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考察案例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59354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考察案例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重点考察案例分析1、柏林中央火车站-从交通综合体到城市综合体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坐落在横穿柏林市中心的施普雷河河畔,毗邻总理府和新建的议会大厦,离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帝国议会大厦和菩提树大街仅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中央火车站是城市最高建筑物,也是欧洲最大的火车站,每天有超过1100列火车进出,日客流量将达30万人次这座历时十年、耗资130亿欧元的五层建筑,于2006年5月26日落成,成为德国首都柏林新地标。它将跨区域火车、地铁、轻轨及有轨电车联系在一起,使柏林市中心成为欧洲高速铁路网的枢纽。图:柏林中央火车站(1)中央火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从空中俯瞰,新建的中央火车站呈现出中文草字头结构。草字头

2、的一横,是东西走向的铁轨。轨道两旁450米长的站台上是带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拱形玻璃屋顶。草字头的两竖,则是南北方向长达160米的五层玻璃钢建筑。柏林中央火车站为钢架玻璃结构,车站共分5层。建筑主体为高46米的双塔,占地1.5万平方米,地面轨道长320米,地下月台长450米。其中东西线铁轨位于车站上方,高出路面12米,高架起东西向铁路及区域列车和轻轨铁路;而南北线路则位于地下15米,南北向的远程铁路通过地下隧道穿过蒂尔加腾公园及施普雷河。中央火车站作为柏林城市最高建筑物,尽管车站体形巨大,但造型轻巧别致,它成为了柏林继帝国议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后的第三座地标性建筑。火车站周围的环境设计,尤其是施普

3、雷河岸边的环境景观处理颇有特色。车站东西方向贯穿着钢架玻璃结构的透明屋顶盖,这个椭圆形的玻璃大厅为格状结构由9117块玻璃面板拼成,开放式的天棚可以使自然光充分照亮车站大厅。车站的玻璃天顶上安装了17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两座平行结构的大楼将南北方向的顶盖腾空架起,南北方向的铁路则从地下通过。这种网状透明的大厅结构是现代火车站建筑的一个宏伟实例。车站内共设置了54座自动扶梯和34架电梯。支撑这座被称为“庞大的玻璃宫殿”是钢架,动用钢材85000吨,水泥50万立方米。 图:柏林中央火车站架构模型(2)中央火车站的交通与商业功能柏林中央火车站体现了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的双重角色。被称为“建筑工程技

4、术的杰出之作”、庞大的玻璃宫殿的中央火车站是目前欧洲最大也是最现代化的中转车站,每天可以接纳30万乘客,能够停靠1100次列车。其中远程列车164列,地方铁路区间车314列,城市快速交通列车600列以及不断增加某些线路的地铁列车。新车站也是通向世界的大门。四面八方的列车都可以在这里停靠并继续前行,从莫斯科到巴黎,从罗马到斯德哥尔摩等等。新交通枢纽的建成大大加快了行车速度。从柏林到莱比锡仅用1小时多一点,比原来缩短了40分钟。从柏林到慕尼黑,行车时间5个多小时。中央火车站发往汉堡和莱比锡的列车平均每15分钟一趟。跟大多数公共交通设施只考虑了交通使用功能,商业的因素往往容易被忽略的情形不同,柏林火

5、车站实现了交通和商业两种功能的融合。它中文草字头结构的中间三层为购物世界,实现商业与交通的交融。购物世界有80多家商铺,购物面积大15000平方米,从吃穿用到图书和报刊,从名牌产品到普通的文具商店,从邮局到旅游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它成功的要点在于把火车站与购物中心完美的结合,不把交通功能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将东西向、南北向的火车站台分别放置在最底下一层和最上面一层,而将商业分布在二、三、四层之间,并通过54座自动扶梯和34架电梯贯通连接。柏林火车站的规划思路,超越了传统的交通枢纽规划思路,使交通与商业功能得到更好的融合,提高了每个楼层的价值。 图:柏林中央火车站室内场景2、英国布里斯托Cabo

