教师们结成团队这一点很重要。当下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做支持之后,教师不仅仅可以和小圈子的同行进行积极地互动, 还可以和校园之外的专家、兄弟学校的同行、学生

4、家长积极地互动。在落实五育 融合目标的过程中,最直接的组织者、操作者、信息反馈者都是教师。因此,让 他们发挥出引领作用这一点是必然的。基于此,在生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需要 让教师组建稳固的“文化圈”,由他们先参与学习、文创、科创,进而再引发学 生、学校乃至更大圈子的营造与改变。其中可以组建“教师沙龙”。“教师沙龙” 是“修身之美”的重要载体,定期举办根据教师个性需求开设的合唱、舞蹈、古 筝、篮球、书法等沙龙,研修文化内蕴每一位教师都是有血有肉的完整生命, 管理者要多给教师理解、宽容、掌声、温暖,用真诚的理解、关心激起教师对学 校大家庭的认同与信赖,让他们享受被关怀、被接纳、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

5、样, 教师才会把同样的感觉加倍回馈、传递给他们的学生。二、生成家校共同体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无疑是同一个“圈子”中的个体。教师、学生家长需 要互为助力才能对于学生进行优化的引导。在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落实五育融合目 标的过程中,学生家长会成为其中最大的助力元素。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需要 成为教育共同体。当然,这种共同体的建设也是学校优化办学行为不断扩大教育 影响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如: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帮助家长正确认 识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的作用,鼓励家长放手为孩子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 家长应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带领孩子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学校可设计多样化 的项目学习,将学校教育扩展到

6、家庭中。如开展“家庭中的环境”项目学习,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环境观念。通过解决家庭中存在的水、电、纸张等能源浪 费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环节,并能够动手设计解决方案、合理使用工 具解决浪费问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物品装饰生活环境三、将“课”作为主要的切入点生成更多的优“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一点是人们的共识。 在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时,或者是学校教育产生预期价值时,主要的途径也是为 学生提供一节节的优质课。在五育融合背景下,教师既需要优化课堂教学,还需 要将其作为教研科研的主要载体。进而丰富资源,观察学生的现实表现,获得更 多的教育支持。如从学科和跨学科学习入手。寻找不同

7、学科的“五育融合”的独 特逻辑,并继续深入教师发展。要成为大国的良师,有没有“五育融合”的能力 成为衡量良师的一个重要标准。一线的教师,具备“五育融合力”、学会以“五 育融合”视域重新思考新的备课课例、上课课例、说课课例、评课课例、磨课课 例、写课课例。四、开展特色化的教育活动相比教师讲解,其实学生更喜欢参与各种实践行动。尤其是在落实五育融合 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的点比较多,教师“讲”,给予学生的影响多停留于外层。 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尤其是仪式感、特色化的教育活动,无疑 可以促使学生生成更多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如开 展“五育特色活动”,3.12 日是植树

8、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种树,既绿化我 们的校园,也为学生种下一颗希望;清明节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林园扫 墓,听场馆讲解员讲解抗战故事;母亲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妈妈亲手制作 母亲节贺卡,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一儿童节时,有特殊才艺的学生可以一展身手, 积极表演节目,丰富自己的节日;教师节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以朗诵、唱歌、 献花等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国庆节时,学生可以参与爱国主义演讲活动,用 高亢激昂的声音宣告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综上所述,在落实五育融合目标的过程中,整个教育空间需要变得一体化, 教师需要先实现转变,并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借助对于更多教育资源的开发,不 断地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教育优势最大的展现出来,作用于学生的生活 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一切教育目标会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实现,学生会生成更多 的感受,进而拥有综合素养与健康的身心。参考文献1 打通“五育”并举的“最后一公里” J.杨斌,张新民,何刚.人民教育. 2021(Z1)2 课堂整体改革:提高“五育融合”有效性的路径与策略J.张新民.教 育科学论坛. 2021(31)3 以“五育融合”迎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宁本涛,樊小伟.生活教 育. 2021(01)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基础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 路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2021A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