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车管理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59073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校车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校车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校车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校车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校车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校车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校车管理制度 汽车例行保养修理规定1、 车辆例行保养是各级保养的基础,属于预防性的日常维护作业,以清洁、检查为中心内容,司机应单独完成。要求:附件齐全、螺栓、螺母不松、不缺,保持轮胎气压正常制动可靠、转向灵活,润滑良好、灯光喇叭正常等。2、 车辆必须保证在不延误解送学生的情况下,进厂修理(特殊情况例外)。3、 车辆需维修或保养时,应提前报告主管人,由主管报告校长,经校长同意并签名即可。由主管记录公里数,并会同司机一起进厂,否则校方将不承认此款项。4、 维修车辆出厂,司机必须仔细检验、确认修理妥当,才可签字提车,否则立即告知厂方再次检查或报告主管、另安排检修。 司机日常工作规定(1)除经常洗

2、车辆,保持车厢内外清洁整齐外,也不准将车厢内的垃圾抛弃在停车场上。(2)除学生或学校负责人同意的人士之外,司机不得私下允许其他人(包括教职员工)搭乘校车,否则将按学校相关规定惩处。 司机的职责 (1)学校司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 (2)司机应爱惜学校车辆,平时要注意车辆的保养,经常检查车辆的主要机件。 (3)司机每天抽适当时间擦洗车辆,以保持车辆的清洁。 (4)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常,发现不正常时,要立即加补或调查。出车回来要检查存油量,发现油量不足,应立即加油,不得将学生载入加油站加油。加油单据由主管签名,方有效。 (

3、5)司机发现所驾驶的车辆有故障时要立即检修,不会检修的,应立即报告主管,主管报总务处,并提出具体的维修意见。未经批准不允许私自将车辆送修理厂维修。 (6)当车回来,按指定地点停放车辆,锁好保险锁。 (7)对车辆的各种证件的有效性经常检查,整齐证件才出车。 (8)晚间司机要注意休息,不准开疲劳车,不准酒后驾车。 (9)司机驾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开车,不准危险驾车。 (10)司机故意违章或证件不全被罚款的费用不予以报销。违章造成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11)校内不准按喇叭,车内不准吸烟。 (12)司机对师生应热情、礼貌,说话文明。 (13)司机接送学生,要准时出车,不要误点。 (14)司机要服

4、从主管的安排,不准借故拖延或拒不出车。 (15)司机出车执行任务时,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应立即通知主管,并说明原因。 (16)下班后,应将车辆停放地点保管,不准私自用车。 (17)司机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把车辆交给他人驾驶或练习驾驶,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18)司机未经领导批准,非专职驾驶员不得驾驶学校任何车辆,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驾驶员守则 (1)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熟悉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精通本职业务,遵守交通法规。 (2)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明素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敬岗爱业。 (3)遵纪守法,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护车辆,爱护公共财物。 (4)负责随车物资、工具等的保管

5、和使用。换车时应做好移交手续和车况检查,交接不清的由双方共同赔偿。凡丢失损坏的由驾驶员负责赔偿。 (5)车辆的牌照、手续等一切证件,必须认真保管,因为丢失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6)做到安全行车,优质服务。遇到事故,肇事者应即时向领导报告。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 (7)驾驶员应做到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凡事应实事求是,如有伪造、报假单据者,一经查出,按原单据数额给予相对应的罚款,并接学校的相关规定实行处理。 (8)严禁酒后开车;严禁私自用车;严禁私自将车交与他人或他人换车驾驶;严禁公车私用;严禁私自改变行车路线。违者按学校制定的目标责任指标考核办法处理。 (9)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违者按相关规定处理。除贯彻上述规定外,还要做到: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不准转借、涂改或伪造驾驶证;不准把车辆交给没有驾驶证的人驾驶;不准驾驶与驾驶证驾车型不相符的车辆;未按规定审检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车辆;饮酒后不准驾驶车辆;在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时,不准驾驶车辆;车门、车厢没有关好,不准行车;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不准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或者有其他妨碍行车的行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