6、t Circus商业中心-综合体成就城市中心Cabot Circus(“卡博特杂技场”)商业中心项目是在布里斯托市中心地带展开的一个旧城综合改造开发项目,它涵盖了住宅、商业、休闲、办公、交通及新城市景观等多个部分。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1.8公顷,整个项目包括一座购物中心(含3条主要商业步行街)、250套住宅、写字楼以及停车楼,项目分为Quakers Friars和The Circus两个区域。这个城镇更新改造项目的目标定位是在继承城市现有历史遗产的前提下,增添新的建筑,以及露天的商业街和休闲广场,并使它们以恰到好处的比例与现有城市的尺度和肌理自然地融为一体,从而为当地社会和居民创造一个新的居住、

7、消费、娱乐、休闲、商务复合功能的空间。通过创造一个布里斯托市民所拥有的街道和公共空间,将人们重新聚到城市中心,参与和体验城市夜晚的各类活动。图:左为Cabot Circus商业中心入口,右为Cabot Circus商业中心指引它的总体规划设计原则是,城市中心区复兴和多功能综合布局;保护原有建筑之精华,去除或者遮挡其糟粕;安全且富有吸引力的街道和广场形成网络系统;进出便捷以减少交通拥堵的影响;协调统一的建筑尺度构建城市空间以强调出城市的地标和关键的景观视点。同时为每条街道和每个广场赋予其本身的个性是该项目的核心设计理念。设计包括三条街道、有活力的公共区域以及创新的玻璃顶棚结构。一共7家设计公司共

8、同合作创造了一系列不同的风格,相互取长补短,一方面与现有的街景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尽可能的使建筑风格多样化。尽管每幢建筑在外观上各有不同,但设计师设法使建筑与布里斯托原有的城市风貌紧密结合,例如悬挑阳台和带檐的柱廊,反映出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覆盖The Circus部分的中央广场(即“杂技场”)及步行街的玻璃顶棚结构成为设计中的亮点,这种半开放式的自由形态的贝壳状玻璃顶棚,由2800块玻璃构成,总面积5800平方米,起到遮蔽作用的同时给游客开放式的城市中心体验。设计采用玻璃天顶营造自然户外的感觉此类手法在欧洲可尚属首举。起先设计这一独特天顶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创造一件公共艺术品作观赏之用,但随后就被

9、深化为该方案的主要设计元素。新颖的玻璃天顶结构相互环扣,看似漂浮在广场中心的上方,成为该项目的核心广场。天顶是独立于四周的建筑,十个壳状天顶似乎与底下的建筑相脱离,房屋边缘又设有宽广的空间以创造良好的通透性。图:Cabot Circus商业中心内部场景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项目的设计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优秀”级别的商业项目。街道的LED灯光等设施都采用低耗能的设计,照明由太阳能和风能提供电能来源,整个空间自然通风,无需人工空调的街道,经粗略计算,这一举措每年可节约500万千瓦的能源,相当于450户居民一年的消耗量。Cabot Circus商业中

10、心的开发和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创造了一个24小时不停歇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空间,使得日渐衰落的城区恢复了活力,使得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共交通设施得到改善,并创造新的街道空间和更具风格的城市景观。购物中心室内可用面积96200万平方米,零售和娱乐可出租面积95000平方米,包含一座4层的百货旗舰店,可入住约150余家商户,包括House of Fraser和Harvey Nichols两家主力百货店,15家旗舰店,一座6800平方米的电影院,以及各式餐饮门店等共130余家商户,购物中心于2008年9月开业,开业后继续吸引火力品牌的入住,包括Hollister、Sainsburys Local、Th

11、e Sanctuary及Billabong等。写字楼可出租面积25000平方米,休闲设施可出租面积10000平方米,住宅260套,停车位2650个。商业投资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它覆盖了距布里斯托市60分钟车程内的360万人,每年的租金收入约1430万英镑/年,平均租金约400英镑/平方米/年。 Cabot Circus商业中心的开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建设实现了它的目标定位,实现了城市景观的改善以及商业价值的提升,使得此处成为新的中心,恢复了人们对此城市中心的认同感和城市的活力。这里定期在玻璃顶棚上的杂技表演的成为市民聚会和娱乐的场所,这里的各种品牌汇集,应有尽有,成为购物地的最佳选择

12、,同时这里的城市中心和方便的交通又为商务办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它实现了娱乐、购物、商务、办公和旅游的综合功能。它的成功,在于规划和建筑理念为实现这些功能和目标定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案例在打造新的城市中心,以及如何在建筑物中实现功能融合值得借鉴。图:Cabot Circus商业中心内部场景23、环日内瓦湖的旅游开发-旅游区域一体化综合开发环日内瓦湖旅游是世界旅游版图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日内瓦湖是西欧最大的湖泊和淡水水库,呈新月形,海拔为372米,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4公里,最深处水深310米。水面面积约582平方公里,分属瑞士与法国两国。沿湖既分布着众多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也有许多

13、公园镶嵌其中。环湖遍布美景,峻峭的雪峰、清澈的湖泊、诗意的田园、悠久的历史、随性的生活情调和特色的城镇,宛若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运动、养生和度假,被誉为“世界全年最佳旅游区”,游客在此区域的人均停留时间在一周以上。图:瑞士日内瓦湖环湖旅游开发情况。环日内瓦湖旅游开发是以观光、度假、运动、养生、文化、艺术和会展为主要产业的城市与众多旅游城镇和旅游度假项目相结合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利用优越的旅游资源,建设环湖旅游景区。环湖景区各具特色,各自选择不同的旅游项目作为发展重点,共享湖水资源,实现共同发展。环日内瓦湖旅游带由环湖城镇、乡村地区、侏

14、罗山区和阿尔卑斯山区共四个区域组成,为瑞士日内瓦州、沃州和法国上萨瓦省、侏罗省共同管辖。瑞士一侧环湖著名城市有日内瓦、洛桑和蒙特勒等。秉着资源无边界的理念,两国四区域整合开发共有资源,以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构建“一个大区,四重天地”,形成享誉世界的日内瓦湖无障碍跨界旅游目的地的典范,其具体发展战略如下:图:环日内瓦湖旅游带图:日内瓦湖一景一是不同的主题功能定位构建区域品牌城市群。环日内瓦湖区有着许多著名的旅游城镇,各自选择不同的旅游产业发展重点,科学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共享同湖水,错位发展,避免造成恶性竞争。例如以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为主的日内瓦、世界文化遗产之地拉沃葡萄园、奥林匹克

15、之都洛桑和音乐城市蒙特勒等,使得整个湖区游览地一个连一个,但又各具特色。这样,既避免了旅游区单调重复和同类恶性竞争,又使游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使湖区成为吸引各方游客的世界级旅游景区。二是空间互动实现“山、水、城、乡”一体化。日内瓦湖区依靠“山、水、城、乡”完美结合的优势,秉承资源无边界的发展理念,对共有的湖区、山区资源,通过环湖合作、山地合作、山水合作等联动策略,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和整体营销。如从环湖北岸的瑞士可乘坐游船或环湖自行车直接抵达南岸的法国城市;日内瓦湖和阿尔卑斯山区共同组成了“日内瓦-马特宏峰旅游区”。三是以交通游线、主题串联旅游资源联动。特色的梦幻交通线:有环湖自行车、跨国游轮观光、360度全景主题观光列车、覆盖所有城市的观光巴士。徒步线:穿越街道、 沿河、森林、葡萄园、峭壁、山峰等;多样的主题线路:会奖游、日内瓦巡游之旅、历史文化艺术游、徒步环湖旅游线路、徒步登山路径、白葡萄酒火锅巡游之旅、瑞法跨国夏季之旅、女士休闲养生线路、国际组织区全景游、公园及住宅之旅等。四是建立完善的生态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